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别山上雄鹰飞

2021-10-30赵东云

文史春秋 2021年9期
关键词:手枪新四军红军

赵东云

巍巍大别山,峰峦如柱,矗立天际。革命战争年代,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英雄俊杰。“大别山赤子”詹化雨将军,从这里投身革命、参加红军,他用坚定的意志书写了革命的传奇人生……

意志坚定跟红军

1911年12月18日,詹化雨出生于六安县西乡古碑冲詹家湾(今属金寨县)一户贫寒农家,父母给他取名詹化雨。尽管家境困窘,但父母对这个独子爱抚有加,凭借家族公祠的资助,詹化雨9岁时,父母将其送入私塾学习。屋漏偏逢连阴雨,因父亲重病失去劳动能力,仅读书两年的詹化雨不得不辍学,挑起生活的重担。自11岁起,詹化雨便先后给地主、作坊主家放牛、当雇工。小小年纪的他感受到生活的艰辛,社会的种种不公,他多么希望有一种力量能够推翻黑暗的社会,解救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

1927年11月至1929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别山地区连续爆发黄麻、商南、六霍三大起义,规模巨大的革命风暴席卷大别山的城镇乡村,也极大震撼了包括詹化雨家乡在内的皖西地区。1929年夏,詹化雨在家乡先后参加了少先队、赤卫军。不久,各地苏维埃政府纷纷建立,詹家湾还实行了土地分配,詹化雨被推选为村苏维埃主席(后改为贫农团主席)。1930年11月,詹化雨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3月,组织调詹化雨到设于金家寨的皖西少共特委会工作。詹化雨离开了熟悉的家乡,从此踏上风雨如骤的革命道路。

火热的革命生活使詹化雨激情澎湃,他仿佛理解了人生奋斗的美好憧憬和巨大意义。到了金家寨,詹化雨先在特委会做炊事员,后到省委党训班学习,他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就在这时,他遭受到人生的一次重大打击。1934年4月,詹化雨完成扩军任务返回党训班后,因受到牵连被打成“第三党”。当时鄂豫皖边区“肃反”十分严重,詹化雨被开除党籍,上级要他回家生产,因他坚决不同意而被送到“苦工队”劳动。他信念很坚定,既然选择投身革命,就不能离开红军,不能离开革命队伍。

游击战场逞英豪

1934年11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十五军撤离大别山,北上抗日,中共鄂豫皖省委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詹化雨在红二十八军手枪团先当战士、班长,后任排长、分队长、队长。1935年2月初,红二十八军在太湖县凉亭坳正式组建,全军下辖红八十二师、手枪团、特务营。当时对敌斗争形势极为严峻,敌人调动14个团的兵力分路合击,三面袭来,企图一举全歼红军。红二十八军一路转战,屡次与强敌遭遇,在黄泥塝激战中,红八十二师师长罗成云壮烈牺牲。在这生死关头,詹化雨向军首长提出翻越白马尖以摆脱敌人的建议。詹化雨记忆力很强,他随部队行军时,注意观察途经的山川、地形,熟稔于胸,在红军中素有“向导”之称。果然,按照詹化雨的提议,红二十八军经金竹坪,冒着漫天大雪,翻越高耸入云的皖西第一高峰——白马尖,终于甩掉追敌,脱离险境。

1935年2月中旬,红二十八军智取潜山县官庄附近的王庄,擒杀余谊密,詹化雨参加了这次行动。余谊密代理过国民党安徽省省长,时任省财政厅长,曾花费巨资组织民团,屠杀大批红军、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当时他正由省城安庆回王庄老家过年,由其儿子带着一批警卫保护。红军得到情报后的次日上午,红二十八军手枪团团长余雄带着4名战士化装成国军军官,以春节拜年为名来到余家。控制住余谊密后,余雄发出信号,詹化雨等埋伏在附近的红军将士迅速冲进余家大院,擒杀余谊密等人,王庄奇袭的胜利极大震慑了敌人。

4月20日,红二十八军遭敌追击,决定在桃岭(今金寨境内)设伏打击敌人。桃岭山高岭峻、植被茂密,贯通山间的小道蜿蜒难行。军首长令特务营正面阻敌、守住山口,令红二四四团主力和手枪团埋伏于山口前方两侧高地。很快,敌第三十二师九十五旅第一九〇团的3个营先后推进到峡谷中。战斗打响后,枪弹齐发,红二四四团特务营英勇打击轮番冲杀上来的敌军。不多时,埋伏于敌侧后的红军主力、手枪团奋勇杀出,激战中,红军将士冲入敌群,展开白刃格斗。一时间,枪弹声、喊杀声、军号声、哀号声、搏击声响彻山谷。最终,英勇的红军歼敌两个营,击溃一个营,缴获大批枪支弹药。战斗中红军也付出了代价,红二四四团团长徐贤才不幸牺牲。桃岭战斗的胜利,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宣告了蒋介石3个月“清剿”皖西红军的计划彻底破产。

狭路逢敌凭智取

经过桃岭、三里坪等战斗的历练,红二十八军愈战愈勇,影响力越来越大,引起了敌人的重视。詹化雨所在的手枪团堪称红二十八军的“特种部队”,屡次担负特殊使命或重要任务。1935年5月下旬,敌独五旅一路追击红二十八军至棺材沟。棺材沟只是一个百来户人家的小镇,但三面环山,两侧悬崖犹如刀劈斧削,一条道路从小镇绵延至山谷,地形险要。

6月1日上午8时许,敌独五旅偷偷进至山谷谷底,搭人梯,攀悬崖,企图偷袭红军。隐蔽于半山腰的手枪团战士和红二四四团主力,屏住呼吸,待敌接近。当敌人攀爬到距埋伏点仅20米左右时,随着红军指挥员一声令下,步枪、机枪同时向敌猛烈开火,手榴弹也扔向敌人。攀爬在悬崖峭壁上的敌人遭此突袭,根本无力还击,又无处藏身,伤亡惨重。下午3时,退缩的敌人整军再战,在督战队的威逼下,又组织两个团的残兵,向红军阵地猛冲。关键时刻,红二十八军第八十二师政委方永乐身先士卒,带领红军杀向敌军。詹化雨和手枪团战友也英勇地杀向敌群,展开白刃格斗,终于将敌军击溃。

敌独五旅虽遭重大打击,但不甘心失败,仍然紧跟在红二十八军后面追击。6月14日,红二四四师手枪团第一分队担负全军掩护任务,在河南光山县境内的赛山寨全歼敌独五旅尖兵排;几天后,在段水山一帶第三次伏击独五旅,歼敌200多名,缴获一批枪支弹药,毙伤敌多名。敌独五旅三战三败,损失惨重,再也没有原来的狂傲气焰。

鉴于红军一时间难以被“剿灭”,敌人搜罗了一批“精兵强将”,组建别动队,专门对付红军手枪团。别动队经过专门的训练,每人配置长、短枪,还有新式自动步枪,直属敌三十二师师部指挥。别动队四处游走,行踪诡秘。红军手枪团的战士了解情况后,非常兴奋,很想与敌别动队碰碰面,缴获他们的新式武器装备自己。机会终于来了:1935年7月的一天,手枪团在太湖冶溪河“巧遇”别动队。

7月中旬,手枪团翻越潜山境内的万山,来到太湖县的冶溪河附近,詹化雨和团长余雄在山顶观察时,发现冶溪河小街上有敌人驻军活动,向北通过封锁线已不可能,于是,手枪团伪装成敌九十六旅的“追剿队”,改道向山南转移。刚走了1000米,他们就俘虏了敌军两名哨兵,从哨兵口中获悉,山下驻着别动队100多人。没想到会在这里与别动队“会面”,手枪团战士个个摩拳擦掌。

詹化雨与余雄商议后,决定智取别动队。詹化雨带着几名战士走在前面,余雄带着手枪团大队跟在后面。詹化雨一行人以“九十六旅追剿队”的名义,混过了两道岗哨,当疑惑中的别动队队长赶来见“追剿队长官”时,余雄一声令下:“动手!”詹化雨和战士们迅速将枪口对准敌人。“举起手来,不许动!”别动队成员一个个措手不及,惊愕不已,乖乖地缴械投降。

这次智取行动,兵不血刃,俘敌别动队130多人,缴获长、短枪80多支,机枪两挺,手枪团的装备大为改善。敌人精心配置的别动队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红军拿下了,真是大快人心。

抗日烽火见忠贞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面对民族危机,中共与国民党当局谈判,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战斗在鄂豫皖边区的红军、游击队前往鄂东七里坪集中,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

詹化雨在1937年2月的一次战斗中腿部重伤,经过大半年疗养,才稍稍康复。10月,詹化雨赶到七里坪部队,被送往训练班学习,伤好之后,先到后方医院担任政委,不久调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手枪团团长。詹化雨十分珍惜每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训练班除了学习、听各类报告,还阅读《论持久战》《论新阶段》《大众哲学》《游击战术》等书籍,理论素养和政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1938年3月,新四军第四支队誓师东进,由鄂东七里坪出发,经商城、金寨、霍山,进抵皖中的舒城、庐江、无为、巢湖等抗日前线。詹化雨所率领的手枪团,除担负保卫支队司政机关的任务,也参加一些战斗,有时还承担特殊任务。

5月,手枪团随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部先后移驻舒城乌沙、东西港冲。期间,中共中央和中共长江局派董必武到舒城视察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四支队驻地,董必武召集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分析全国的抗战形势,协调第四支队与新四军军部的关系。詹化雨和手枪团政委汪少川邀请董必武为手枪团全体指战员作形势报告。董必武介绍了西安事变以来的国内外形势,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分析中日战争的时代特点和抗战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报告,对全体指战员教育很大。

10月下旬,国民政府任命民主人士胡竺冰、翟宗文为新任无为、庐江县长,但两县原任县长拒绝交接。应胡竺冰、翟宗文经省府发来的请求支援电文,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部决定由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率七团、手枪团、特务营前往解决。10月23日,詹化雨率手枪团、特务营攻打无为襄安镇,全歼保安大队等反动武装600多人,活捉敌警备司令。接着,手枪团、特务营会同第七团奔赴庐江,经10小时激战,攻克庐江县城。无为、庐江讨伐战,共歼灭反动武装2800多人,缴枪1600多支,成功护送胡竺冰、翟宗文两位新县长到任履职,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

1939年春,詹化雨调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团长。第九团是一支英雄部队,新四军东进首战——蒋家河口之战,就是第九团打的。当时,对于东进抗日和坚持皖中根据地,新四军第四支队领导人与军部有意见分歧。5月,新四军军长叶挺渡江巡视江北部队,在庐江东汤池、舒城西港冲,多次召开会议,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分析抗战形势,动员四支队向皖东挺进。詹化雨严格遵照军部电令,率九团赶至肥东青龙厂。后江北新四军部队整编为第四、第五支队,第九团开到津浦路西,积极投身皖东(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1939年12月,日伪军从南京、蚌埠、明光等地调集2000多兵力,到皖东周家岗一带“扫荡”。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徐海东根据江北指挥部的指示,召集詹化雨、秦贤安等开会,会议决定:第七团从周家岗西面、北面出击,第九团沿三合集、复兴集一线出击,在运动中伏击敌军,力争歼其一部。

战斗打响后,第七团首先接敌开火,敌人东逃西窜。詹化雨指挥第九团战士,在复兴集、大马厂侧击敌人,敌军溃逃,第九团一路跟踪追击,从大马厂追到大墅街,直追到古河镇的独山。日伪军狼狈败逃,第九团乘胜收复古河。

周家岗之战,击毙日伪军160多名,缴获一批武器、弹药,振奋了皖东军民的抗战信心。

重大战役立功勋

解放战争期间,詹化雨先后担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第二十五军副军长、军政委等职,参加或直接指挥鲁南、莱芜、临朐、兖州、淮海、渡江以及解放上海等战役,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夏,为切断津浦线中段,孤立济南之敌,人民解放军决定攻克兖州,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的詹化雨率部参战。兖州为沟通南北的战略要地,城郭坚固,城西开阔,东依泗河,工事较多,防御体系严密,驻有国民党军11个团2.8万人,可谓易守难攻。

7月初,我军虽对兖州形成合围,但敌军防御体系没有被打乱,加之敌军炮火猛烈,号称“天下第一碉”的兴隆塔俯视四周,便于敌指挥火力。詹化雨令山东兵团炮兵团赶至城西10千米的店子集结,亲率炮兵团连级以上指挥员,对城西一带地形及敌军火力部署进行侦察。根据纵队给炮兵團和各师下达的任务,詹化雨和炮兵团同志经认真研究后,制定了作战方案,对炮兵团火力组织、射击部署、射击方法等均作出周密安排。7月12日下午5时,总攻开始,詹化雨立即向炮兵团下达命令。炮兵团的3个火力队依照计划发射炮弹,第二火力队连续几炮,命中兴隆塔,敌军失去观察和指挥点。6时半,老西门城墙缺口打开,炮火继续延伸轰击半小时后,各步兵突击队奋勇出击,一举登城。战斗至13日黄昏,敌军被全歼,詹化雨才下令炮兵撤出阵地。兖州战役,詹化雨指挥的炮兵团对战役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11月,詹化雨所在的华野七纵奉命参加淮海战役。根据粟裕的指令,11月7日,七纵第二十一师攻克万年闸,不仅保障了主力兵团的顺利推进,更促使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地下党员)率部2万多临战起义,为我军直插陇海路,切断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接着,七纵对赶来增援黄百韬的邱清泉、李弥兵团迎头痛击,攻击碾庄。完成阻敌任务后,七纵3万兵马绕道徐州西南,抵达双堆集。12月13日,七纵和兄弟部队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七纵第二十师在大王庄激战中毙伤俘敌3000多人;七纵第二十一师“啃掉了突出在南线阵地的尖古堆,彻底敲响了黄维兵团的丧钟”。

1949年春,第七纵队改为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五军,詹化雨任副军长。三野令二十五军等4个军组成渡江战役第一梯队。部队进驻江北无为一带后,詹化雨主抓军队训练,熟悉水战。水上练兵期间,詹化雨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战士的训练情况;召集干部会议,研究渡江作战的战术问题;参加小组讨论,倾听战士心声,解决训练中的突出问题。

4月20日晚,詹化雨與第七十四师师长张怀忠指挥二二二团参加渡江作战,攻击点是油坊嘴、夏家湖。二二二团将士奋勇争先,很快就登陆南岸,至次日上午9时,就“占领了繁昌北面的铜山、岳山、尖山、举山等制高点”。22日,詹化雨赶到陆家墩第七十三师师部,与王培臣等研究攻打三山街对峙之敌。24日,第二十五军全部进至湾沚地区,围歼一路溃逃的敌第二十军和第九十九军一部。经过激战,击毙敌中将军长杨干才以下几千人,俘虏13000多人。当晚,第二十五军接到野战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湾沚战斗,首创一个军歼敌一个军的范例……传令嘉奖”

5月21日,三野给第二十五军下达作战命令:在完成攻击准备后,“与第二十九军全力攻打宝山、吴淞,并控制江岸要塞阵地……封锁吴淞口,截断沪敌水面交通退路”。25日凌晨3时,上海战役打响。第二十五军迅速进击,战斗至次日上午8时,完成了切断敌人海上退路的既定任务,孤守市内的敌人已成瓮中之鳖。上海随即宣告解放。

解放上海后不久,詹化雨升任第二十五军政治委员。7月底,第二十五军接到移师浙江剿匪的命令。在杭州,浙江省委书记谭震林与詹化雨及第二十五军军长成钧会面,谭向两人交代了剿匪任务。这股土匪有8000多人,多是渡江战役后的国民党溃兵临时拼凑起来的。詹化雨、成钧召集会议,认真研判匪情,精心组织。第二十五军各部队精选打击目标,采取远距离奔袭、分进合击、多层设伏、四面包围等战法,将散布在大山区的匪徒悉数歼灭。奋战4个多月,第二十五军共毙、伤、俘虏匪徒7300多名,胜利完成剿匪任务,稳定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烽火征程留回忆

詹化雨严于律己,生活简朴。无论是在战斗前线,还是平时工作,他总是身先士卒,走在前头。他经常下基层,深入调研,与普通战士一同就餐。他的心中始终装着百姓,关心群众冷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詹化雨先后出任中央军委总参作战部军务局局长、中央军委总参测绘局政委;1953年8月至1957年7月,先后进入解放军政治学院高干文化班、高等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各一枚。

1957年10月,詹化雨调任西藏军区副政委。西藏位于西南雪域高原,地广人稀,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宗教对藏民影响很大,又有漫长的边界线。詹化雨到西藏履职后,抓紧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深入部队及边防调研,初步掌握西藏地区的形势和民情、社情。

1959年,詹化雨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之后又担任中国共产党西藏军区委员会副书记。

1965年6月后,詹化雨先后担任福州军区副政委、顾问。晚年的詹化雨,经常回忆烽火征程,怀念亲密的战友,怀念父老乡亲。他先后撰写《三年游击战争的序幕》《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红二十八军手枪团战斗片段》《三挫独五旅 智歼别动队》《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日子里》等大量回忆文章,成为研究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的重要资料。

1984年12月3日,詹化雨病逝于福州,终年73岁。

猜你喜欢

手枪新四军红军
一起来认“邦手枪”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我不是手枪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