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如何施肥
2021-10-30林泓堃君懿
林泓堃 君懿
众所周知,土地连续耕作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引发粮食减产。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知识的人们,已懂得使用化肥来提高土壤肥力。那么,宋代人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是如何应对的呢?
肥料来源
宋代以前,人们大多通过休耕来恢复土壤肥力,从而达到土壤“再易者功必倍”的效果。进入宋代以后,随着人口的急遽增加以及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单靠休耕的方式已无法保持土壤肥力。特别是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有限的中原及江南一带,倘若长时间抛荒休耕,必然引发严重的粮食危机。缘于此,宋代人不得不寻求其他的方法来维持土壤肥力,继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事实上,在宋代以前,人们已懂得简易的施肥方法,最为普遍的便是“刀耕火耨”。《旧唐书·严震传》记载“梁汉之间,刀耕火耨”,说的就是播种前先砍伐树木焚烧野草,以草木灰肥田。这一做法在宋代已颇为少见,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垦荒面积的扩大导致原始林木面积大幅萎缩,植被遭到破坏,可以说,已经到了无林可烧的境地。因此,宋代人不得不寻求新的施肥方法,以缓解日益严峻的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与发展,宋代人逐渐掌握了不少新式施肥方法,大体来说有绿肥、水肥、堆肥、泥肥、火粪、灰粪以及矿物肥料等。绿肥,指的是运用紫云英、苜蓿、大豆、绿豆等豆类植物以及水田杂草、山野落叶、河川野草等施肥。水肥是宋代最为常见的施肥方法之一,主要以人的尿液和家畜尿液作为土壤肥料的来源,堪称“尿素”的雏形。堆肥,大致分为植物质堆肥、动物质堆肥和雜物堆肥三类:植物质堆肥,主要以藳、谷壳、麻枯以及酿酒榨油的残渣为主;动物质堆肥,主要以人和动物的粪便以及动物的皮毛骨、蚕蛹和蚕粪等为主;杂物堆肥,则是植物质堆肥和动物质堆肥的混合物。泥肥,指的是将河川淤泥或池塘淤泥运入水田之中,借以施肥。火粪,指的是植物肥、动物肥以及土壤混合物焚烧而成的肥料。灰粪,则是用植物质、动物质材料焚烧后的灰烬进行土壤施肥。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人还懂得使用矿物肥料,主要利用石灰、钟乳粉等矿物质作为肥料来源。
宋代的肥料来源多种多样,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此后,宋人将施肥与农田轮作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农作制,并一直延续至今。
绿肥种植
五代时,江南地区吴越国境内的人们已懂得利用未开垦荒地中的野生植物以及休耕地上的野草、残秸等作为施肥原料。南宋时期,随着宋室及大量移民的南迁,单靠野生植物已无法满足绿肥来源。为此,农学家开始劝导人们利用农田杂草施肥。南宋农学家陈旉在《农书》中记述,北宋末年,东南一带的农民并不懂得将农田杂草作为施肥的原料,在北来农民的指导下,人们才懂得将农田杂草和以稀泥深埋在稻苗之中,来年土壤必将“草腐烂而泥土肥美”,达到“嘉谷蕃茂”的目的。
南宋中期,两湖一带的农民已懂得将田野丛生的蕨类植物作为肥料,“蕨有青、紫二种,生山间,以紫者为胜”,倘若“取置田中,或烧灰用之,皆能肥田”。太湖一带的人们则懂得使用巢菜作为肥料,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施肥时间。巢菜,即“广布野豌豆”,又名“草藤”,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一种豆类植物。巢菜的嫩苗称为巢芽,在四川一带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豆类植物之一。与四川不同的是,太湖一带的人们只将其作为施肥原料,并不食用。
尽管南宋时期人们已尝试种植绿肥植物,但这一现象并不普遍。陈旉在《农书》中指出:冬耕不仅有很好的除草效果,而且杂草腐烂后可以肥田,但是绿肥的生长周期与冬耕存在时间上的冲突,如紫云英等绿肥植物需要一个冬季的生长时间,倘若种植绿肥则无法冬耕,影响了农民种植绿肥植物的积极性。
火粪制作
火粪,又名“熏肥、烧土”。宋代的火粪指的是将杂草、藳等植物质与土壤混合燃烧后制成的肥料,同时也会将家禽粪便等动物质加入其中。宋代地方志中记载了火粪的制作方法,大致如下:当春初或深秋时节,锄杂草和苔藓,并将土壤表层的泥土轻轻削起约二三寸厚,曝干堆积,上覆以薪,引火烧之,令成煨烬。几天过后,即可用作肥料,民间称之为“火土灰”。
火粪这一肥料的制作方法,最早源自于上古时期的野烧,即焚烧平原草木以作田。因地理环境的差异,宋代火粪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野烧和烧田两类。野烧,主要在山地环境中使用;烧田,则主要在盆地、河谷一带使用。植物焚烧后的灰烬中含有钾、磷等无机元素,并且大部分具有水溶性,利于作物的吸收,因此,火粪可以有效保持土壤肥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土流失。
总体而言,宋代人已懂得了施肥的主要方法,并尝试种植绿肥植物,开创了施肥与农田轮作制度,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如今,在我国部分偏远的农村地区,人们依旧使用着这些传统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