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2021-10-30李静王鲁玉朱若晗
李静 王鲁玉 朱若晗
摘要:农业依靠科技,科技依靠人才。本研究以济南市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完善对策为主题,介绍了目前济南市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几种典型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济南市农业科技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符合我国当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字:农业 科技人才 培养
在现阶段的科技发展中,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农业发展的联系促进了不平衡和不足问题的解决。对于济南市农业发展亟需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因此面对济南市农业科技人才现状,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出发,审视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推动了培养机制的进一步创新,加快了济南市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推动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培养。
一、济南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只有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才能实现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现阶段济南市农业科技人员整体科研创新能力水平偏弱,与之相关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队伍约占一半以上人员需要学生进行开展科研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和科研论文的训练,耗费大量物资;与之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多半需要不断加强管理系统理论和素养的培养。此外,该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设备等更新缓慢,缺乏相应的少数实践条件,更加不利于发挥高学历人才的优势。高校学生拥有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企业存在着高学历人才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退步萎缩的可能,逐步形成高、中、低人才同质化倾向。现如今应利用当前强化信息人才科技队伍思维发展意识,加强高校,社会,政府相联合,保持和建设一支学习、研究、专业、务实、创业的农业科技教育和科研队伍,是当务之急。
二、济南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存在问题
1.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频率不高、缺乏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健全。
经过调研得知:农业产业部门关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活动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从农业培训活动分析来看,专门的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次数不多,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对比较落后;其二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其三是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激励措施不到位,吸引力不足,科技人才流动大;其四是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不科学,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战略不明晰,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前进动力。
纵观我国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狭隘”,即专业设置过于窄,人才培养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学科之间没有交叉与融合,人才培养是一个领域的专家,而不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二是:“模式化”,农业科技人才的专业培养计划样板都是标准模板,没有差别性,未能做到以人为本,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未能做到以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主,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三是:“僵化”,即老师上课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方法,系统地传授知识,与研究生互动,启发较少,没有有效地指导研究生如何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研究生学习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死记硬背,缺乏思维,习惯于带教主义,限制了研究生运用头脑的能力,导致创新意识没有得到激发。
2.农业科技人才的结构不合理,整体学历职称较低
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学历、职称、年龄、专业主体;从学历层次来看,绝大多数学历层次较低,高学历较少,通过对中国农业科技人员教育结构的分析,只有21.3%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在职称方面,学历层次低的技术技能人员占多数,很少符合参评职称的条件,导致低职称的人员较多,高职称人员较少,以植物产业科技人员为例,植物产业中有许多栽培技术人员和栽培技术人员;从年龄来看,我国经济基础设施农业发展科技推广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70.5%的农业科技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上;从专业结构上看,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多,互联技术人员和尖端技术人员较少;传统农业人口多,新兴产业人口少;普及农业科学的分析人员的整体能力有待提升。
3.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不到位,人员流失严重,影响技术创新转化的顺利进行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其一我国发展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尽管中国在过去五年中每年都在增加对农业更新的财政投资,但平均增长率为15.89%。然而,与中国的农业总产值相比,中国的农业和技术扩大基金只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2%。第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存在着明显的转移。毕业生没有准备好融入农业生产,也没有准备好从事农业活动;大量早期失业人员、高校科技人员的潜在流失严重;农业一线科技人才存在流失现象,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对农业科技人才的流失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三、对策建议
1.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满足农业科技发展的人才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聚焦源头,追其根本联合培养。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和学科资源优势,应充分利用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平台,农业科技企业或地方农业办要以农业院校为重点,开展重大农业项目,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的建设;通过任务型项目,收集和培養一批高层次人才;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跨学科、科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以及新型农业学科人才的培养,使之成为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本研究工作中有70.69%的支持山东农业发展高校加强创业人才引进,突出重点,设立高科技人才引进专项基金,筑巢引凤,大力引进优秀的文化创新教育机构,充实农业高校科技企业人才队伍。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高人才培育效率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政府要积极参与农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设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专项基金;重点抓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抓好科研、创业创新、奖励支持等工作。加大对农业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力度,解决培训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信贷、保险、税收等政策,积极支持社会力量,鼓励和陪同参与农业实用技术人才的开发和发展。
3.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团队建设。为了促进农业科技人才的卓越,可以鼓励雇用农业科技专员或培训农村农业工作人员的教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可以优先落实农业专业人才优先政策。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要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提供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优先安排示范基地建设和产业科技发展扶持资金;加强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的知名度,综合利用媒体技术平台和通过开设专栏和发布公告,大力宣传中国农业经济科技创新人才的典型和先进行为,努力营造“四个方面”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更好地发挥农业信息科技管理人才作用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各级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农业科技能够培养、吸引、使用和留住人才。首先,在人员编制上要向农业部门倾斜,农业部门的人员应能够适当增加县、市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人员编制,并建设一支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其次建立职称和用工考核改革制度,增加业绩分析能力强的农业科技创新机构的职称数量,对有特殊贡献的农业企业科技人员给予高额奖励等绩效倾斜。
本文系2021年度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学术项目《济南市科技人才培训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是山东省软科学课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洪银.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约束与破解[J].浙江农业学报,2015(3):25 ~ 27.
【2】孟洪.李仕宝.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D].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1):30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