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命健康观教育的考察
2021-10-30赵攀
赵攀
摘要:新时代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增多,更容易使得青年大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弱化,从而危害大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此时,将立德树人作为对大学生生命健康观教育的方向指引,采取多种路径帮助大学生加强对生命安全的认识,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健康观;教育弱化
一、引言
新时代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重中之重,已经将大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要部分,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时代大学生由于科研紧张,加之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受到消极和负面影响,更容易产生轻的消极想法。因此,加强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观的教育迫在眉睫,不容轻视。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弱化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重大事件突发性和未知性
重大事件的突发性和未知性加剧了大学生的恐慌,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对大学生生命安全观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能力不足,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教导,忽视生命安全观教育,高校教师不能深入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也不能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一步的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给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双重压力。
(二)主体因素:大学生抗压能力不足
大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明显抗压能力不够,承受能力不足,明显缺乏经验,容易受到其它错误言论的影响,给大学生带来负面情绪。与父母在一起时间过长,由于年龄差距与父母产生观念差异。尤其面临考研以及寻找实习工作的大学生,不仅面临封闭隔离与自身安全双重压力之下,还要承受来自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比较重视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不愿对思想政治教育投入过多的精力,不能够客观冷静的处理各种压力,缺少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甚至一些同学也会出现抑郁、压抑、焦虑、恐慌、轻生等消极情绪。
(三)互联网因素:网络信息虚假难辨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被错误信息所影响。网络发布信息的来源十分复杂,内部不易监管,一些敌对势力会趁机混淆视听,大学生受网络影响,容易思想政治意识不坚定,造成心理恐慌,思想认知不良,直接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虚假信息的传播容易引起大学生非理性的行为和判断,扰乱社会秩序,不仅对国家、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也给大学生的个人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健康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增强大学生的抗压能力
开展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医生对学生的关注度,加强系统完善的心理素质教育。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师德队伍,要调整生活习惯与学习方法,通过自我思想搭建的学习,不断的进行自我批评与激励。要尽可能地对于卫生以及健康的追求日益增强,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对环境卫生的要求日益深入人心。大学生的健康生活理念要以此为契机,从实际生活出发,组织开展卫生健康宣传,引导大学生深入的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丰富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坚持学校生命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应该建立完整的育人方案以及拥有优秀能力的师资团队,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责任感。加强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大学生生命安全观的建设,促进学生对生命健康馆的认同,将生命健康观教育落到实处。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引导学生加强社会问题的关注,吸引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注意力,加强大学生重视生命安全意识。开展关于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加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
加强爱国思想与自身生命健康思想建设。开展爱国思想的主题校园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加强大学生爱国思想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可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既能避免学生因一些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作出危害国家危害自身健康的事情,也能提高大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
(三)以优化网络环境为主导提升大学生自我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
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没有冷静的客观判断能力,对来自社会谣言没有正确的辩识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上错误言论而误导。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是网络管理的重中之重。构建清新的网络环境需要通过政府部门的管理与监督。以大学生为中心,打造网络安全道德教育工作管理队伍。面对虚假网络信息,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发表的权威信息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的自我辩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从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加强引导学生搭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利于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加深大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重视程度。对尚未建立起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大学生而言,面对新时代下网络以及社会上的一些负面舆论,给大学生灌输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方法,有利于向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防控方法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辨识能力,增强大学生众志成城、相互扶持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唐开元,李丹丹.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及践行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5):43-47.
[2]陈新星.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策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5):71-74+87.
[3]徐晓宁,任嵩.疫情防控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结合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20,22(05):9-14.
[4]杨凤霞,赵爽,刘铁军,张光远,胡玉君,许洋毓,宋学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三重维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05):89 -92.
[5]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课题组,孙楚航.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年大学生影响研究——基于全国45所高校19850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20(04):43-48+12.
作者
趙攀(1997年)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历:硕士单位: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