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内蒙草原上

2021-10-30骆昌芹

新青年 2021年8期
关键词:芨芨草内蒙岩画

骆昌芹

当汽车穿过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进入塞外高原,眼前的大草原无边无际,让人完全沉浸在“天苍苍,野茫茫”的境界里。

草原风光 

初夏的早晨,霞光把草原染得一片绯红。草原是那么辽阔,既看不到纵横的沟壑,也看不到内地山区的层层梯田。这里的山是那样的和缓,汽车可以毫不费力地从山脚一直开上山头。我们来到一座山上,向四外眺望,只见到处都是茫茫的草海。

不远处,马群在缓缓游动,和风送来了牧马人高亢的歌声。忽然,我看到了一个骑手,提着长长的套马杆,飞快地追赶着一匹离群的棕马,就像一团火撵着另一团火,滚到了天边,熔进了燃烧着的旭日之中。

汽车在草原上疾驶着。这里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早晨还觉得有些寒意,到了中午就变得暑气逼人,天空没有一点儿云彩,太阳烘烤着大地,使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导游告诉我,内蒙地区的温差如此之大,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一是因为内蒙草原深居内陆,东南方向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所以气侯干燥,特别是春天和初夏,这里几乎没有阴云天气,太阳光毫无阻挡地照射到地面上。二是因为缺水,广阔的地面散热很快,所以有太阳时,近地面的空气便被迅速加热,而没有太阳时,又因地面散热迅速,温度便很快下降,造成了一天之中温度明显变化。

说话间,汽车驶近一条河谷。只见河上雾气腾腾,犹如一片轻纱在缓缓飘动。河畔,散落着一顶顶蒙古包,远远望去,在阳光下闪着白光,把绿色的原野点缀得十分美丽。

白云鄂博

来到白云鄂博矿区的第二天上午,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到东矿参观。这里的工人告诉我们,这是有名的1852米大沟。1852米是海拔标高,矿上一般都用它来命名工作平台。我站在高处放眼四望,矿坑的工作面上凿岩机、潜孔机、大电铲、吊车等很有条理地排列着,机声隆隆地轰鸣着。一辆又一辆载重卡车满载着黝黑的矿石,在穿梭般地奔跑。

我们随着导游走入了矿台,他捡起了一块矿石,放在我的手中,感觉沉甸甸的,阳光照耀下反射出金属的光芒,里面还夹着一些微红的东西。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座矿除了含有丰富的铁之外,还含有二十多种稀有金属,其中一些重要的金属,储藏量是国外同类金属全部储量的五倍左右。导游还告诉我们,这个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新类型矿床,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听了导游的这些介绍,我不禁好奇地问道:“这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大矿呢?”

“噢!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也没有最后把它弄清。”他手指着矿台,“但很多人认为,这与地球形成时原始物质不均匀分布有关。后来,经过多次复杂的地质变化,才形成今天这个得天独厚的矿床。近年来,这里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矿物学家们发现了四种新矿物:包头矿、黄河矿、钡铁钛石和氟碳铈钡矿,在世界矿物学研究领域中,为我国赢得了荣誉;冶金学家们还研究出了提取某些稀土金属的方法,使我国在稀土金属的冶炼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白云鄂博矿区

傍晚,凭窗远眺,只见山上灯火辉煌,犹如天上的繁星移入人间。

狼山岩画

几天以后,我们又驱车向西南行进,穿过阴山,进入了河套地区。这里被人们称誉为塞外江南,到处沟渠纵横,畦田片片。近日来看惯了草原的荒芜景象,到了这里使人觉得耳目一新,疑是回到了江南水乡。

杭锦后旗西北的狼山之中有一条千回百转的山沟,叫做炭窑沟。沟的南口,便是炭窑口。我们步行进入沟中,只见沟的两畔怪石嶙峋,一道由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横亘东西,宛如一条条残破的城垣矗立着,向南的一面是一片片平整的石壁。就在这些石壁上,磨刻着一组组的岩画,因为背风,大多保存良好。

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一组岩画,位子半山腰上,画面上有人和动物的形象,他们全都向着右面行进。由于画面宏大,图形众多,目睹此画,使人有浩浩荡荡移动的感觉。

我們沿沟继续西行,又看到另一幅岩画。这幅画面因刻磨得很深,图案比较清晰,只是下部因风的吹蚀而稍有一些模糊。这幅画表现的是马、猎人、山羊的形象,画上还有一种奇怪的双头山羊。导游说这可能是古人幻想的神物。

导游告诉我们,这些画是二千多年前古代草原游牧人民社会面貌的再现,是一份史籍中没有记载的珍贵资料,从中看到了当年草原人民的艺术才能,看到了古时侯的草原风光、动物群落。导游还说,除了这些以外,内蒙地区已被发现的岩画还有好几处,是国内外岩画中的珍品。

芨芨滩行

离开了炭窑口,我们乘车沿黄河南行。在渡口,渡过了奔腾的黄河,向东奔驰途中,地势又逐渐升高,极目望去,只见沙丘起伏,或高或低就像大海中的波涛起伏跌宕。狂风一过,黄沙弥漫,遮天蔽日,这里就是鄂尔多斯高原的库布齐沙漠。

鄂尔多斯高原上,不仅有闻名的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也有水草丰美的草滩和川流不息的河流。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那到处分布着的芨芨滩,滩里密密麻麻长着参差不齐的芨芨草,有的高可没人,一篷一篷地甚至可连成一片芨芨林,人马走入林里,若隐若现,好像是飘浮在绿色海涛中的一叶轻舟。正当我在欣赏这草原风光时,突然,四五只野兔子从身边窜了过去。“兔子!兔子!”有人高兴地喊了起来。导游不禁笑了起来。他告诉我们,芨芨滩不仅是放牧的好场所,而且是狩猎的好地方,各种野生的草原动物经常在此出没嬉戏,除了兔子,常见的还有黄羊、狼、狐狸以及令人头痛的野鼠。

导游还告诉我们,芨芨草全身都是宝。它的叶既是牲畜喜食的饲料,又是造纸和人造丝的原料,还可用来编织筐篓、草席和工艺品。它的根可用来制作精致的刷子和扫帚,芨芨草的根部有蘑菇状的寄生物,当地人们叫它“马屁泡”,里面是一种灰色的细面,用来治刀伤、枪伤有奇效。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夏天不怕炎热、干旱,春秋不怕风沙吹打,隆冬能抗风暴冰雪,还有抗盐碱和固沙的作用。

听了这些介绍,我对这貌不惊人的芨芨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采集了一大捆,准备带回去给大家看。

在内蒙,我们在蒙古包中作客,品尝芳香四溢的马奶酒,观看牧民们的歌舞。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端,还浏览了一千多年前曾盛极一时而今已淹没在流沙之中的“赫连夏”王朝的古都——统万城。那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久久留在我的记忆里。

猜你喜欢

芨芨草内蒙岩画
China builds digital image database for 72 petroglyphs
10种除草剂及组合对芨芨草的防效评价
内蒙某低品位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内蒙高岭石烧结性能与应用试验
内蒙占地区辽代城址研究综述
双联牵手内蒙农场 多元化版图再扩张
孜孜荣岩画
岩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