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我国外贸会计发展探析
2021-10-30曹亚男
*通讯作者:曹亚男,1985年4月,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现任中石化国际事业天津有限公司保供部,中级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外贸行业财务会计。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调整,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时期,逐渐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创新创造力逐步增强,在对外贸易领域需要建设特色品牌,通过低碳环保产业加强国际竞争实力。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始依赖对外贸易,对外贸会计的要求不断提升。外贸会计既要掌握全方位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只有确保外贸会计更新知识体系,才能够满足对外贸易的要求。
关键词:经济转型;外贸会计;发展分析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相应提升了国际市场地位,外贸企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产业支柱。然而我国外贸会计的专业技能还有所欠缺,存在职能错位和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经济转型期,我国外贸会计发展路径,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二、外贸会计核算特征
(一)外汇收支核算地位高
外贸会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于将人民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外贸企业常常需要使用外币。我国对于外汇管理的标准比较严格,外汇核算在外贸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核算精准性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必须使用统一币种结算[1]。
(二)经常发生“多借多贷”和“同借同贷”的问题
在外贸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借贷之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有着“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演算模式,这也是借贷模式中常用的原则,通过这个原则清晰的分析了借贷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了借贷之间的重要性。外贸会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系统的工作,因此借贷的数额也会较大,也就会发生“多借多贷”和“同借同贷”的问题。
(三)外汇收支核算的比例较大
人民币是外贸会计进行交易的统一计量单位,然而外币是外贸企业国际贸易中比较常用的,对于外汇管理我国有较为严格的管理方针和管理手段,因此在外贸会计的业务处理过程中,外汇收支核算可以占到比较大的比例。
三、外贸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现实化程度不足
外贸会计主要应用外贸会计业务知识,在具体实践中,多数外贸会计都没有准确使用该类知识。首先,会计人员不具备理论实践平台。外贸会计的实务特点在于理论可操作性,该项特点确保外贸会计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可以进行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当前的研究学习方法不注重理论知识,无法实现理论操作化与技能化,不能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外贸会计在学习理论知识后,不能及时应用到实际交易活动中,无法通过理论知识完善外贸会计的素质能力[2]。由于不具备外贸会计实训机制,多数外贸会计人员在参与学习和培训时,实务欠缺问题比较严重。
(二)知识更新速度慢,职能错位严重
我国在进入国际竞争市场后,相应提升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由于发展环境的变化,外贸会计必须转变传统理念,创新外贸会计工作思路,完善外贸会计职能,以此满足新发展要求。对于自由贸易领域来说,时常会出现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新名词,且不同贸易条款和内容的要求不断更新,相应增加外贸会计操作难度。不同人员在外贸工作中,所应用的处理方法不相同,因此对外贸发展的影响也不同。在外贸外汇核销与结算中,由于条款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约束机制,导致外贸会计职能错位[3]。
(三)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
虽然在我国很多企业当中的外贸会计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信息化建设不到位的问题,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投入的力度不够
在企业当中应用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但是很多企业在进行外贸业务的过程中,仅仅是购买了昂贵的计算机设备,以及一些会计信息软件系统,并没有重视对其的后期投入,外贸会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因此会计信息化也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信息系统进行不断的升级,这样才能适应经济转型期的要求[4]。
2. 外贸会计与业务相分离
在一些企业外贸会计信息系统中并没有将业务信息完整地录入到信息平台当中去,这样就导致业务与财务相分离,严重影响到了信息的交流,外贸会计岗位职责不够明确。
(四)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
考核机制是促进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能够不断鞭策会计人员发展。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若不注重管理效率和效益,将会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积极性和行动力不足,严重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5]。当前,我国关于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还缺乏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相应影响了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与外贸商务活动。由于缺乏考核机制,無法有效约束外贸会计人员的行为,监督机制的管控力度不足,极易导致外贸会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由于不具备完善的考核机制,会使资产使用效率下降,增加外贸企业损失,还会影响国家核算机构的工作。
四、经济转型期外贸会计的发展对策
我国外贸会计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经济转型时期外贸会计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外贸经济业务的发展,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及时地发现外贸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外贸会计工作水平,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外贸经济业务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会计的水平,要采用以下对策。
(一)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实训平台
外贸会计必须具备行业发展规划,合理应用实务知识与技能,按照相关规划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及时反馈和评价整体规划。通过标准指标对外贸会计的业务水平进行衡量,还可以评价业务效能提升指数。为了加强外贸会计人员的操作能力,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训平台,确保外贸会计的持续化、健康化发展[6]。注重外贸会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严格遵循规范性和合理性原则,不断提升外贸会计人员的技能素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开展职业培训,加强综合素质
在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相应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外贸会计为了满足国际发展要求,必须对现有职业培训进行扩展,注重转变外贸会计人员的职能。通过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整个外贸会计团队的素质,通过职能转变,使其适应新岗位,要求及时反馈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外贸会计人员还应当准确定位自身能力,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同时,立足于实际需求,不断提升自身操作水平。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外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6]。
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外贸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必须培养专业的外贸会计人才,提升外贸实务水平与操作能力。对于人才教育来说,则应当优化传统教学方式,立足于市场需求开展互动式教学,扩展外贸会计人员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寻找不足。
(三)加强信息化的建设
在经济转型期提高我国外贸会计水平的关键是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其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对策。
1. 加大投入的力度
企业要在内部设立专門的外贸会计信息化的专项资金,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监控,根据企业和市场经济变化的环境来对软件进行升级,以及对硬件进行维护。同时对于一些应用范围比较广的信息项目,可以采用吸引投资的方法来进行维护。
2. 实现外贸业务与财务的相互分离
企业在进行外贸会计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完整的外贸会计信息录入到会计信息系统当中去,明确外贸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责任,这样当外贸会计信息化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及时地找出相关责任人[4]。
(四)规范操作流程,建立监管机制
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可以确保整个业务的流畅性,促进外贸工作的发展。对于外贸会计领域来说,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可以提供发展源动力。所以必须不断规范操作流程,以此提升外贸会计实务操作的主动性,全面强化工作责任感,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监管。有效结合监管与考核工作,根据企业工作指标规范考核机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外贸会计具有特殊特点,在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外贸会计会面临较多问题,该类问题会对外贸经济业务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深入分析外贸会计工作的问题,立足于实际发展角度,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提升外贸会计的业务水平,以此促进我国外贸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向红.“一带一路”视域下外贸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新会计, 2020(07).
[2]陈朝玉.外贸信息化与外贸会计工作初探[J].山西农经, 2019(19).
[3]熊贤义.外贸会计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路径探析[J].新丝路(下旬), 2015(12).
[4]何秀丽.外贸会计教学改革新思路[J].继续工程教育, 2018(06).
[5]薛茹.论外贸会计在专业领域的层次和地位[J].中国经贸导刊, 2017(24).
[6]周长青.加速实现外贸会计工作现代化势在必行[J].对外经贸财会,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