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墙内到墙外,与自然建立深度联结
2021-10-29王妍妍谷珵
王妍妍 谷珵
触摸自然让整个世界都变得亲近,自然可以对儿童的身心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学术界不少人的共识。如果幼年时从未被自然感动,长大后怎会有力量发现和改变?如果一个人缺少了亲近土地的体验,将来又如何与其他生命以及大自然相处?然而,现代社会中父母抚养焦虑的蔓延、新技术和屏幕媒体的普及、复杂的社会文化变迁,使得“田园牧歌式的童年”越来越少,“自然体验缺乏”已然成为当今儿童的突出现象。
研究指出,长久与自然隔绝,可能导致一系列身体机能失调,罹患肥胖症、抑郁症、焦虑症的概率都会上升。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自然无疑是一座瑰丽的宝库,在生活与自然“断层”的情况下,如何让孩子们和自然重新建立起深度有效的联结?将自然引入教育,教师怎样避免步入误区?幼儿园如何开发自然资源,促进孩子成长?聆听几位园长的教育思考和实践,我们期待从教育中体验自然,为孩子们形成持久的支持性记忆。
打造“没有围墙的幼儿园”
《教育家》: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采用“大自然缺失症”一词描绘现代社会的孩子们与大自然缺乏联系的事实。亲近自然对孩子的价值是什么?
◎崔利玲:儿童的兴趣爱好是在实践与活动中萌发的,儿童的知识与经验也是通过探究积累的。若我们能给儿童提供走进自然、亲身尝试的机会,不仅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还能使其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丰富社会性情感。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记得小时候树上的知了特别多,到了中午,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院子里的男孩子们爬上树逮知了,我们女孩子就用竹竿粘知了。为了粘牢知了,要在竹竿的一端粘上有黏性的胶状物。有钱的孩子就买泡泡糖(现在的口香糖)代替,我们这些没有零花钱的孩子就自制泡泡糖:把家里包饺子用的面粉倒进碗里,用水浸泡后,将浮在上面的清水撇去,再倒水浸泡搅拌—沉淀—撇水,反复几十遍,一碗面粉就剩下一小疙瘩,那就是我们的成果“泡泡糖”。
举着粘有泡泡糖的长竹竿,别提有多自豪。但接下来的工作,我们就无法完成了。因为竹竿太长,我们没有人能平稳地将泡泡糖伸向知了,大多数知了在竹竿的左右晃动中,早就溜之大吉了。最后,还是大人们因为晒衣服需要竹竿,只好帮我们粘一个完事。我们让知了住在戳了小洞的药盒子里,捧着盒子在同伴间互相炫耀;我们听着知了展翅旋转时发出的“嗡嗡”声,比赛谁的知了叫得最响、飞得最高;我们给它喂西红柿、青菜,看谁的知了存活时间最长……现在体味,正应了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思想。直至今日,儿时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也不断唤醒我,帮助我理解儿童、再次当儿童。
◎邢保华:并非所有资源都有价值、所有课程都可以开发,也不是任何元素都可以促进孩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坚持中国化和本土化,真正以儿童的立场、科学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来进行。在云南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家长、教师容易把自然资源当作“过客”,或将其视为静止的、观赏性的。作为教育者,要有意识地把自然作为课程资源和探索挖掘的对象,把它们变成与孩子学习有关、能够创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学习品质的资源。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活教育為我们指明了方向,使我们树立了亲自然社会的课程观,从课程的关注、挖掘、收集、整理、筛选、实施再到评价,形成了挖掘自然资源的路径。比如受到全球关注的“断鼻家族”旅行,孩子们听到家长聊天、新闻播报,了解到大象的“出走”。随着象群构成的变化,有小朋友提出“大象为什么从17头变成了14头”,点燃了大家的探究兴趣。教师将搜集的素材整理,筛选出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开展“大象去哪了”的主题课程。当象群接近昆明,在资料查询、讨论中,孩子们了解到“断鼻家族”的名字由来,探究了亚洲象的生活习性。
接下来,孩子们对“象群为什么会离家”展开了讨论。是不喜欢它们的家了?还是伙伴少了?五花八门的猜测冒出来,教师和孩子一起验证。不少孩子认为,环境破坏是重要原因,在手工活动中,他们建了新家园,设置了水池和其他动物来给大象做伴。这是孩子的一种心理投射,孩子怕孤独、怕失去家庭,所以他们通过手工、绘画来反映内心的期望。经过这些阶段,孩子们的思维越来越开放。
《教育家》:在与自然断层的情况下,幼儿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让孩子和自然重新建立起深度有效的联结?
◎罗晓红:首先,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充足地走进自然的机会。当儿童走进自然,直接而趣味盎然的体验能让儿童感受世间万物的无穷魅力。他们到溪边挑石头,翻开石头看看下面藏着什么东西;雨后散散步,数一数地上的蚂蚁,观察偶尔冒出来的蚯蚓……在自然中,他们和其他生物的界限被打破了。眼睛里看到各式各样的树叶,手里拿着地上捡来的柚子,指甲缝里或许还留有玩耍的泥土,儿童对自然的归属就渗入了他们的皮肤。
其次,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自然教育环境。在幼儿园内,我们尽力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让水、沙、石、土、泥、花、树叶都成为幼儿宝贵的学习资源。我们特别注重给幼儿留有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与创意,与材料发起互动,获得自己的认识。在实践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发现泥土和马路交界处最容易观察到蚂蚁;雨后的树底下会生出许多蘑菇……这样生动的发现,无不让幼儿感受着事物的奇妙与自然界灵动而富有节奏的规律。
最后,幼儿园需要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与他们一起感受与体味自然。教师可以把教研场地搬到室外,戴上眼罩传递在自然界中收集的花瓣、泥土、石块,闭上眼睛走过一段铺满落叶的树林……“沉浸”过后,教师们写下感悟:“假如我们偶尔愿意停下来,或许世界比我们想象得要可爱许多。”我们尽力争取家长成为户外自然活动的志愿者、支持者。在与自然、儿童、教师的互动中,家长成为教师亲密的教育伙伴。注重孩子、教师、家长体味自然之后彼此信息的流动与传播,注重教师在自然与教育之间的连接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