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放松训练联合信息支持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2021-10-29王明皓周政池
王明皓 周政池 王 臻
1.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山东青岛 266100;2.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手术室,山东青岛 266100;3.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内一科,山东青岛 266100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胰腺及胆系疾病的基本技术手段,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1-3]。但ERCP 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性,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继而导致心率、血压增加,不仅影响其手术配合,还易致术后并发症增加[4-5]。故缓解ERCP 患者身心应激反应是护理干预的重点目标。放松训练可借助各种放松技术和手段,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减轻身心压力[6-7],信息支持指的是专业人员为处于应激状态中的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指导及建议,从而提高其医疗护理配合行为[8-9]。本研究探讨综合放松训练联合信息支持对ERCP 患者应激反应及手术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20 年6 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拟行ERCP 手术治疗的92 例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ERCP 手术适应证;②能正常沟通。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史;②听/视觉障碍及认知障碍;③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④近4 周内服用镇静类药物。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20 例;年龄41~77 岁,平均(65.45±8.26)岁;疾病类型:胆总管结石26 例,胆总管癌8 例,胰腺癌7 例,壶腹癌3 例,胆管良性狭窄2 例;教育年限3~16 年,平均(11.46±3.25)年。对照组男29 例,女17 例;年龄43~78 岁,平均(67.19±7.83)岁;疾病类型:胆总管结石24 例,胆总管癌9 例,胰腺癌6 例,壶腹癌4 例,胆管良性狭窄3 例;教育年限3~15 年,平均(11.47±2.3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ERCP 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入院宣教、疾病及手术知识介绍、完善术前检查、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指导、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指导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放松训练联合信息支持。具体如下:
1.2.2.1 信息支持 ①评估信息支持需求。患者入院当天,责任护士通过沟通了解患者对ERCP 的认知程度;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所想,了解其手术期望值,评估患者信息支持需求内容。于患者入院8 h 内完成。②实施多元化信息支持。将患者需要信息支持的内容,如ERCP 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等,采用口头讲解、纸质资料、视频分享、集体讲座等多种形式宣教,解答患者疑问,提高患者疾病及手术认知;自患者入院至术后出院,每天干预2 次,20 min/次。③检验信息支持效果。责任护士采取反馈式提问,诱导患者自行描述所获取的知识或配合技巧,对其已掌握内容进行肯定,对其未掌握或反馈错误内容重新讲解,纠正不合理认知,直至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该阶段可与实施信息支持阶段穿插进行,每天干预2 次,每次20 min。
1.2.2.2 综合放松训练 患者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通过口头讲解、视频、示范等方法介绍放松训练的方法、目的及意义,患者同意后即可开始实施综合放松训练。①深呼吸放松训练。可在坐位或卧位状态下进行。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屏气维持3~4 s,再徐徐呼出,此为一次深呼吸。每次训练时间5 min,2 次/d。②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患者平卧,指导其按口令依次完成手指→前臂→上臂→肩部→颈部→头面部→胸腹部→臀部→大腿→小腿→脚趾各个肌群的肌肉放松训练,每个部位肌肉先收缩10 s 再缓缓放松,全部放松完毕为一次训练,每次训练15 min,2 次/d。③冥想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平卧,轻闭双眼,责任护士用轻柔的语言,诱导患者想象自己处于小溪流水、蓝天白云等能令人愉悦的情景下,沉浸其中体验10 min,2 次/d。指导患者在术中可用此方法缓解情绪。④配合背景音乐。配有多首相应的背景音乐,由患者根据喜好选择。⑤放松训练要求。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床铺平整、柔软,患者排空二便,松解衣裤,避开有创操作时间。确定患者掌握方法后,通过患者或家属手机发放背景音乐,让患者每天自行训练,上下午各1 次,直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3.1 应激反应
①心理应激反应:干预前(入院2 h)、干预后(术后1 h),采用焦虑评价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0]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程度。SAS≥50 分为存在焦虑,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②生理应激反应:干预前(入院2 h)、干预后(手术开始后10 min),观察两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血压、心率均通过同一型号心电监护仪(迈瑞医疗器械公司,iMEC7 心电监护仪)获取,取3 次数值平均值。
1.3.2 手术相关指标
①手术配合度:根据手术配合表现分为手术配合良好、手术配合差。患者完全遵从医护人员指导配合手术完成视为手术配合良好,患者术中出现大喊大叫、手拉镜、不配合体位等抗拒行为,经医护人员安慰、劝解后方能完成手术视为手术配合差。手术配合良好率=手术配合良好例数/本组手术例数×100%。②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从术毕返回病房至下床活动间隔时间。
1.3.3 术后并发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 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SAS 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较干预前增加,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注:t1、P1 值表示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 值表示两组干预后比较。SAS:焦虑自评量表。1 mmHg=0.133 kPa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配合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ERCP 技术日趋成熟[11]。但患者普遍缺乏对ERCP 的正确认知,难以避免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同时部分患者又对ERCP 存在过高的手术期望值,极易引起医疗纠纷[12-13];此外,插入内镜时刺激咽部及消化道带给患者的不良体验是一种严重刺激源,不仅可加重负性情绪,还可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及血压上升,轻者影响手术进行,重者可导致操作失败甚至心脑血管意外[14-15]。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身心应激反应,对提高ERCP 患者手术配合及促进术后康复极其重要。
信息支持即根据患者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不同需求,提供给患者相应医学信息知识[16-17]。患者较高的疾病信息掌握水平有助于降低其应激水平[18]。患者接受教育程度及生活背景不同,决定了其对专业医学知识的理解及认知程度必然存在差异[19]。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信息支持,首先评估信息需求程度,再针对不同需求实施多元化、个性化信息支持方式,最后通过检验患者信息掌握支持及时纠正不合理认知,确保了患者信息支持的效果。ERCP 操作难度大,患者心理负担重,不仅影响手术配合,还会影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松弛度,导致并发症的发生[20]。放松训练属于心理干预方法,其机制是通过个体有意识地诱导机体进入松弛状态,通过神经、内分泌反射缓解身心应激水平[21-23]。多项临床研究显示[24-27],不同放松训练方法均可通过规律性的训练指导个体有意识地调控自己心身活动,从而放松身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可见综合放松训练信息支持有助于缓解ERCP 患者负性情绪及生理应激反应,从而改善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放松训练联合信息支持能够有效缓解ERCP 患者围手术期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手术配合度,促进术后康复,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