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信 方能远行
2021-10-30王钟岳
王钟岳
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我深切感受到,“铭记是最好的缅怀,奋斗是最深的告慰”。此刻,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从1840年到今天,家国情怀、大我境界,始终激励着人们不懈奋斗、勇毅前行。
家国情怀,映照着奋斗者的赤子之心,彰显着奋斗者的顽强意志,体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神。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
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根植于精神的沃土。1919年7月,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指出,“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补救和改造的根本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他号召广大民众:“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精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繁盛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这样形容:“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这是历史的激荡,更是精神的力量。
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沉淀于艰辛的付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解放是李大钊建党思想的核心内容。在《狱中自述》中,他自豪地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在他牺牲后,人们发现他家里的物品只值一元钱,“一贫如洗,棺椁衣衾,皆为友助”,当时的情形令人垂泪。
收获总是与耕耘相伴,勝利总是与拼搏同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接力奋斗、艰苦奋斗、顽强奋斗、共同奋斗的精神基石,感召着中华儿女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实现了“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北斗”组网等。烈日下,袁隆平一次次潜心试验,以汗水浇灌杂交水稻;风雨中,南仁东一趟趟勘探重峦洼地,为“中国天眼”殚精竭虑;病房里,林俊德头冒虚汗,在生命的最后时间整理出宝贵的科研资料……无数先锋楷模用热血与忠诚诠释家国情怀,启示后来者用坚韧和行动守卫我们的国、守护我们的家。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不断创造新精彩,续写新荣光。
指导老师点评:文章开头由纪念碑上的碑文生发感触,提出“家国情怀、大我境界始终激励着人们不懈奋斗、勇毅前行”的观点。主体部分分为两层:第一层,以毛泽东和李大钊为例,用并列式结构论证了家国情怀的两大内涵即“精神的沃土”和“艰辛的付出”,这是回顾历史。第二层,通过刻画新时代奋斗者的群像,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的赓续奋斗。结尾以鲁迅名言引出期待,有力地收束全文。
(责编 /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