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展示方式探析
2021-10-30许晴陈亚孟
许晴 陈亚孟
摘 要:一座城市的形象集中体现于独有的地域文化中,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浓厚的历史韵味和珍贵的文化价值成为城市文化的象征。虽然非物质遗产展览逐渐成为潮流趋势,但是由于缺少科学的展示方式、先进的技术支持、新颖的设计理念加上宣传力度薄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受到限制。以此类问题为基础,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展示方式充分体现博物馆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式;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2001年,我国昆曲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国人重视。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即“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这一举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浪潮推向高峰,科学完善的保护系统以及教育推广政策开始建立。其定义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两个词具有特别的意义。“传统文化”一词点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的源头。人的生产活动方式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演变的载体为个体或者团体,此过程会将历史印记、地域文化融入其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例如我们提到苏绣便想到小桥流水的江南,提到京剧便能想到余音绕梁的京味文化。“表现形式”则是被动的感知和活态化的文化生产,其服务对象是人,发起者也是人,以人的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下去,使其物质再生,精神再生。
我们可以将至今已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类,如表1。根据这五个分类,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示方式的归类,如表2。
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可能有多种展示方式,可以通过营造现场氛围,全方位、多维度活态化地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深层次的内涵和精神。客观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展览目前还处于探索的状态,需要长期思考如何利用博物馆的陈列语言形式和文化资源,展现和传播地域文化特色,提升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展示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屬性决定了其展览和传播的三个需求:生动完整性、互动体验性、人性化。这三个需求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区别于传统方式。
首先是展示时的生动完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动态或是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如戏曲、舞蹈、民俗活动、民间技艺等,静态的物质展示体现不出其特性,同时也降低了观众的期待值。只有结合活态化的表演方式和传承人的参与,呈现出一定规模的物质成果和展示效果,才能激发观众探寻其深层次文化意义的兴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表演需要特有的展示氛围、舞台空间,这就必须结合历史背景、生活场景、布景道具、新媒体技术等,让观众全方位、多元化地感受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例如昆曲,其分为南昆和北昆,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韵白京白为主,对于这一特征可以采用胶片机的形式播放音频进行对比。而昆曲的肢体动作、曲牌体和生旦净末丑人物角色等,可以用游戏让游客进行记忆和区别。对于昆曲中的道具可以进行昆曲乐器和人物模型展示,采用故事叙述的方式进行图文展示。除此以外,可在博物馆内搭建戏台,配以茶馆的形式进行综合表演,设置大师工坊区域进行昆曲教学,茶馆和大师工坊可借鉴南京博物院非遗馆的展示和运营模式。
其次是互动体验性。如何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观众的距离是展览时思考的重点,其不仅要注重展览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更要关注观众体验的趣味性。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看,通过阅读能记住的内容为10%,而通过自己语言交流和实际行动结合能够记住90%的内容,动用感官越多,给人的印象就越深刻。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需要从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味觉上让游客多角度地体验,并结合相应的道具、具有引导性的标志提高游客的积极性。例如场景还原、多媒体影像、互动装置等,营造空间氛围,给游客创造联想空间,以达到展示的目的。除此以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后的衍生活动也是展示方式的一部分,例如“非遗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等。
工艺技术类往往是互动体验性最高的一种非物质遗产项目。比如南京云锦,我们可根据其制作工序进行布展。纹样设计、挑花结本、原材料准备等前三个步骤,可以通过图文、模型、实物以及多媒体视频播放进行展示,可邀请观众设计纹样,将设计画稿进行展示或者播放画稿视频,配合传承人的讲解,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云锦的制作流程。第三步中蚕丝的炼制染色可以进行游客体验。第四步造机和第五步织造可将大花楼织机等机器放置到现场进行实物展示,而织造时的配色可利用触屏游戏、视频播放、传承人现场演示等形式展示。除此以外,以云锦实物、文创产品、教学工坊进行现场体验,从各种感官效果上加强游客的印象,使其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价值。
最后是满足观众人性化的需求。提高游客参观的趣味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神,就需考虑传承人和游客的人性化设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观众作为主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孕育它的地方文化,如若地方文化差异较小,则会让观众产生千篇一律的印象。这就需要人性化设计将地方文化区分开或者是系列化,从观众的情感体验出发,复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文化场景风貌,以此引起游客的关注,从被动欣赏转为主动参与。这种场景设计是展览内容和观众的相互对话,因此场景空间的亲和性是必要的,让观众在脑海里想象出真实且丰富的文化场景。
三、数字化时代下展示方式的变革
(一)新型技术推动展示方式的变化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也产生了新的改变。数字技术环境下,参观者、博物馆、展品三者之间有了更好的联系和融合。参观者方面,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参观体验感和满足感得到质的提升,提高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公众可以通过新的通信和社交媒体工具进一步获取博物馆的信息;VR突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为参观者提供传统博物馆无法实现的虚拟体验,而AR将博物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中的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相结合,充分渲染历史文化氛围。
博物馆方面,展示方式的多样化和人性化增加博物馆的曝光量,从而传播地方文化。幻灯片、动画、音视频结合的数字叙事方式在数字博物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也可通过相应的AI机器人协助满足,提高用户体验;趣味性和互动性极佳的人机交互方式也逐渐成为数字博物馆展示的研究趋势。
展品方面,多元化的交互展示将全方位地表现展品的独特性和珍贵价值。新的展品交互方式由先进的界面提供;投影设备不仅是展品展示的媒介,也可用于导航或是信息辅助等;常用的电子移动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频繁出现。
(二)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面临挑战
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需要满足三个需求:首先在真实准确且全面展示内容的情况下,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做到对症下药,采用不同的展示形式;其次是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的一面,体现其无形的内涵价值和精神;最后是观众的体验,通过合适的物化形式与观众形成连接桥梁,达到展示与传播的目的。
1.新型技术是否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精神
展示载体与展示形式的改变可能导致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异。真实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档与保护的关键所在,数字化“再现和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展示过程、存在环境违背了这一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展览时必须思考新型技术的干预是否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精神和风格。因此,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必须确保能够严谨准确地讲述历史。
2.公众难以参与数字资源库的建立
目前,各国官方及时抢救并统计梳理大量濒临消失的民间文化遗产,并将名录公开,方便公众自由检索和浏览。这些文化遗产的信息都由相关专业人士记录和整理,公众难以介入,所以缺少基层人群的文化形态与知识细节。特别是一些独特技艺和习俗都为传承人口耳相授,并未广为传播,因此难以被相关机构和人士发现,进而不会被数字资源库记载。
3.数字资源的保存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新型技术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创建和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但是对于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仍有许多问题。技术环境、媒体故障、技术变化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变动,容易使数字资源面临危险。技术过时和媒体退化是主要原因。技术方法的更新促使软硬件换代迅速,时效性和实用性过低,导致新旧格式互不兼容。而媒体对于存储介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迁移和仿真操作不当便会丢失数据,同时需要不断迁移维护和自行开发相关中转性质的软件,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总的来看,目前没有支持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并且适用所有情况的解决方案。
四、結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性博物馆中展览时应该注意其不只是展品陈列,更是以人为核心的体验过程,不仅要注重观众、博物馆、藏品之间的交流,更要注重静态和动态化以及新型技术的支持。应运用博物馆特有的陈列语言,创造活态化的交流空间,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文化延续和文化认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和特殊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倪晓春,张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7(2):53-57.
[2]杨敏.当代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刍议[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4.
[3]牛慕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4]魏敏.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展览:基于观众研究的分析与探索[J].东南文化,2013(6):94-101.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