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言语感知能力发展理论对比研究:维持/丢失理论与功能重组理论
2021-10-30王梦菁
【摘要】人类新生儿刚出生时,大脑具备识别所有音位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为他们将来学习语言服务的。然而语言学家们很早便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出生后大概一年左右,婴儿对自己母语中不存在的某些音位的敏感度逐渐丧失。有两种理论试图解释这一现象。 “维持/丢失”理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婴儿在学习语言时极少接触这些音位,因此辨别能力永久退化。相反,“功能重组”理论将这一现象看作是让婴儿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语言的必要过程,在特定条件下或经过训练,即便是成年人,也有可能重拾辨认之前无法辨认的音位的能力。
【关键词】音位;敏感度;“维持/丢失”理论;“功能重组”理论
【作者简介】王梦菁(1991.12-),女,汉族,贵州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语言学。
一、引言
对于人类语言来说,音位(phoneme)指的是在某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分含义的最小的单位。随着发音位置、发音方式、送气方式、重音等等的不同,音位产生各种形式的区别。将这些音位上的区别放进每个单词中,词汇之间便能够互相区分了。这样,我们在一个语言中才拥有了各种表示不同含义的词汇。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正是语言学中所称的“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即在两个(或数个)词当中,仅有一处发音上的差别,其他部分都完全一致的一对词汇。例如,中文里“妈”“麻”“马”“骂”四个词,在元音和辅音上都完全一致,即/ma/,但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区分这几个词,是因为它们的声调有所区别,分别是普通话中的第一、二、三、四声调。因此,“妈”“麻”“马”“骂”四个词即互为最小对立体,声调即是区分这几个词的关键音位特征。同理,英语中pig和big二词,在发音上也仅只有第一个辅音/p/和/b/的差别,元音、第二个辅音、重音等等其他音位都完全一样,但正是这一点差别造成了词义上的区分。因此,pig和big也是一对最小对立体。由此可以看出,区分最小对立体的能力对于婴儿学习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语言学家们已经发现,人类新生儿在刚出生时,都天生拥有能够感知和辨别所有可能的音位特征的能力。他们被称为“universal listeners”,或可译为“全能听者”,意即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他们无法识别的音位特征。也正是由于新生儿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他们能够学习世界上所有的语言。然而实践中可以看到,这种能力并不能持久,许多人经常能发现,在与人交流或学习一门新语言的过程中,面对自己不熟悉的某种语言或方言的某些发音时,自己无法像母语使用者一般能够分辨得清。在他们的耳中,某几个音位或许并无不同。例如,西南官话方言区的人在识别普通话/n/和/l/两个音时通常有些困难,当听到比如“你”和“里”这样的字词时,很多人觉得这二者之间并无区别,听上去都是一样的。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逐渐表现出来。研究发现,通常在出生后一年左右,婴儿便逐渐丧失了“全能听者”的能力,当听到某一些音位区别时,他们不再能辨别其中的不同了[1]。
二、維持/丢失理论与功能重组理论
语言学家已经注意到此类现象,并尝试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这种逐渐丢失语音特征感知能力的现象的主流理论被称为“维持/丢失理论(Maintenance/Loss)”。这一理论认为,新生儿之所以逐渐失去对音位之间的区别的敏感性,是由于对这些音位的接触太少,缺乏对感知这些区别的锻炼。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持续的接触和锻炼,婴儿才能够维持这种能力。反之,若是婴儿无法充分接触此类音位区别,便会逐渐丢失这一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当然,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婴儿的母语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区别。例如对于英语的使用者而言,当他们在学汉语或是听到汉语对话的时候,他们普遍感觉在区分汉语声调上有很大困难,几个音调在他们的耳朵里听上去感觉“差不多”。因此我们通常能观察到,外国人学习汉语时他们发音的音调听上去“怪怪的”,这正是因为他们自己都还没有能够准确分辨汉语声调之间的差别,也就无法制造出正确的声调了。
Werker、Gilbert、Humphrey和Tees四位语言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2],测试受试者是否能区分印地语中/Ta/-/ta/和/tha/-/dha/两对对照音位的能力。实验将受试者分为三类,分别是6-8个月大的、正在学习英语的婴儿,英语为母语的成人,以及印地语为母语的成人。实验发现,印地语为母语的成人和正在学习英语的婴儿可以成功区分这两对对照组,但英语为母语的成人却不行。这一实验结果便可以佐证维持/丢失理论,即证明了人类识别音位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退。英语为母语的成人无法区分,正是因为缺乏接触、缺乏锻炼。反之,印地语为母语的人因为能够持续接触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所以保留了区分它们的能力,而6-8个月大的婴儿此时对于分辨这些音位差别的敏感性还没有丧失。后续开展的多项实验进一步发现,对非母语语音特征的辨别能力逐渐减弱这一现象主要会在婴儿10到12个月大的时候发生[3]。
然而,语言学家很快发现存在某些用维持/丢失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新的理论被提出,即“功能重组理论(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这一假说认为,婴儿对某些音位特征的感知能力逐渐减弱,是基于语言学习的需要,而非因为缺乏接触和锻炼。功能重组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婴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把与母语相似的语音特征进行重组,只关注能够帮助自己区分词义的那些特征,从而提高语言学习效率[4]。而无法帮助在母语中区别词义的特征,则被语言系统过滤掉,我们区分这些特征的能力也就被抑制了[5]。Stager与Werker二人于1997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他们进行的另一项实验也支持这一结论。该实验考察了一群14个月左右的婴儿区分/bih/-/dih/和/lif/-/neem/两组对照音节的辅音部分的能力,最终发现新生儿仅在开始学习词语的含义时,区分音位特征的能力才开始下降[6]。由此说明,婴儿对某些音位敏感性的退化,是与语言学习过程、特别是词语含义的学习过程息息相关的。
三、維持/丢失理论与功能重组理论对比研究
维持/丢失理论与功能重组理论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维持/丢失理论将婴儿对音位特征感知能力逐渐下降这一现象看作是一个永久的、绝对的、不可逆的过程,而功能重组理论认为这一过程既不是永久的,也不是绝对的。这是两种理论最重要的区别。因此,根据维持/丢失理论,这种对某些音位特征的敏感性一旦开始衰退,便必定会走向完全的消亡,我们也就再也没有任何可能重拾这种能力。而功能重组理论的观点是,虽然此种敏感性衰退了,但是部分人在成年后或许是可以再次表现出这种感知能力的,例如在某些实验条件下,或者是经过大量训练的情况下。
第二,两种理论对于这种感知能力逐渐衰退的原因分析是有所不同的。在维持/丢失理论看来,衰退的最主要原因是锻炼的程度。只有保持一种持续的输入,让婴儿在一岁之前经常能接触这些音位特征的区别,他们才能够维持这种辨别的能力。反之,如果不能持续接触,婴儿便会逐渐地失去对其敏感度,且失去以后再也无法重新获得区分的能力了[7]。因此,维持/丢失理论是非常经验主义的一种观点,认为其与婴儿的大脑发育过程以及听力系统的发育过程有所关联,当人体这些“硬件”发育到一定程度,辨别某些音位的能力便失去了,且再也无法找回。相反的是,功能重组理论更多地将这种衰退与语言习得关联起来,并将衰退的原因归结到更加具体的词语含义学习的需要上面来。当婴儿开始学习词语,若是他们能对所有可能的语音都敏感,但在他们正在学习的母语中有些音位并不能区分词义(例如/s/和/θ/在中文里就不能区分词义),这样的话,反而会阻碍他们去分辨那些包含词义的音位。因此,婴儿需要把这些音位重组分类,在区分词义上有功能的音位,给他们分门别类;在区分词义上没有功能的因为,便把它们和能够区分的音位合并看作同一个。这样,婴儿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每个音位特征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与此同时,那些在母语中与区分词义无关的音位差异自然而然地就给忽略掉了。
第三个不同点在于,功能重组理论可以解释一些维持/丢失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Werker和Tees曾在一项实验中发现,一旦受试者听到的语音听上去不像真实语言当中的词语了,受试者便能够区分其中的音位差异。实验中,语言学家选择了英语为母语的成人参与测试,给他们听的语音材料来自两对语音对照组,一是北美印第安语下属的一种语言(称之为Nthlakampx)中的/k'i/-/q'i/,二是印地语中/Ta/-/ta/。语言学家截取了两组音节中的辅音部分,即/k'/-/q'/和/T/-/t/,并分别让受试者分辨。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两组辅音都不能在英文中区分词义,但受试者仍然能够成功分辨二者。然而,一旦给他们完整的音节并要求他们分辨,他们就又无法分辨了[8]。这一实验表明,成人逐渐丧失对语音感知的敏感度,并非是一个永久、绝对的过程,而这一现象绝不是仅仅用缺乏锻炼就能够解释的。或者说,这个实验结果是功能重组理论的一项有力支撑,因为它阐明了敏感度衰退并非是人体听力系统发育导致辨别能力减弱的“硬件”问题,而仅仅是“软件”问题,是可以寻回的一种能力。
另一个维持/丢失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则体现在Best、McRoberts与Sithole三位语言学家的实验中。他们三人用祖鲁语中的咋舌音(clicks)分别测试了以英语为母语的成人和以祖鲁语为母语的成人。若是根据维持/丢失理论的说法,由于英语中不存在咋舌音,那么以英语为母语的成人应该无法区分咋舌音之间的差别才对。然而有趣的是,与他们预期相反,实验结果发现说英语的成人也能轻松分辨不同的咋舌音。功能重组理论便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因为根据功能重组理论,正是因为咋舌音太过特别,与英语中所有音位都完全不相似,所以受试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区别不同的词[9]。功能重组理论相较于维持/丢失理论来说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能够解释为什么6岁前移民到别国的小孩在学习新的语言时可以做到完全无口音。二者都可佐证功能重组理论的观点,即音位差异敏感度衰退这一现象并非是永久、绝对、不可逆的。
四、结语
维持/丢失理论与功能重组理论都是在婴儿言语感知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理论,根据语言学家们数十年来孜孜不倦的反复实验,我们已经对为什么婴儿对所有音位的感知的能力会逐渐衰退这一现象有了相当的理解。尽管功能重组理论也并非可以被称作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理论,但正因为其能够合理解释维持/丢失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成为当今更被学界承认的一种假说。当然,这也并不代表维持/丢失理论丧失了其重要性。二者都对过往的研究产生过至关重要的指导左右,帮助语言学家们不断探索语言发展的道路。人体的奥秘是无穷的,婴儿言语感知领域仍然尚存许多谜团,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困难、修正理论,方能在关键问题一步步接近语言的真相。
参考文献:
[1]Werker J F. Exploring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cross-language speech perception[J]. Language: an invitation to cognitive science, 1995(1):87-106.
[2]Werker, J. F., Gilbert, J. H., Humphrey, K.,Tees, R. C. Developmental aspects of cross-language speech perception[J]. Child development, 1985,349-355.
[3]Kuhl P K, Stevens E, Hayashi A, Deguchi T, Kiritani S, Iverson P. Infants show a facilitation effect for native language phonetic perception between 6 and 12 months[J]. Developmental science, 2006(2):13-21.
[4]Narayan C R, Werker J F, Beddor P 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coustic salience and language experience in developmental speech perception: Evidence from nasal place discrimination[J]. Developmental science, 2020(3):407-420.
[5]Stager C L, Werker J F. Infants listen for more phonetic detail in speech perception than in word-learning tasks[J]. Nature, 1997(6640):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