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语文课堂最本真的味道

2021-10-30郝赟

天津教育·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物候语言文字文章

郝赟

“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通过研习文本,挖掘文本内涵,增强阅读趣味,演练理解、品味、探究、质疑等语文基本功,饶有趣味地学习语文并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同时获得语言文字带来的精神享受。

《大自然的语言》虽然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却是作为语文教材进入课堂的,我们理应按照语文的学科特点来教,让这篇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味道”散发出来,使学生闻到它的馨香。

一、营造氛围,凸显“读”味

一直以来,我们把孩子到学校上学称为“读书”,顾名思义,书是要用来“读”的,可见,“读”是学习语文、体悟“语文味”的好方法。因而,语文教学要让“读”贯穿始终,为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索着读、饶有趣味地读;引导学生通过听范读、自己默读、大声朗读等形式,从整体上品味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这篇说明文中所介绍的物候现象贴近生活,条理性与趣味性并具,语言生动形象又不失典雅,带有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可以借此调动学生了解文章、朗读文章的兴趣。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训练朗读,如先由全班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教师播放《大自然的语言》朗读音频,使学生直观感性地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第一印象;而后教师播放伴着鸟鸣水声、弥漫着田园气息的音乐的背景音,学生一边回顾适才的范读,一边自由放声朗读,至此,朗读的氛围渐入佳境。

在后续品析文章时,同样需要将朗读贯穿其中。按照文章的层次结构,在分析每一部分之前可以分小组朗读、组与组之间比赛读,看谁读得更加流畅、准确而感情充沛。笔者在授课时,有的学生极具创造性,在小组比拼环节加入了动作进行朗读,好似小型的情景剧;还有的小组分角色进行朗读,有扮演布谷鸟的,有扮演杏花的,还有扮演桃花的……学生们在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朗读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培养了语感,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其对文章本身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先生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好作品能让课堂充满魅力,时时刻刻体现独特的“语文味”,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的博大,触摸到人生的悲喜,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开阔起来,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美好,从而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研究文本,感受“品”味

《大自然的语言》以清丽的笔触、有趣的语言,为青少年介绍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物候学,使他们不仅对这门学科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而且使其在语言锤炼方面受益匪浅。如此佳作,我们一定要好好运用,课前研究教参和教材,课上带着学生品读文章。

首先,《大自然的语言》的标题足够引人入胜。如果用物候学的专业名词作为标题,对初中生而言会显得晦澀难懂,而如果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不仅与科学小品文的特征相契合,而且“掺杂”了几分“文学”的味道。教师可在文章题目上做文章,既可作为导入语吸引学生注意,又可在授课过程中设问:作者作此题目有何用意?借以培养学生围绕文章内容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其次,这篇文章有着浑然天成的结构,共四部分:由定义到作用,到决定因素,再到多方面的意义,显得精巧自然,值得探究。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进行层次划分、段意概括,之后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设置活动——如果自己向对方介绍一门全新的学科,会按照怎样的逻辑顺序打造文章结构?借以引出本篇文章结构之精巧的特征,引导学生在实践与模仿中学会谋篇布局。

最后,《大自然的语言》还有一大“卖点”在于其准确精练、传神有趣的语言,反映了作者极强的语言功底与文学造诣。如,文中用“翩然归来”描绘燕子的轻快敏捷、优美动人,用“簌簌地”写树叶纷纷落下的姿态……同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事物人格化,表现力十足。由此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本文“有趣”之处及其原因,培养其研读文本、运用写作手法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体验“说”味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人们运用语言来交流情感、发疑解难、待人接物,而语文课可通过各种方式,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进行准确而恰当的语言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的基底是语言,而语言又是思维的体现。“实践性”“情境”“自主”,这一系列相关的词语反复强调了新时代的“语文味”——实践、运用。因此,语文教学有无“语文味”,关键是学生的体悟与习得,而不是教师的讲解与言说,由此便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大胆说、充分说、有章法地说。

通过竺可桢先生形象准确的表达,我们了解到: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于是在授课时可借此让学生课前搜集几则农业谚语,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如,“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对“点豆种瓜”的时间进行安排;“馒头云,天气晴”是根据云彩的形状来预测天气……当学生们比拼一轮过后,教师可以开启新一轮的比赛:除了农业谚语,古诗中也有不少与物候知识有关的内容,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物候知识,畅谈对该诗的理解。最后由教师点拨:这首诗恰好印证了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总之,要使学生乐“说”、善“说”,让“说”成为现代学生的必备能力,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善于在课堂上挖掘可“说”的素材,创设“说”的氛围,把握“说”的时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进一步彰显课堂的“语文味”。

四、吸收内化,彰显“写”味

语言文字的教学任务不单单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更应该着力于引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之美,探究如何巧妙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如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能力。

《大自然的语言》以其极具趣味性的文字、自然精巧的结构入选部编版教材,不妨作为一篇说明文的典范供学生仿写。如果课上时间不够,可将写作任务作为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以春夏秋冬某一个季节的特点为内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短文,要能适当描述“物候现象”,文体不限。由此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力和想象力,训练其逻辑思维、学以致用以及组织材料和语言的能力。

写作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在课前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有效解决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可在课上进行模仿性写作练习,因为我们的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范文,在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技法、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范文自行命题,这样的训练既结合了教材、范文,又可跳出教材的束缚,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对所学的文体能做到较好的掌握和训练。

教师应当立足语言和表达的习得来解读教材,建构自己的课堂。怎样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怎样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怎样将繁杂的信息变得简明有条理,无不仰仗语言文字来达成,这就是我们语文课堂始终如一要坚守的东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不断研磨文本,努力优化自己的语文课堂,扎实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用语文的方式来教语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责任编辑  吴淑媛)

猜你喜欢

物候语言文字文章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气候变化对民和杏发育期影响分析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古代物候知识和物候历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山东省冬小麦2001—2010年生长季变化分析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