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爱、隔代教养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建议
2021-10-30卡明芳江珊珊
卡明芳 江珊珊
摘要:现如今,留守儿童现象日益严重,留守儿童主要面临父母关爱的缺失与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教养的问题,而这样的成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留守儿童更易出现一些问题行为,文章通过分析父母关爱缺失和隔代教养所带来的行为问题,并提出一些教育启示。
关键词:隔代教养;父母关爱;留守儿童问题行为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村人纷纷选择进城打工,留守儿童群体因此也在持续的增大。很多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比同龄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父母外出后所导致的缺少父母关爱和看护人的教养方式有一定的关联。如何通过教养方式的改变以及父母关爱的弥补来降低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
如今农民工会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由父母一方监护或祖辈、亲戚代管,这些未成年人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给予儿童帮助、指导、鼓励、肯定以及与孩子沟通交流等发生的情况”定义为父母关爱。隔代教养指因父母不在儿童身边,由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照顾儿童的生活。农村留守儿童会面临父母不在身边带来的父母关爱缺失以及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抚养等问题,在这样的处境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更易出现问题行为,如情绪方面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等,行为方面会出现攻击、反抗等等。
一、父母关爱缺失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目前,留守儿童大多处于中小学阶段,该阶段是亟需父母关爱的特殊时期,父母家庭角色的缺失,给儿童的心理尤其是情绪和行为方面带来不良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感知到的父母关爱少(范兴华,2012),对家庭领域的需要更未得到满足。
(一)缺失母亲关爱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
母亲外出务工,儿童由父亲或者其他监护人照看,不及母亲周全的照料,在很多方面忽视儿童的需求。由于长期和母亲分离,无法享受到母亲的关爱,使留守儿童极易感到孤独、害怕、焦虑,更易导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出现(罗惠文、盖若琰、徐凌忠、张楠、莫秀婷、惠亚茹、张晶晶,2016)。以往研究表明,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母亲的支持行为有高度的负相关,,母亲平常在生活中尊重、安慰、鼓励儿童,使儿童感受到爱和温暖,这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培养出良好的行为。
(二)留守儿童性别的不同,心理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行为方面,因为男生普遍活泼调皮,容易与家里人起冲突,容易结交各种风格的朋友,母亲不太容易管教,因而容易产生不良的比如逃课,上网,打架外化行为;女孩大多乖巧懂事,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会对祖辈尊重,听从祖辈的话,行为问题较男生少。
二、隔代教养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隔代教养的留守儿童中,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会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祖辈对孩子采用支持温暖的教养,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得到一定的支持,从而坚定自己目标。而祖辈如果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加倍溺爱孩子或采用严厉的教养方式,这会给孩子带来了一定的心理问题。
隔代教养下留守儿童经常出现一些问题行为:
(一)抑郁和焦虑
由于和父母长期分离,留守儿童将需要的关爱转向看护人,而隔代看护,祖辈不能很好的理解孩子的需求,给到孩子不想要的,给不到孩子想要的。留守儿童对此阶段很多需求得不到回应,心理问题会随之增加,抑郁和焦虑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二)校园欺凌
在校园欺凌中,欺凌方往往脾气暴躁、自我中心化,,而被欺凌方,往往沉默不语,懦弱。从小父母教育缺失,如果祖辈严厉,孩子长时间得不到心理上的温暖,有可能把长时间的压抑释放到其他孩子身上,欺凌其他同学。幼年时的教育中父亲有着比母亲更重要的作用,而留守儿童因为父亲从小不在身边,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缺失父亲勇敢坚强的品质,形成的性格也会更加柔弱、沉默、胆小,更容易成为被欺凌方。
三、父母教养与隔代教养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交互影响
留守儿童需要父母与祖辈配合抚养。当留守儿童父亲在家,母亲外出,父亲温暖与干涉的教养方式与看护人支持温暖的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而父亲采用惩罚和偏爱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是不利的;母亲在家,父亲外出,母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与看护人支持温暖的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利,而母亲平常过度保护和否认孩子对孩子心理健康有负性的影响。
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中,祖辈与父辈教育方式达成一致时,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明显少于祖辈与父辈教育方式不一致的时候。祖父母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一致,也就说明对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观点有着相同的见解,也让儿童在更多人参与教育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问题行为,对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应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教育启示
(一)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会阻碍其发展。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可以選择在家乡附近找工作,或者选择父方出去打工,让母亲留下照看孩子,母亲细微的教养方式会减少孩子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再者外出的父母多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觉得父母在身边时刻关心着他们。
(二)隔代教养方式
由于父母不在,祖辈要多了解他们想要的,避免因年纪跨度大带来的代沟,采用支持温暖的教养方式照顾孩子,明白溺爱和一度的苛刻会对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避免过去的棍棒式教育方式。
(三)父母与祖辈配合
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中,重要的是父母和看护人两者相互配合,对减少儿童问题行为有利。母亲在家,母亲的温暖理解与看护人支持理解教养方式相结合是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父亲在家,父亲的温暖理解与看护人支持理解相结合会对孩子有积极影响。如果父母都不在儿童的身边,要定期通过打视频或打电话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近况,并给予一定温暖与疏导。
参考文献
[1]范兴华,方晓义,黄月胜,陈锋菊&余思.(2018).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心理学报(09),1029-1040.
[2]赵景欣&刘霞.(2010).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日常积极事件的保护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06),634-640.
[3]黄艳苹&李玲.(2012).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02),31-34.
[4]闫雪.(2020).隔代教养下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分析.安阳工学院学报(01),18-19.
[5]巩睿.(2017).祖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