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夕阳群体 一个朝阳产业

2021-10-30本刊编辑部

中国商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老化群体养老

本刊编辑部

夕陽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们通常把老年人比喻成夕阳。一个数据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7%,总人数达到2.64亿。老龄人口增速超过全国人口增速,且在未来30年内仍将持续增长。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老年人口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高频词,与之相关的传统养老服务显然难以适应海量人口需要,而随着老年群体更舒适、更高质量的养老需求,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养老平台体系急需加速布局和完善。

数字技术推动了万物的互联互通,手机点餐、滴滴打车、扫码支付、网上挂号……无处不在的便利让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无码不欢”的时代。可是在多数人享受数字技术红利的同时,老年群体在数字鸿沟面前的处境却日益困窘,数字化“局外人”现象令人感慨。

事实上,智慧养老不是越“智慧”、技术越“先进”就越好,而应该是越贴近老年人口的实际状况才越好。比如对于高龄老年人来说,更加需要的是一键能拨通、有人工座席能接听、能立即得到反馈的“适老化”服务。

据亿欧智库相关报告数字显示,到2030年,我国科技适老化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914亿元,目前这个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显现出朝阳产业态势,千亿级别市场规模还会逐步增长。因此,在智能时代,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如何让产品嫁接服务,如何让硬科技化身软实力,在深耕适老化进程中体现出智慧养老的水准和温度,是各地政府、社区、养老机构以及头部企业、新兴品牌需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不过我们也看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一些头部企业布局智慧养老赛道,以智能终端为纽带构建起智慧平台系统,联结起老年群体、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之间的纽带,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市场上开始崭露头角的各类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陪伴机器人,也都是围绕老年用户的核心需求,赋予养老服务更好的技术精度和人文温度,实现着智慧养老的初心使命。

如今,养老服务正从满足基本健康、生活要求的产品类别向更舒适、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升级拓展。只有将科技赋能深度融入人文温度,以人文情怀助力科技,让更多老年人真正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科技红利,才能推动我国的养老产业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老化群体养老
养老生活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热老化箱温度指示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热老化箱温度指示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养老更无忧了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