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在小学美术课堂落地生根的实践研究
2021-10-29李娟
李娟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它与课堂的结合能够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会在授课过程中融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非遗进校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够让非遗获得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美术;美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9-0133-02
Practical Research on Let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ke Root in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room
(Jingjiang Experimental School, Jiangsu Province,China) LI Juan
【Abstrac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very important cultural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combination of it and the classroom can enable students to gain deeper learning.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teachers will integrate the teach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entr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campus not only enriches the teaching content, but also enable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be better inherited.
【Key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imary school art; Art classroom
一、非物質文化遗产与小学美术课堂结合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洗礼,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同时也蕴含了许多智慧和经验。非物质文化与课堂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对非遗进行更科学、系统的学习和理解。因此,作为教职人员,应该积极地探索非遗与课堂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非遗有很多种被传承的形态,因此许多学科都能够与非遗结合进行授课,对于美术课堂来说,本身美术就会涉及剪纸、绘画、色彩、泥塑等方面的学习,所以美术课堂与非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观念、思想,能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内容,将地方文化和国家美术课程进行合理整合,能够很大程度地丰富小学美术课的授课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非遗的学习。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人们对非遗的重视程度也逐年提高,非遗与艺术类课程相结合的传承模式,是近年来被广泛推广的一种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较小,并且社会经验并不丰富,但是小学时期是美学启蒙和养成良好美术学习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非遗与美术课堂的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到非遗的机会,并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审美品位和审美眼光。
二、“非遗进校园”与小学美术课堂结合的困境缘由
非物质文化遗传不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一个丰富的文化世界,这样的特点让非遗的存在更具有多样性。然而,在非遗与课堂相融合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忽视对非遗文化精神的教学,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只对非遗的操作步骤进行机械地重复,而没有真正理解非遗蕴含的文化底蕴,造成学生对非遗的学习不够深刻,从而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许多非遗会带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渗透一些民族的知识、地方的文化,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真正体会非遗的文化底蕴。例如,我校开发的“靖江泥狗”特色文化课程,灵感就来源于靖江本土文化——孤山“泥狗”。孤山位于市区北面,是我们靖江乃至苏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距离我校不到六公里。孤山的“泥狗”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泥狗”的原型是一只义犬,当靖江发生瘟疫时,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们为了纪念这只义犬,纷纷制作泥狗纪念它的善行,因此靖江孤山“泥狗”文化包含了中国传统道、儒、佛文化融合、忠孝节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向善行善等丰富的内涵。但是,许多教师在落实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教学资源的限制、授课时间的限制、研究不够深入等,这些因素就导致学生难以真正了解非遗的文化背景。许多地区由于现代化的发展脚步过快,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程度较大,从而造成了民间传统艺人的流失,这对于非遗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在备课时,应该抓住现代生活与非遗之间的传承契合点,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思维,进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三、“非遗进校园”与小学美术课堂融合的途径
(一)完善硬件建设,推动教学开展
许多非遗项目在与小学美术课结合的过程中会遇到材料不齐全、操作难度较大等情况。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找到这些困难的平衡点,既要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过程,也要保证对非遗的教学能够更加严谨。对于学校来说,应该为非遗进新校园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比如材料的采购、邀请非遗传承人等,从而保证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非遗教学。
(二)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郁氛围
在传授学生文化类知识时,应该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如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化宣传的力度,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学习行为。例如,在进行《水墨画鸟》这一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水墨的文化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对水墨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保證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这一课的学习。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水墨画的传统画,并且对这些水墨画的画法进行讲解,这在丰富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实践学习给予理论指导。以《水墨画鸟》这一课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水墨绘画的画法,充分感受笔墨、线条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不仅能够获得视觉上的刺激,也能够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小学生这个群体来说,他们通常会将美术课简单地理解为学画画的课程,但是非遗与美术课堂的结合,将赋予美术课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创设良好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借助画笔去抒发自身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水平。
(三)完善梯队建设,开展常规训练
在现阶段的美术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每个学生的审美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进行梯队划分,从而展开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梯队划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划分,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在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美术教材中,会涉及剪纸、风筝、纸版画等多种非遗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充分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将兴趣相同的学生分到一起,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充分开发教材上涉及的非遗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还不强,所以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这样小组内的学生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进行美术实践。比如,在学习《纸版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中国非遗温州屏纸版画的图片,鼓励学习小组进行尝试创作,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难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非遗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非遗”逐渐走进校园,并且与很多艺术类的课程相结合。虽然非遗进校园已经有了很多的教学案例,但是在实际应用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其的宣传力度,并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保证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珂.基于校本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究——以《阳新布贴》教学为例[J].教育家,2019(10).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