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定阳:“禾下乘凉”梦,后继有人

2021-10-30陈皓

新青年 2021年8期
关键词:袁隆平杂交高产

陈皓

袁定陽和父亲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国士无双,巨星陨落,人们缅怀袁老的丰功伟绩,也将目光投向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谁能传承袁老的遗志,担起“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继续前进?

袁老的小儿子、现任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袁定阳勇敢地承担起这个重任,他将继承父亲的衣钵,和众多杂交水稻科研者一起继续努力前行。

跟随父亲,跳入“农门”种稻

袁定阳1970年3月出生于湖南,冥冥之中,他与杂交水稻结下不解之缘。

小时候,袁定阳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着父亲下田,稻田里不仅有好玩的青蛙、泥鳅、螃蟹等,还能看到稻种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像变戏法似的,发芽、长高、扬花、结穗,成为盛在碗里的大白米饭,神奇而有趣。每每在父亲指导下,从一片稻田里,找到父亲需要的样本,得到父亲的肯定,袁定阳感到十分自豪。在他眼里,父亲是个会变魔术的英雄,自己长大后也要成为父亲那样的魔术师。

袁定阳20岁时参加高考,考试一结束,就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跟着父亲走进稻田。那年气候异常,父亲辛辛苦苦种的种粮田大面积绝收,两系杂交稻育种研究下马,父亲的事业跌到谷底。袁定阳看着憔悴的父亲心疼不已,想安慰几句,又不知道如何开口。父亲明白儿子的心意,语重心长地说:“干我这一行的,失败是常有的事。搞一百次试验,如果能成功一两次,就算是相当幸运的了。有的人,在科研道路上探索一辈子,仍然没有成功。如果你选择走科研这条路,就得有不怕失败的心理准备啊。”袁定阳一直把父亲当作学习的榜样,听到父亲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信心,填报了心仪的广西农学院农学专业,跟随父亲跳入“农门”,决心把杂交水稻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父亲看到事业后继有人,很是欣慰。

大学期间,袁定阳学习成绩优秀,担任了学校科研小组的组长。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实验任务,他还利用课后时间自学农业知识,带领科研小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实验,对水稻培型有自己的见解。他对农业科学充满热情,不分昼夜地在实验田里钻研,常常顾不上吃饭,同学们很佩服他。有个同学开玩笑说:“你姓袁,对水稻又如此着迷,不会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亲戚吧?”他腼腆地笑笑。

袁定阳毕业后,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负责各类水稻研制培育实验。随着工作的深入,袁定阳有了自己跟进的课题,感觉到知识储备的不足,迫切希望学到更多国际上的先进知识。

袁定阳一边搞科研,一边报考研究生。工作2年后,考取了湖南农业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他接触到最先进的共转化研究方法,开始研究基因水稻。2001年,袁定阳考取香港中文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为“东方魔稻”走得更远而不懈努力,人们称他为“杂交水稻之子”。

杂交水稻,再添“神雕侠侣”

1997年7月的一天,袁定阳发现实验田里多了一位女生的身影,他以为是新来的实习生,没有太在意。

一次晚饭后,袁定阳和父亲聊起工作进展的情况,父亲告诉他,单位新来的女同事叫段美娟,比他小4岁,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是个好苗子。

父亲告诉袁定阳,自己小瞧了这个姑娘。他曾跟段美娟强调说,水稻育种研究是个苦差事,需要长年累月在室外工作,不仅苦累,而且日晒雨淋,晒得黝黑黝黑的,不适合女孩子。可人家是有备而来,表明自己不怕苦累,还针对杂交水稻研究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父亲见段美娟态度诚恳,而且履历资质优秀,心里有所松动,最后双方签订了一份“五年稻田野外实践”的协议。

袁定阳的妻子段美娟在田间工作

段美娟进步很快,不久加入到袁定阳的科研团队,开展对水稻关键光合功能因子的研究。袁定阳性格腼腆,平时话不多,可他跟段美娟在一起时有说有笑。两人共同努力,培育出无筛选标记的转PEPC及PPDK基因水稻恢复系统合体,提高了水稻基因相关方面的研究水平。相似的经历、共同的事业让两颗年轻的心相互碰撞,迸发出绚丽的爱情火花,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为杂交水稻界的“神雕侠侣”。

袁定阳和段美娟的美好爱情结出果实,他们有2个可爱的女儿,爷爷袁隆平给她们取名袁有清和袁有明,分别代表着雨水和阳光,有了雨露阳光,杂交水稻才有希望。

“禾下乘凉”之梦,后继有人   

袁定阳与段美娟的心贴得更紧,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劲头比以前更足。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两人在田里进行杂交水稻调查的身影。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办公室或者家里,都成为他们的科研现场。

当时,第一代杂交水稻研究已经有了进展,但是个体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从基因研究的角度,给出严谨的调查结果。袁定阳夫妇决定挑起这副担子,填补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空白。

袁定阳先后参与多个科研重大课题,主持了863计划重大项目,“水稻智能不育系的创制与应用”的子课题项目“第一代水稻智能不育系的生物安全评估与育种应用”,带领研究团队成功选育了一系列两系和三系杂交稻新不育系。他将两系和三系的新育种成功培养成为适合各地区环境的新组合,成果应用到实践,不仅高产,而且在抗虫、防寒上表现优异,全面推广后,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袁定阳和妻子共同参与了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高产转基因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课题。他们在袁老的带领下开展研究,寻找能够提高水稻二氧化碳同化效率的关键基因。夫妻俩最拿手的领域是光效育种,在植物光呼吸系统中取得进展,通过人工干预,加强水稻光呼吸,提升水稻二氧化碳同化率,促进水稻增产。

经过二十多年的历练,袁定阳如今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员,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的妻子段美娟也是杂交水稻专家,研究的领域是植物基因工程和水稻遗传育种,先后主持了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项目。她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水稻新品种选育。她用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水稻进行抗虫转基因新品种的培育,取得水稻抗虫新进步,为袁定阳在两系和三系新育种培育研究提供了大量帮助。2021年初,段美娟从行政职位上退下来,有了更多的时间研究杂交水稻。4月份,袁定阳夫妇新出了关于水稻遗传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先生带着未竟的梦想离去,一家人悲痛万分。但袁定阳夫妇很快振作起来,因为季节不等人,他们接过“接力棒”,朝着袁隆平先生制定的“高产、更高产、超高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猜你喜欢

袁隆平杂交高产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