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高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2021-10-30陈名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9期
关键词:学生

陈名莉

摘要: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职高学生对生命、对道德、对人生缺乏清醒的、理性的、正确的认识。如果我们班主任听之任之,那么中国的未来将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发人深醒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如何利用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就成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我们应利用好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让教育教学和立德树人相结合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职高班主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近年来,职高校园伤害事件频频发生,从本质上说,这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知道,职高学生,由于他们多数人在小学、初中时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赏识,加上中考的失利,应试教育的失败,自信心普遍不足,特别是遭受挫折时心理的承受能力相对更差。当面对矛盾时,他们往往采用片面的、偏激的手段去解决,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对他们渗透正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称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之理论。这四大理论是现在世界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我们如果将培养目标定得太低,则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世界上有名的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经验和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否有正确的人格和思维方式。”因此,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如何利用这一特殊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鄙人经过近2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得出以下看法,希望得到同行同业们的赐教。

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用正直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班主任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必须具备正直的人格魅力。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君子怀德”,意思是说做教师的自己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这种人格教育,对人的转化作用是持久的,强有力的。其次,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仅要“怀德”,更重要的是要以课堂为阵地,用自己的人格理念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如在我在教授职高语文拓展模块的课文《鸿门宴》时,文中主要人物项羽所表现出的人格是多方面的,但其宽容大度、光明磊落的人格是可敬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英雄的魅力在战场而不在暗杀,让学生认识项羽人格魅力的价值就在于此。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如果没有班主任对学生人格方面的直接影响,就很难有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美国的著名教育学家鲍德温先生在研究语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课堂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社会学表明,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应是人格的教育,人格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格的再生或迁移,使学生的人格向健康、正直的方向发展。

二、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做人最重要的是品德。有好品德的人才能报效国家,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在实际教学中,作为班主任应该抓住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时机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一味的赶进度,对于书本中涌现出的道德品质教育素材视而不见,因而丧失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良好契机。我们不妨大胆的在课堂上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时刻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有高尚品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灿若繁星,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三皇”之神农氏为救黎明百姓脱离疾病,遍尝百草几近垂死,从而开启中医之门,泽被万世;“五帝”之舜以德报怨,从宽容后母到惠及百姓,才有“唐虞盛世”的完美呈现;千古一相之诸葛亮接受刘备的嘱托后,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义冠绝天下;毛泽东一家为了穷苦百姓翻身解放而将个人生死置于国家民族兴衰之后,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牺牲了七条宝贵而鲜活的生命……当然,不德之人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庞涓嫉害孙膑最终“死于此树下”,让世人耻笑;秦侩残害岳飞,死后臭名满西湖,遭世人唾弃;袁世凯醉心于帝国梦,终究在人民的唾骂声中绝望而死……所以,我们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只有树立高尚的品德才能远离平庸,只有树立高尚的品德才能远离罪恶。

书本里的德育思想比比皆是,但我们班主任不能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己去感受、去领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进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时课堂上老师写的一句名言、举的一个实例就能够让学生感到震撼和刻骨铭心。这样,在教育教学中贯穿德育思想就显得正常而自然了。那么,课本中出现的英雄形象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学习的榜样,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三、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拥有战胜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之女,他们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精心呵护下成长,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挫折,不愿意受任何的委屈。一旦这样的学生遭遇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其心理素质和战胜困难的结果就可想而知。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一些有关挫折的教育,对学生们来说是受益匪浅的。现行的语文教材、课外读本中,能够对学生进行这样教育的案例也是很多的。比如在介绍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时,我是这样教学的,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司马迁的一生是充满坎坷曲折的,在他开始撰写《史记》时,因为“李陵之祸”而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使司马迁的身心遭到了巨大的伤害。他痛不欲生,可还是忍辱负重,以极大的毅力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史记》。当职高学生了解了司马迁这一痛苦的经历后,心灵上多少会有些触动,此时,我再乘热打铁出一道思考题:“如果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麻烦和困难时,我们将怎样面对呢?”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激烈的讨论,许多学生都提到了,无论我们今天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考试不及格,犯了错误,挨了批评甚至受了委屈等等,比起司马迁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应该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坦然面对,心胸平和,积极向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很多同学对承受挫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进一步感受到了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高尚的品质、坚韧的毅力、忍辱负重的精神。通过对司马迁的语文课堂教学后,有的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到: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的坎坷和挫折,有的人在挫折面前畏缩、退却了,最终一事无成;有的人与困难挫折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战胜了挫折,渡过了难关,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实上下五千年,在我们中国有很多名人,都是在逆境中奋发向上,勇于拼搏,最终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例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等等。这些都说明有了挫折不一定就是坏事,对于有理想,有毅力的人来说它就是前进的动力。古人的这种面对挫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我们今人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也不能被困难吓倒,要想方设法去战胜挫折,心态平和地去面对社会,面对未来,永远不要丧失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

最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正逐步深入,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应该是理念的更新。作为职高的班主任我们认识到新的課程标准对教育功能的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逐渐转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我们要充分借鉴前人的宝贵经验和沉痛教训,少走弯路、绕开陷阱、多寻捷径,才能学业有成、报效祖国,建设和谐社会,共圆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腾飞主编.学生人生观的培养[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29-40.

[2]林珍.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N].浙江教育报,2021-10-15.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小猴学生车
赶不走的学生
像什么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创新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
长城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