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纪实与反思
2021-10-29纪聪涛
纪聪涛
一、教材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是一篇老课文,上一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四单元也包含这篇文章。十几年来,几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有专门的“科普文章”或“自然科学论文”的单元,即便是追溯到九十年前夏丏尊、叶圣陶先生编写的《国文百八课》收录的七十二篇文章中,也能寻到二十多篇的说明文。这其实给我們传递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科技文或说明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今天,“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句话已经成为大家普遍的共识。但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能是出于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迫切愿望,实际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信息筛选、逻辑分析等问题的轻视。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说明性、科学性的文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往往是被忽视的。
说明性、科学性的文章重视鉴赏和探究,而这两者必须建立在准确筛选概括、清晰表达信息的能力基础之上,这些能力是学生终身阅读的根基。筑牢阅读根基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学对每一位学生的基本培养义务,而科学性论文的阅读,对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是有很大优势的。所以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培养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理清逻辑思路、理解作者观点等阅读科学论文的基本能力。
2.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理解建筑语汇反映出的民族情感,培养学生对中国建筑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现场
1.筛选重要信息
师:昨天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大家自读一篇科学论文,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问大家几个问题:
(1)既然文章叫《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哪些段落具体地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2)作者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几个特征?
(3)请问这几个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文章4到13段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
(具体特征回答不完整。)
师:最后这个问题可能有一点难度了。第一,文章比较长,全文4000多字,光是介绍特征的这10个自然段也有1800多字;第二,这是一篇科学论文,甚至不能算一篇科普文章,专业术语比较多,很多概念恐怕大家不是很理解。不过我想我们更应该挑战这样的文章,大家将来在各行各业要看到的专业论文,可能不比业余时间读的文学作品少,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下面咱们挑战一下,给大家3分钟时间(这个时间比较短,因为一分钟阅读500字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但是昨天大家看过,所以给的时间短一点。),然后不看书,试试能不能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概括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九个特点。
生:(1)单体建筑物由台基、房屋本身和屋顶三部分构成。(2)平面布置中轴对称,南向以便采光,庭院或天井作为户外空间。(3)以木材结构为主要结构方法。(4)斗拱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5)屋顶的坡度随举架形成缓和的弯曲面。(6)屋顶极具装饰性,是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7)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8)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稍稍加工成为装饰部分。(9)建筑材料本身具有装饰性。
师:谁能来总结一下怎样能够快速地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并准确地表达。
生:(1)找关键词。(2)利用注释、图片等有用信息。(3)进行分类归纳概括。
2.理解作者观点
师:这是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为了更深刻且生动地阐释中国建筑的特征,作者在后半部分用了一系列精彩的比喻,我们一起来看这一部分,看完后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作者所说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的含义是什么?
(2)这些“文法”和“词汇”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3)怎样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生:“文法”是指建造建筑的风格和手法,“词汇”是指构成建筑的构件和因素。建筑的“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在运用时也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运用“文法”规则,可以用不相同的“词汇”构成不相同的体形,表达不相同的情感,解决不相同的问题,创造不相同的类型。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造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
师:我们能通过阅读的技巧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但是这毕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前我让大家找一找自己和中国建筑的合影,我从中选择了几张照片,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结合照片上的建筑说一说,你对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的理解。
生:“沈阳故宫”有朱红色的大清门,大政殿和十王亭,建筑格局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是满族文化受汉文化影响的绝佳例证。
生:“哈医大教学楼”是典型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屋顶式建筑,虽然因为风格不够协调,建筑成本过高等因素有很大争议,梁思成先生也表达过不同意见,但这的确是中国现代建筑对“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的一种探索,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生:“哈三中南岗校区教学楼”有着中式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所独有的大屋顶,不但区别于其他建筑体系,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很自然被来华的外国建筑师所采用,且20世纪以来大量教堂、学校、医院,都纷纷采用了西式建筑的结构、立面加中式大屋顶的建筑形式。
3.培养对中国建筑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师:我们通过阅读和分析,初步了解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当然这离梁思成先生在文章最后所说的“用我们自己建筑上优良的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还很遥远,况且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从来就不仅仅是知识上和逻辑上的,大家能不能在这样的一篇科学论文中找出一些表达作者主观情感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呢?
生:“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都表现了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的热爱和自豪。
师:梁思成先生说:“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凝动的音乐,是永恒的艺术。”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我们除了有科学的认识,还有信仰,还有情感,还有爱。我想请刚才在照片中出现的几位同学,抛开这些学术的概念,单纯说一说你站在这栋建筑前面的感受。
生:在宏大的古建筑面前,我会产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生:看到老校区的建筑,心里会很沉静,也会敬佩在里面工作和学习的人。
师:给同学们留了“交一张和古建筑的合影”的作业,我想我也应该和大家一起完成。这张照片是2019年1月29日我在山西省五台县拍的,后面被绿树遮住的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华第一国宝”的佛光寺东大殿。1932年—1936年,这5年间,梁思成、林徽因和学社同仁考察了中国数以百计的县市,数以千计的古建筑,也许是天道酬勤,也许是有志者事竟成,终于在1937年6月在五台山——处人迹罕至的偏僻山村,发现了中国最重要的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不到一个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八年抗战让梁、林二人被迫离开北平,一路颠沛流离,最后流落到重庆宜宾的一个偏远乡村—李庄。在无比艰苦的条件下,梁思成历尽艰辛写出第一部中国人自己的《中国建筑史》,同时还用英文撰写了向世界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的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就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像梁思成先生这样的守护者,我想我们应该记得这些守护者,并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三、教学思考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我的选择其实特别简单,教材的“学习提示”里面已经写得很清楚:一是“文章如何用简明而又准确的语言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二是“把握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的含义”。这让课堂内容很基础,甚至显得过于简单,但是我认为这是有价值的。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这些看似基础的环节设计对哈三中学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理想的语文教学不应该止步于分段概括、找关键词、阐释文意这些最基本的训练。审美情趣的提升、价值观念的引导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目标,也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无处不在的有机组成。在上课之前我和学生交流了一下,应该说学生对中国古建筑的了解还不是很多,但是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是很感兴趣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我是一个中国古建筑的业余爱好者。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说,“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有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我想这句话,把“历史”替换成“文化”也同样成立。一个民族的文化,从来就不仅仅是知识上和逻辑上的,更是一种温情与敬意。我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在不脱离语文教学学科本位的前提下,传递一点这样的温情和敬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新一代青年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要建立在这种温情和敬意的基础上的。一節语文课当然承担不起这么重大的责任,但是我希望能通过日拱一卒的努力,在学生心里埋下一粒种子,我也坚信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种子很可能会在整个社会的阳光雨露下,长成参天大树,那将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的莫大骄傲。
见习编辑/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