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中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策略

2021-10-30武学永魏建军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视角艺术素养中华传统文化

武学永 魏建军

摘  要: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需要教育者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不断挖掘,对传统教育活动资源、内容、形式、评价不断融合创新,形成具有连续性、实践性、拓展性的课程活动体系。该文以传承中国鱼文化特色校外教育项目构建与实施为例,围绕文化内涵与课程构建、实践育人与资源整合、文化视角与评价激励,进行多层面、多形式、多领域的实践过程论述,展现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策略的新思考。

关键词:中国鱼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素养;文化视角;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5-0033-07

作者简介:武学永,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教育辅助中心教育教学主任,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校外特色课程项目构建与实施;魏建军,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教育辅助中心校长,一级教师,主要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教育。

传统文化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其中就包括以鱼为载体的专题文化——中国鱼文化。它包含文艺创作、自然探索、生活实用和哲学玄想等成分,可以作为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追踪研究的文化典型,承载着民族的旨趣和精神。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传承中国鱼文化特色校外教育项目在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实践教育活动中取得较好成效。该项目是突出“实践与传承”育人教育理念,建立以文化内涵为引领,融合性实践课程活动为主体,资源整合为拓展延伸,从文化视角进行评价激励的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特色教育项目。

一、以传统中国鱼文化为载体,感知“鱼”中的艺术

艺术素养是指人在艺术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即一个人在艺术方面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关于思想、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修养,其培养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传统艺术素养教育多是在学科课程、专项活动、环境熏陶、社团活动中进行艺术表现形式的渗透,导致分散性较强,缺乏统一性的文化积淀和统领,而且学生参与过程受到不同文化主题思想的左右,缺少艺术贯通和综合创新。因此,从学生艺术素养长期发展的角度,审视传统中国鱼文化中的艺术元素,挖掘文化内涵,构建特色课程活动项目,寻求突破与统一是十分必要的。

(一)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梳理中国鱼文化教育内涵

“鱼文化”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远古人民的重要食物之一,鱼不仅影响着先民们的饮食生活,而且对中国社会的审美、道德、礼仪、语言等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鱼文化体现在物质成果、礼仪制度和精神活动的诸多方面,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所有领域。

我国古代有关鱼的文献极为丰富,《诗经》《尔雅》《周礼》《本草纲目》等古籍,就有鱼名、渔具、渔法、水产品利用等知识的记载,其中著名的专著有《养鱼经》《渔书》、杨慎的《异鱼图赞》等,这些著作是中国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我国还有大量有关鱼文化的诗歌、雕刻、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

如今,中国各界学者也对鱼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诗歌文化、美术文化等均有不同侧重的研究。如东南大学陶思炎教授的论著《中国鱼文化》,就对鱼的民俗文化做了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历史的、种族的、地理的“动态上”,从功能探究入手,紧紧抓住中国鱼文化功能的始生导向、外衍导向以及内化导向,从而分析了鱼的图腾、繁衍、丰稔的作用;分析了鱼的辟邪消灾作用;分析了鱼作为祭祀与庆祝之物及其游乐与赏玩的功能。此外,他还从系统结构、内涵演化上,分析了鱼文化的原型结构及各种分化,并揭示其变化的原因[1]。而郑鑫也在期刊《南方文物》上,对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鱼的造型、题材、寓意和历史演变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2]。这些文献与研究充分地说明了中国鱼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民俗知识和艺术内涵。

通过专家指导及与同行的交流,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教育辅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梳理出中国鱼文化核心思想与文化艺术教育内涵,并将这些内容划分为六个模块(见表1)。

1.文化象征是指中国鱼文化在鱼图、鱼物、鱼俗等诸多领域中的民族旨趣与精神;

2.具体表现是对文化象征的具体化、生活化内容的提取;

3.文化类别是对不同文化形式的归纳和梳理;

4.文化特色是从古至今,不同民族、地域的鱼文化特色表现形式分类;

5.作用与功能是分析中国鱼文化在育人层面的多重教育意义;

6.继承与发展是指中国鱼文化向传承教育转化的内涵要求,要以目标为核心,把握文化特性,遵循文化育人原则,规范文化内容范围,形成明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对继承什么、如何發展进行清晰地归纳。六个模块相对统一,相互渗透,体现不同角度下对中国鱼文化教育内涵的分类提取。

(二)以培养艺术素养为视角,构建适合学生的“鱼”艺术课程活动体系

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兼顾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广大中小学生有着学校传统课程学习的经历,富有天然亲水、热爱小动物的童真趣味,喜爱色彩斑斓的文创实践。学生自身的这些特点为提取“鱼”中艺术元素、构建课程活动体系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内容与形式要求。

对此,中心以学校学科教育及校外主题实践活动两大形式为基点,充分体现对学生特点的关注,融合中国鱼文化教育内涵模块,构建特色鱼文化课程活动及资源,形成符合学生需求的实践化、拓展化、艺术化校外实践育人教育课程活动体系(见图1)。在具体实施中,将特色课程与活动并轨构建与研发,体现中国鱼文化内涵向艺术素养教育转化的客观可行性,为学生艺术实践提供了必要支撑。

1.系列活动课程是以学科、综合实践类课程两类形式为载体,通过融合鱼文化艺术元素而研发构建的特色鱼文化活动课程,具有连续性、拓展性、易实施的特点。在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中大量融入中国鱼文化艺术元素,生活化构建课程内容。如“五谷创意鱼”课程中学生应用数学图形,进行创意鱼图实践;“鱼儿故事”课程中鉴赏鱼文化诗词歌赋,融入纸工技法制作鱼文化读本,并进行话剧形式创意编排表演。

2.特色教育活动是指具有鱼文化内涵的校外主题教育活动,是对课程活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系列活动课程提供具有综合性、普及性、创新性的群体鱼文化艺术素养教育活动资源。其中,捕鱼节、鱼乐风筝节、鱼文化造景大赛、金鱼锦鲤陶艺创意大赛等活动,均展现出传承鱼文化、进行艺术培养的特色。

二、在传承中国鱼文化特色教育活动中,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①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需要以实践为载体,进而深化项目艺术素养教育实效,在融合实施与跨领域推进策略指导下,通过补充完善艺术实践资源,有效拓展艺术素养实践培养空间。

(一)实践化构建课程内容,突出艺术素养教育

中心在“自主實践、艺术成长”实践育人理念指引下,全面围绕课程活动体系,结合学生年龄特质、课程活动项目文化艺术特点,以实践活动育人为视角,研发传承中国鱼文化艺术实践教材、学材、知识读本、研学手册等实践活动材料150余册。中心还匹配特色课程活动内容,研发实践活动(课程)专题鱼文化艺术实践材料包(学具)资源68套。上述成果突显了对学生动手实践、艺术创造性教育内容的实践化指导与辅助。

项目内容涵盖鱼书法、鱼诗词、鱼音乐、鱼舞蹈、鱼造景、鱼剪纸、鱼布艺、鱼灯、鱼风筝、鱼陶艺等13个门类。在装饰、工具实物艺术方面大量结合中国鱼文化进行内容创设,比如,从古到今的鱼服饰、鱼年画、鱼缸、渔具、鱼饰品等诸多方面进行艺术内容补充,以此丰富各项课程活动中学生鱼文化艺术实践内容。

(二)多领域跨越与融合,彰显艺术育人特色

课程活动实施需要更加灵活的多重组织方式,跨时空、多领域融合性实施方式,让更多学校学生有序参与到各项课程活动之中,从而满足不同时段、学段、校区学生群体的参与需求。

第一,依托北京市“课后330”工程②,深化校内外融合育人。通过中国鱼文化艺术课程活动进校园方式,引导学生感知鱼文化中的艺术元素。每学期末,区级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下发课程活动清单,各中小学校审阅具体要求,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填报新学期课程活动。目前,中心已为地区16所中小学、9300名学生提供连续性的鱼文化艺术实践课程活动。学生创作绘画、陶艺、文学、手工、器具创意等鱼主题实物、成果集萃8000余件,年度入选市区级文化节、艺术节等主题展评活动5000多件。

第二,应用校外假日时段,实施“鱼乐”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根据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假日教育活动的参与需求,通过校内信息发布与组织,以及校外微信公众号活动信息推送,让更多学生在假日走进校外活动场所。以学生鱼文化社团、公益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实施养殖类、展演类、文创类等鱼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如学生渔场认养是在养殖基础上兼顾水草美化与景观创意内容,鱼文化嘉年华是集知识普及和渔具、鱼品艺术创作实践内容的综合性节日活动,鱼品陶艺大赛、鱼悦生活书画展为学生鱼文化社团搭建艺术创意展示交流的资源平台。在丰富的校外鱼文化艺术实践中,学生感知“鱼乐”趣味,传承鱼文化艺术生活志趣。

第三,实施特色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艺术实践育人效果。由校外教师梳理、提取、汇集地域文化艺术场馆资源,对应鱼文化艺术表现形式,采取融合共建、共享实施的方式联手地域文化艺术场馆等机构。开展校内外学生鱼文化艺术研学活动、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等。如北京金鱼养殖场观摩行、鱼文化玻璃玉器生产与加工走访、故宫金鱼文化展参观、北京鱼陶文化艺术创意展参观等10余项特色鱼文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这种多维度、多时空、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实施组织方式,以多类别艺术汇聚的综合艺术素养育人特色模式体现了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社会文化艺术场所“三合一”融合育人实效,呈现出以中国鱼文化为核心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实践活动空间,提升项目育人广度。

(三)资源化建设,扩大艺术实践领域

在传承中国鱼文化育人教育过程中,鱼文化资源是艺术元素提取和实践的基础。注重艺术资源建设是有效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在校外、校内两大主体教育空间基础上,继续拓展地域特色和场地资源,开发“鱼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经过对各级地域资源、渔场资源的有效统筹,成功开发由学生自主管理的“金鱼养殖园”“金鱼市场”“童趣垂钓园”“鱼文化饰品博物馆”,以及具有艺术实践特色的“陶艺鱼文化艺术实践基地”“学生行知实践园——运河文化馆”等多处鱼文化综合艺术教育实践基地,为汇集更加丰富的艺术元素提供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将科技环保与金鱼饲养、育种进行紧密结合,开发水生植物栽培实践教育活动。其中各种水生植物的色彩、外形都将转化为艺术教育元素,配合鱼类养殖和景观鱼缸场景创意设计,使学生在艺术素养培养中充分感受动手劳动、文化传承、实践创新的综合性艺术学习乐趣。

三、从文化视角评价学生传承与创新,培养综合艺术素养

中国鱼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感知与实践。其中,大量学生动手实践过程及成果,需要以适当评价机制作为激励。对此,在各项课程活动原有的传统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基础上,建立从文化视角培养艺术素养的评价激励方式。

(一)“五福”鱼象征内涵与评价要素

以中国鱼文化中的吉祥、幸福、和美、安康为文化基础元素,结合中国传统习俗中“五福”③寓意,融合学生特质和课程活动文化艺术内容,创设争做“五福鱼”的评价方式,包括“聚福鱼”“励志鱼”“优雅鱼”“幸福鱼”“和谐鱼”五类鱼儿形象。各类形象的象征内涵、评价要素如表2。

(二)设立“五福鱼”系列文化奖章,展现评价激励实效

“五福鱼”形象的提出,为学生评价内容向文化传承与艺术素养提升方面转变,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实施方式指导,展现出文化视角评价方式的有效融合与延展。

第一,奖章评价内容:设立“五福鱼”文化奖章为最高评级,下设五类形象奖章,指向不同评价要素内容,对应各类型鱼文化艺术实践课程活动中育人主体目标,设置各文化奖章评价表单。

第二,奖章评选周期:学期制+学年制。分别评选五类分奖章和学年“五福鱼”文化奖章。每类课程活动及单项主题教育活动对标评选分类奖章得主。学年荣获二类(含)以上分奖章学生,参加“五福鱼”文化奖章总评。

第三,奖章评定方式:采取综合性评价,设立两级评审与展示。一方面,学期末各课程活动项目教师组织学生自评推荐,由中心校外机构审核推荐材料,通过后下发到学生所在学校班级进行二次审核与展示,最终确定学期形象奖章得主。另一方面,学年对形象奖章二类及以上荣获者,以艺术实物作品展、艺术素养问卷测评、公众号投票的方式,开展“五福鱼”文化奖章评选。

近三年来,课程活动参与学生5万余人次,涉及全市16区140所中小学,学生艺术作品1.7万余件。通过跟踪调查与回访,“五福鱼”颁章评价方式在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过程中,有效引领学生感知艺术、品味艺术、创造艺术、践行藝术,不断强化艺术素养,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与优秀艺术品格,赢得参与学生、学校、家庭的赞誉与欢迎。这其中,有78%学生在参与课程活动一年后荣获“五福鱼”奖章,被评为校内“三优学生”占奖章获得者74%,评为学年“三好学生”占36%,市区级学生科技、艺术、体育竞赛获奖人数平均提升36%。

从文化视角,创设“五福鱼”颁章评选,体现了对学生在文化传承中艺术素养培养效果的关注与激励,促进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艺术品格与修养。

四、总结与思考

传承中国鱼文化特色教育项目的构建与实施,突出对课程化、实践化、融合化、拓展化教育项目建设的理解,深入结合校内外“融合、共享”共同育人教育要求,是对校外教育“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理念的具体化尝试。项目充分展示了以中国鱼文化教育内涵梳理为核心,通过提取、转化适合学生动手实践、知识拓展、综合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实现了对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各级文化场馆资源的有机统筹和特色化建设。具有生态式艺术教育特色的实践课程活动项目,为校外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思炎.中国鱼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74-134.

[2] 郑鑫.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鱼文化[J].南方文物,2003(02):108-111.

[3] 殷伟,任玟.中国鱼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2-291+318-370.

[4] 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4-133+211-212.

[5] 佚名.中国传统民俗中的“鱼文化”[J].海洋与渔业,2015(07):66.

[6] 朱茹洁.转型中的校外教育建构——以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建设为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文化视角艺术素养中华传统文化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基于文化视角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
从文化视角来看日语接受与表达
历史文化视角下秦皇岛旅游资源的开发
论文化视角在英文小说《蝇王》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