APP下载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对策建议(1)

2021-10-30章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建议

章红

摘要: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根本途径。由于垃圾分类工作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以及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多个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N县为例,在分析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生量已超过3亿吨,而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可见,我国垃圾分类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各个地区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的新路径。浙江N县自2014年也开始在全市率先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与宣传引导。专门设立了垃圾分类办公室,印发了垃圾分类的相关文件,明确了我县垃圾分类工作目标。印发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手册,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二是居民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并行推进。对居民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大类“粗”分,按照“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个类别。三是垃圾分类处理体系逐步完善。通过持续不断地探索,不断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硬件建设,确定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步骤。

二、存在问题

(一)生活垃圾源头量大。虽然垃圾增长的态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生活垃圾源头增长不容忽视。目前各地都在宣传并推广“光盘行动”“限塑令”,源头减量手段效果不佳、覆盖面不广。虽然部分商场、超市已实现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但使用量仍然很大。

(二)垃圾分类质量不高。群众主动分类投放意识尚未真正形成,为了方便省事,就随意投放各类垃圾,导致了垃圾分类过程中投放质量低。目前的工作方法主要依赖于桶边督导这样高强度人力监管模式,难以持续和推广。由于村内所设置的垃圾分类投放点较多(企业内也有自己的投放点),导致了执法监管难以全覆盖,处罚手段不多、处罚金额不高,不能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三)垃圾分类宣传效果不佳。虽然通过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来开展相应的垃圾分类活动,以及分发宣传册、上门宣传等形式进行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但宣传的过程中总是会存在部分群众不能受到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或者培训的达不到预计的效果。

(四)垃圾分类体系不完善。垃圾分类工作全过程监管体系尚未形成,还存在漏点和盲点。一是收运环节仍不完善。依旧存在“混收混运”现象(一辆垃圾车就将各类垃圾一起运走),打击了那些认真参与垃圾分类的群众的积极性。可回收物资回收行业存在散、小、乱现象,缺少规范化、规模化的回收企业,难以形成有效资源化利用。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力度,把垃圾分类工作抓实抓好。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二要坚持机关先行。抓住“机关干部”这个关键人群,实现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以及机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宣传开路,创新宣传方式,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做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工作。

(二)提升硬件设施,加快补齐短板。要统筹谋划、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快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快建设速度。推进在建或规划拟建的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确保设施早日建成投入运行。二要加快补齐缺口。针对生活垃圾处理结构性缺失、区域性不足问题,要紧盯薄弱区域,全力克难攻坚,加快推进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更好的实现“零填埋”和“全覆盖”。同时,要尽早谋划,优化结构,加大力度,加快补齐易腐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等末端处理设施的缺口。三要提高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末端处理设施清洁水平和环境融合度,切实破解“邻避”困境。同时加快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中心等中转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升,优化转运站点布局,实现与实际收集、转运、处理需求相匹配。

(三)聚焦關键环节,完善分类体系。扣紧抓牢每个分类环节,既是垃圾综合治理的关键所在,也是市民群众的关注点所在。一要突出源头减量。进一步督促超市、商场等落实“限塑令”,指导餐饮企业进一步贯彻落实“光盘行动”,加强对一次性消费用品的管控,推进绿色包装的使用,做到源头环节集约减量。二要把好前端投放。在加快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示范创建、典型培育,强化入户指导、桶边督导、激励引导,通过赠送家庭分类专用桶、袋,结合物业管理奖惩措施等,深入推进居民生活垃圾精准分类。三要完善中端收运。切实杜绝“前分后混、混收混运”现象,厘清小区到垃圾收集站和转运站、再到处置场所的责任主体。建立全流程综合信息和监管系统,着力提升垃圾治理数字化平台覆盖率。四要提升回收利用。进一步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合理设置便民回收网点,按区域规划建设废品回收交易市场;加快推进“互联网+”回收模式,建立信息化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回收利用率逐步提升。

(四)突出长效管理,提升工作实效。垃圾分类涉及面广、环节较多,要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常态化管理。一要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力度,强化“常态督导”,建立多层次的监督考核体系,压实各方工作责任。二要强化激励措施。科学合理运用奖惩机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提升居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可以探索运用易腐垃圾专用袋上的二维码关联居民家庭等方式,建立居民家庭分类档案,实现精准发力。三要发挥党建引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社区、业委会、物业、志愿者和居民的协同联动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调节和居民(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四要鼓励社会参与。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收运、处理,逐步使垃圾分类处理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猜你喜欢

生活垃圾分类建议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艺和设备的选择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工艺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给塑料分分类吧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