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高质量发展是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21-10-29
刘汉文
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研究所原所长。
现在不是单纯追求银幕数量增长的时候了,最重要的是努力让这8万块银幕“活下去”,并且“活得好”
10月12日,《中国电影报》报道,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影院14235家、银幕80743块,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大关。与2020年年底的影院13374家、银幕75581块相比,今年前9个月分别增加861家、5162块,日均新增银幕约18块。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能取得这个成绩非常不容易。這一成绩凸显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凝结着中国电影人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勇气。
每天增加18块银幕,这个数据是很鼓舞人的。同时,我们注意到,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的银幕数是77769块,与去年底相比,增加了2188块,意味着今年前两个月,每天增加银幕约37块;而从3月到9月,全国银幕增加2974块,每天增加银幕只有约14块,与前两个月相比,增速大幅下降。这个数据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3月以来,我国影院市场因为疫情及缺乏爆款影片等,活力严重不足的现实。
在银幕总数突破8万块的当下,行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在不是单纯追求银幕数量增长的时候了,最重要的是努力让这8万块银幕“活下去”,并且“活得好”。毕竟,影院高质量发展是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首先是要丰富影片内容的供给,特别是优质影片。刚刚过去的国庆档,在《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影片的带动下,有6天全国单日票房超过6亿元,大大提振了行业信心。这也足以证明,只要有优质影片供给,观众的观影热情依然高涨。但我们也要注意,就在不久前,工作日全国票房只有2000余万元,可谓“冰火两重天”。现在全国银幕有8万余块,而且设备条件都非常好,这就相当于投巨资修好了四通八达的公路,当务之急是要让足够的车上路,否则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
其次是要破解网络售票带来的垄断问题。目前,观众购买电影票,主要通过猫眼、淘票票两家票务平台,电影票的服务费由售票系统、院线、票务平台三方共同收取。在这种模式下,观众免除了跑电影院买票的麻烦,这是互联网票务带来的便利;但长此以往,票务平台可能甚至已经形成新的垄断。在一些重要档期,一些地区的服务费由平时的三到五元,上涨到数十元,观众也只能接受。而影院是否能从上涨的服务费中受益,普通消费者不得而知。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做出的反垄断处罚,也应引起电影行业的警醒。
再次是要推动星级影院的评定工作,引导影院提质升级。国家电影局2018年出台的《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 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开展电影院星级评定工作,引导电影院提升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国性的影院星级评定工作以前就开展过,依据《电影院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21048-2007),评审委员会从设备设施、视觉技术、听觉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严格的评审。上海等地近年来也一直在开展星级影院的评定。当前全国有1万多家影院,相关部门应该根据现实情况重新修订评审标准,重新开展星级影院的评定工作,不同星级的影院在服务、定价方面要有明显区别,让观众享受更优质的观影服务。
最后是要发挥电影院线的作用,不合格的就要清退。设立院线公司的目的,是要让院线公司加强对所属影院的指导和管理,而在现实当中,有些院线公司为吸引影院加盟或留住已加盟影院,对所属影院的指导和管理并不到位,甚至对一些影院的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目前,全国有50家院线公司,2020年,年票房在1亿元以下的院线有17条,年票房在5000万元以下的院线有11条,一条院线的收入甚至没有一家影院多,却没有退出市场。国家电影局的《意见》明确,要实施电影院线年检制度,完善电影院线奖惩机制和退出机制。期待这一制度能尽快实行,充分激发电影市场的活力。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要用更多的好作品、多类型头部电影,带动更多的观众群体走进电影院,有效增加观影人群,匹配银幕数量的增长。也只有这样,银幕数量的增长才能可持续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深深认同这一观点,期待8万块银幕能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