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2021-10-30关改霞
*通讯作者:关改霞,1985年1月,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就职于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高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企业风险内控。
摘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占据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然而国有企业要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和规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挥内部控制防范和降低企业市场风险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控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其能为国有企业规范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一些借鉴思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思考
一、国有企业内部加强控制的意义分析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安全完整,避免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必须建立的一种制度,它是企业内部分工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约束的控制功能。其通过制定出一套具体的方法、措施及管理程序,来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真正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1]。
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它为管理层和董事会增加了实现经营目标的信心;它提供关于业务如何运作的反馈,并帮助减少意外;对上市的国有企业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最重要的好处之一是能够满足进入资本市场的某些要求,提供资本流动的创新和经济增长。
二、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缺乏理论支持
我国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国家财政部、审计署、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多个部门都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没有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支持。而且国内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规定和研究都是原则性的,并没有考虑到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体系依然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我国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如我国的内部控制理论与COSO报告相比还有许多局限性。COSO报告将其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在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之上,建立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之下。但是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是建立在防错纠弊、保证业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等方面,缺乏全面性和前瞻性,不利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发展[2]。
(二)规章制度修订工作进展慢,内控体系手册更新不及时
近年来,国资委、集团公司或者股份下发的制度文件颇多,子公司未及时对标管理要求,动态跟进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同时,已经贯标修订的制度,也未及时更新到内控体系手册中,会对内控年度自我评价产生一定影响。
各子公司在制度建设上缺失较大,目前主要依靠公司本部和集团下发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公司管理,缺少一套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管控制度,从而无法真正建立其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子公司内控管理工作开展效果差,内控体系不完善,没有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业务流程矩阵,未定期进行内控评价工作。
(三)风险意识淡薄,预警能力较弱,管理手段原始
目前对风险管理工作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还不能完全将风险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机制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存在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风险意识淡薄的现象。同时,风险预警能力不足、风险管理预知、预警、预防弱,没有建立风险预警标准,没有应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与实现“风险防控中心”的目标有差距。
三、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国有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第一,健全内控机制,建立系统的内控体系。建议每隔一年对内控制度中的文件进行梳理。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董事会层面建立组织机构,分别设置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加强对内控制度的管理和监督。二是把党性强、作风好、业务能力优的审计、财务、纪检、工会等部门职工充实到内部控制管理的队伍中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监督队伍的学习和培训。三是结合企业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定期查找问题和差距,定期对现行内控制度该修订的修订、该补充的补充足,该废止的废止,使内控制度日渐完善。
第二,加强内控制度的宣传,提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要经常对职工就公司内控制度特别是人力资源类所建立的内控制度和要求进行宣传,通过制度上墙、手册等形式,让每位职工都了解企业的内控制度。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干部职工对内控制度的认识[3]。
第三、根据国资委37号令要求,对于风险管理履职不到位,没有准确评估风险,及时汇报风险和应对、监督风险的失职行为要进行追责;对于内控履职不到位,因为内控缺失、内控执行不到位而产生损失的问题,要追究内控管理人员及外审监督机构的相应责任。
(二)加强内部控制的意识,梳理内控流程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个管理团队的任务,还是国有企业从上到下全体员工的职责所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涉及范围极广,国有企业从内到外方方面面的生产经营工作都应該被覆盖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不论是生产管理、业务销售、投资经营还是财务管理都应该遵循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和规定。
当然,这项工作的建立和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就必须要增强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将内部控制观念与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融为一体,渗透进企业员工生产经营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此,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加强与各级员工沟通交流的频率,通过实地调查感受目前企业内部各个经营生产部门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真正了解国有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体制。同时,还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建立相关考核机制,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4]。
在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废、改、立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对公司内控体系手册进行全面修订,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梳理内控流程、内控矩阵的适用性。子公司在健全、完善其基本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的前提下,按照各自内部管理流程和机构设置制定符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的内控评价标准,不能照搬集团公司内控体系手册。同时做好日常专项评价和年度内控评价,查找缺陷,持续改进,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三)加强风险意识,健全完善风险管理
在目前已形成的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风险管理岗位、各子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岗位相互交织而成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基础上,尝试构建体系完善、信息畅通、决策高效的风险管控中心,通过不断完善现有风险信息收集机制和风险信息数据库、完善各单位风险清单和风险事件数据库、完善风险预警、定期风险分析和专项风险分析机制、针对重大风险事件建立《重要风险事件跟踪处置档案》,进行编号销号管理等一系列基础数据完善举措,全面提升公司的风险防控能力,从而实现用健全完善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预警、监督机制作为有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保证。
(四)健全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提高国有企业监督能力
1. 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而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的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同时要处理好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经营层的关系,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运作的相对独立性、客观和权威性,保证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
2. 完善评价与考核体系
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一个重要不足之处就是片面重视财务指标,而忽视企業经营管理状况,特别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情况未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这样体系容易导致国有企业负责人片面追求短期的业绩,不重视长远发展所需要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将内部控制建设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督促企业负责人注重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5]。
(五)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了保障国有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时效性,应着手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在管理体系内部建立顺畅的双向数据交换、信息沟通渠道,将公司年度风险偏好的预警值植入信息系统当中,做到及时预警,当风险预警提示“红色”时,立刻启动“熔断”机制。一方面便于从事风险评估、财务分析的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保障相关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度,为企业制定风险防控策略、实施绩效考评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则促使所有部门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保持沟通,基于线上的实时互动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各项管理规划的高效落实[6]。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肩负着新的使命与责任,需要国有企业牢记使命,从注重内部控制管理入手,优化国有企业管理结构,增强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使其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才能顺应新时代发展,实现国有企业建设目标。因此,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就需要国家的监管和企业自身的改革完善,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规模逐渐增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付敏.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 2013(02).
[2]郭萌萌.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20(03):36-38.
[3]熊晓玲,丁晓伟.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 2013(2).
[4]杨小恬.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市场, 2020(03):83-84.
[5]刘敬.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 2015(03).
[6]刘发明.探析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现状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