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适老,“适”出蓝海大市场

2021-10-30陈平

中国商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安康居家养老

陈平

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老年产业发展迎来爆发式增长,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下,老年产业或将成为未来支柱型产业,预计2024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将突破13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3%,成为巨大的蓝海市场。

面对万亿级市场规模,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加快构建智慧养老新体系,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持下,智慧化解决方案加速进入养老领域。相关专家指出,信息化和智慧化是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搭建“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以科技赋能构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新体系将是改变传统养老模式、赋予养老产业更多温度的重要途径。

适老化科技新品迭出

“现在我国有2.64亿老年人,但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去服务这些老人,因此,运用科技化的手段和先进的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群的幸福指数是必由之路。”在接受采访时,安康通控股CEO朱伟这样表示。

据了解,成立于1998年的安康通是国内综合养老运营标杆企业,最早以紧急救援业务起家,在上海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在多地开设了养老指挥中心与呼叫平台。23年的发展,可以说推动和见证了国内养老产业由传统向科技化的转型。

为了充分发挥智慧科技红利、提高服务效率,安康通着力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以自主运营的智慧养老指挥中心、自主研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专业化的线上线下服务团队为基础,整合优质社会资源,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全方位养老服务。

针对老年人出行、居家和社区机构中对环境的实际需求,安康通将研发适老化的智能科技产品作为重点拓展业务。朱伟介绍说,比如在外出环境中,老年人需要使用智能手环、紧急救援按钮、智能定位产品等一些可穿戴健康管理类的产品来提供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运动轨迹、安全区域等服务,在很多城市称之为电子围栏或者电子宠物。安康通专门研发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科技产品,就是通过GPS定位或基站定位等技术,可以随时监测老年人的行动轨迹。

再比如在居家环境下,老年人需要从红外感应到门禁、烟感、气感、水浸到生命检测仪、家庭服务机器人、监控设备等在内的多种产品,这些智能产品也形成了智慧养老的触点和链接。因此,安康通研发了100多种智能检测设备,包括体检、血糖、血压仪、社区自助健康体检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智能健康筛查设备等自助式产品,融入丰富的智能设备,平台接口的开放性对接所有智能终端,将智能设备测得的数据实时上传到平台,并通过大屏实时展示。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智慧养老也成为颇为亮眼的关键词,参展的多家头部企业都推出了健康养老、科技适老的技术、服务以及解决方案,均在加速健康与智慧养老的业务布局。其中,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新松机器人研发的医疗机器人已经投入市场或进入试用阶段。

据新松机器人展会现场负责人介绍,2015年以来,公司就加大了医疗机器人的产业布局,不断增强医疗机器人产品储备,已经形成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用配送机器人、医疗辅助机器人等20余款系列产品,提供智慧养老、智慧康复等全系统的解决方案。

目前,新松机器人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康复机器人已经进入临床阶段,护理机器人和医用配送机器人也正在陆续实现试用。

记者了解到,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养老市场的专业性有了明显提升,老年人用品从满足基本健康、生活要求的产品类别逐渐向更舒适、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拓展。在智慧养老产品方面,诸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和新兴企业均开始发力,一些智慧化助老新产品已登陆市场,比如纬创将面向中国市场首发一款专用于辅助下肢活动的轻型智能外骨骼机器人Keeogo,借着人体动作检测、反馈和响应通过人工智能软件、动力辅助的协助来支持个人完成动作;八乐梦首发一款CQ-X护理床,在舒适性和高龄老人使用者的安全离床等方面做了更為精准的调节;杰佳通研发生产了多款智能养老终端产品,其中一键呼叫器只有红绿按键,适合80岁以上老人,智能拐杖具有GPS定位、紧急呼救、通话、手电照明、收音机、听音乐等七大核心功能。

来自亿欧智库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科技适老化产品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743亿元。在国家政策引导之下,智慧养老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发展方向逐渐明晰。亿欧智库预测,到2030年,我国科技适老化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914亿元,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的行业将会伴随产业规模的变化逐步走向成熟、规范。

创新服务扩大普惠范围

面对老年群体,除了智能化科技化的硬件加持,还需要贴近需求、个性化暖心的适老服务。

今年3月8日,“311邻聚荟”安康通康养驿站在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正式营业,成为安康通在智慧康养服务上的一大创新。朱伟告诉记者,华阳街道老年人占比约为41.9%,老龄化程度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基于这种情况,公司与政府、保险公司及其他平台联手,创新性开设了“311邻聚荟”安康通康养驿站,打造出一个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包括衣、食、 住、行、乐、游、医、养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生活圈问题。

据了解,“311邻聚荟”设立了“一键通”线上呼叫中心,借助随身携带的“一键通”设备,老年人需要任何服务都可以直接呼叫。同时,康养驿站拥有24小时在线的医护团队,与各大医院平台合作,随时为街道老年人提供医疗咨询、紧急救援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就医需求。“311邻聚荟”还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平台,街道老年人可以享受到餐饮、家政、医护、日间照料等方面的综合服务。

科技的目的是赋能产业,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服务。通过探索和不断创新、整合,安康通还探索出了“地产/物业服务+养老服务”的模式,目前已在绿地控股、石榴集团、宏图地产、新城控股等企业中推广展开。借助这一模式,在广州疫情严重期间,安康通服务了数万名老年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应。建党100周年之际,他们对全国百岁老人进行了一次大摸底。“统计显示,我们在全国已经服务了上千名百岁老人,每一名百岁老人的服务画面、场景与细节我们都记录下来,为老年人留下的开心画面、温馨的场景让我记忆深刻。”朱伟说。

深耕养老领域23年,目前,安康通已在上海、北京、重庆、天津、江苏、山东、浙江、安徽等200余个市县开展业务,承建运营200余个政府重点项目,为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定制化解决方案和落地服务。服务用户超过2000万,累积为各地政府建立智慧养老指挥中心70个,平均每天服务5万次、每天拯救老人30位,成为老年人离不开的生活服务平台。现如今,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在服务老人数、员工人数上,安康通都在养老服务行业居于领先地位。

伴随着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如今,智慧化养老服务正在惠及更多老年人,比如怀化市政府引入由安康通控股的禾康以及国药兴康等养老企业搭建了一体化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城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信息全部录入到系统中,为所有的老年用户开展线上健康管理、安全追踪、探访等服务。依靠智慧平台,怀化城区还持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对老年人生活照料、膳食供应、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安全监管等多方面提供服务;鹤城区民政局通过“手机+数据平台”建立了科技型、智能化养老新体系,为全区80岁以上老人免费配发定制手机,包含一键紧急按钮接入、远程定位、免费通信等服务,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主研发跨越数字鸿沟

进入到“万物互联”的时代,对互联网应用进行适老化改造,不仅能让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成果,更是适应老龄化趋势、更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发力点。

当前,有很多App 研发增设了“适老版”,这些“适老App ”简单易操作,没有弹窗广告、跳转、推送,用起来省力省心,受到老年群体的喜爱和欢迎。不过从当前的实际来看,依然有不少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很陌生,“适老App ”对他们来说,并不能轻易掌握。有专家认为,因此“适老App ”尚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比如多从人性化服务、人性化关怀方面出发,尽量适应老人的操作习惯与思维方式,家人、社会、App应用平台都要致力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将智慧养老思维和方式有机融合到养老服务的全过程、全领域,依靠自主研发不断破解养老难题,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凭借一批养老经验丰富、锐意创新,精通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专业化研发团队,杰佳通多年深耕产品开发,从第一代产品迭代到目前的第四代,历经16年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如今已经研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养老软件系列产品,始终引领着国内智慧养老平台技术的发展方向。

记者了解到,对于在六七十岁之间身体素质好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接受快的老年人,杰佳通开发了移动互联类的四大App,包括长者App、子女App、服务商App 、医护App。其中,长者App针对老年人的使用需要,内含SOS紧急呼叫、网络定位、任意拨号、脸谱呼叫、双向通话等多种功能,在操作和使用上非常便利老年用户。

同时,是否具有自主研发实力在推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杰佳通公司总经理张齐鲁告诉记者,对于居家、社区养老的老人,生活帮助、紧急需求等大多通过语音方式传达到养老服务中心,呼叫中心是智慧养老平台必不可少的核心功能之一,但目前国内从事养老软件的公司大多是购买或租用第三方的呼叫中心平台。如果服务中心数量增加,那么成本费用也会随之提高,其他隐性费用更是不可控。当需要增加功能时,养老软件公司就得向第三方购买而导致成本增加。

据了解,杰佳通自主研发了呼叫中心子系统,除了来电弹屏、记录通话记录、任意扩充坐席不收费、无限扩容外,还有统计报表、录音储存、电话转接、无地域限制等多个优势。投资少、免维护,不仅适合中小型企业总中心—分中心模式,也能满足大型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多地域分布模式,解决了向第三方租用呼叫中心的难题,降低了平臺成本。比如,地级市有一个养老服务总中心后,各县只需开设分服务中心,乡镇也可以开设子分中心。

全场景融合构建智慧新生态

2005年,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杰佳通”)于中关村科技园区辉煌国际大厦成立,创立初始就定位于智慧养老平台的开发,推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已经在居家、社区、机构、地产和医养结合等养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智能养老系统,我们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张齐鲁如是说。

据了解,杰佳通智能养老系统将线上智慧服务与线下实体服务融合发展,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了养老服务供给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供需有效衔接。通过不断探索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智能养老系统平台和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已初步建成,一键式服务响应实现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自由转换和有效衔接,在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精准服务的同时打造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推动国内的养老服务向高质量水平发展。

针对长期存在的“医养分离”痛点状况,杰佳通还推出了医养结合智慧养老解决方案,从老年人医疗卫生需求和养老服务需求出发,使医疗服务与生活照料结合起来。

据介绍,杰佳通研发的医养结合系统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了“系统+服务+老人+智能养老终端”的智慧养老系统服务模式,涵盖机构、居家以及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养老需求。其最大特点是突破了一般的医疗和养老分离的局限,发挥医疗、卫生、社保和家政等社会资源优势,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及医疗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国家的医保开支。同时,医养结合解决方案的操作也较大程度地减少了医疗人员投入,为医疗机构节约了人员成本。

而在成为A股上市公司南京新百的全资子公司后,依托上市公司主体,安康通打造出了“智慧+互联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够为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急救服务,业务同时覆盖智慧养老系统、养老呼叫中心、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适老化改造等等,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链式科技养老”的专业养老服务平台。

朱伟对记者说:“过去我们发现,国内养老做机构的只做机构,做社区的只做社区,做居家的只做居家,做系统的只做系统,信息的割裂造成资源分配不匹配,用户诉求无法很好满足,因此我们就将这些整合起来,提出了链式科技养老的概念。”

据了解,安康通数字化智慧平台将老年人、家属、政府以及提供服务的助老员有效链接,通过服务专业化、产品科技化、管理连锁化实现居家、社区、机构相互贯通、线上线下资源数据共享,为不同老人提供高匹配度的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养老服务割裂难题。

在这个产业链上,有“线上服务的信息化系统和数字化平台”,有“完备的居家上门服务体系”,有“超600个综合服务网点或社区站点”,涵盖了线上与线下、居家社区机构及智能产品。“这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系统,更是一套解决方案,是由软件和硬件链接在一起的服务平台,是构建的一个生态产业链,能够为辖区内万名居家老人提供闭环式康养服务。”朱伟说。

安康通链式科技养老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通过深入社区,使服务的可获得性强,实现了“够得着”的服务,促进了养老方式的转变。第二,从丰富的服务内容到标准化、专业化提升服务质量,再到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自由转换的服务衔接,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养老服务,实现了养老服务的多样性。第三,养老生活服务信息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聚集的养老服务加盟,使产业链延长,与老年人消费相关的饮食、文化、游乐、购物、保健、家政等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为适应尝试老龄化社会发展打下养老服务产业基础。

6月,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推出的《CCFA生活服务业优秀实践案例集》收录了覆盖医药、养老、家居家装、物业管理、酒店民宿等细分业态的15个案例,其中安康通以“老有所爱·链式科技养老赋能养老服务”成为入选的唯一一个养老服务案例。

朱伟表示:“既然是一条‘链,就是多个环节互融的综合性生态。安康通希望未来能够同更多城市养老生态产业链上的社区、企业合作,形成中国广域的链式科技养老产业群,让科技惠及更多老年人。”

猜你喜欢

安康居家养老
养老生活
安康幸福 有你的身影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
安康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