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砂世界里与自我对话
2021-10-30周岸晨
周岸晨
我出生在太湖之畔一个叫宜兴的江南水乡,世人也把这个地方称作陶都。在这里,紫砂、窑火、茶道是贯穿我成长记忆的标志性符号。父亲和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紫砂打交道,我看着一件件器物经父母的双手由最初的泥土演化成最终的艺术品,这份和紫玉金砂的不解情缘就这样悄然深种。紫砂,不仅仅是泥土,更是一种饱含生命力的语言艺术。
自跟随父母踏上紫砂从艺道路伊始,我对紫砂的探知欲便一发不可收。平日里除却制壶的时间,我多是在查阅典籍,丰盈自己的知识储备。开拓意识早而有之,不单单在摹古中打牢基本制壶功底,更重视创新,在新文人茶器的制作上摸索出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我始终相信,只有多阅读、多探索,才有足够的底蕴支撑起我富有深意的设计。每一件优秀的作品都是无数个昼夜里与经典对话、与自我交流的结果。
《纳福壶》 周岸晨/作
这件《上合壶》便是我从古代的一只三足香炉上汲取到灵感后设计出的近作。一把好壶要从源头做起—选矿。采用手工选矿筛分,所得到的用来炼泥的每块矿石都更加纯粹,几乎不掺任何杂质。用手工泥做出来的壶,泡茶香醇又健康。此壶泥料取自原矿,我选用了适茶性广的底槽青,它能很好地诱发出茶叶的本来味道,让茶汤更加醇厚、鲜活。入窑烧制后,壶面由烧前的紫棕泛红、色偏紫化为猪肝色,上手抚摸能明显体会到砂感。认真观察,会发现壶身上不规则分布的砂点好似繁星,美不胜收。把玩间呈现出莹润的皂腻感,由内至外散发出温厚的光芒。盖与身严丝密合,壶身上半部分两圈线条的走势刚柔并济。壶盖方面,我采用了汉瓦的壶钮设计。汉瓦壶作为“曼生十八式”之一,以汉瓦形的壶钮而闻名于世。“秦砖汉瓦”作为秦汉时期建筑装饰的显著特征,含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内蕴。汉瓦形壶钮易于持握,集秦汉的古拙、历史的沧桑、民间的烟火为一体,不仅使手提壶钮时美感顿生,更能将茶汤的滚热巧妙阻隔在外,美观和实用二者兼有。双指轻提之间,风雅的文人气妙不可言。壶嘴秀巧挺拔,出水时十分顺畅有力。整器质朴自然,触之细润,不曾使用华美的装饰花样,但仍处处透着精巧。粗看平平无奇,定睛久久细看方觉平实沉稳的奥义。在点线面的处理上干脆又到位,细节之处均是基本功的扎实呈现,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与考验。
《上合壶》 周岸晨/作
《提梅壶》 周岸晨/作
每次设计出一款紫砂壶,内心的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因为只有自我清楚这可遇不可求的灵感是紫砂赠予的珍贵礼物。家乡的吴冠中先生曾言,若要找寻他,便到他的画中。如此含蓄的情致一如我想对紫砂表达的心念。不想赘述太多,所有思绪都在我无声的作品中充满张力地摇曳着、跳动着,只需要一颗沉淀的心、一双澄澈的眼,足以探得我的这方紫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