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泰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

2021-10-29田浩国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泰州市泰州生产率

田浩国 杨 令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0 引言

在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一些传统产业逐渐被高新技术产业所取代,生产方式开始改变。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开发难度较大、投资多、耗时长的特点,但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知识和技术为依托,消耗资源少,优化了产业结构,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泰州市十四五战略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把强企壮企作为重要目标,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培育创新型企业。

1 研究方法和数据

1.1 研究方法

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研究2015-2019年泰州市16个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其中相对效率测量常用模型DEA中的CCR-BBC模型用于同一时期(静态)效率水平的测量;Malmquist指数模型从相邻两个决定单元作为参照,用于多年(动态)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水平变化的分析,弥补了DEA指数模型的缺陷。

1.2 数据来源与选取

在DEA分析中,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本文参考既往有关地区城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的相关文献[2-6],选取研发机构、R&D人员、R&D经费支出3项作为高新产业技术投入指标,选取新产品开发项目(项)、新产品销售收入(万)两项作为高新技术产出指标,对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分析。并查阅2016-2020年泰州统计年鉴数据资料,选取了16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得到相关指标,这些行业包括:①石油和核燃料加工业;②化学制品制造业;③医药制造业;④化学纤维制造业;⑤橡胶和塑料制造业;⑥非金属矿物制造业;⑦黑金属加工业;⑧有色金属加工业;⑨金属制品业;⑩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这些行业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泰州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现状。

2 创新效率分析

2.1 基于DEA-BCC模型的静态技术创新效率

本文采用DEAP2.1对2016-2019年泰州16个行业进行投入与产出效率进行分解分析,得出效率值情况如表1所示。

综合效率是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的是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最大效率问题。表1显示2015-2019年泰州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偏低,2016年和2019年情况相似,只有31%行业有效,说明泰州市只有一部分行业DEA有效,这部分行业处于最佳状态,即投入不需要增加也不需减少。其他69%行业处于非有效状态,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即便在5年期间呈现最佳状态的2015年和2018年也只有38%的DEA有效。综合效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会影响综合效率,技术效率是指在行业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不同行业之间基于不同的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等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7]。反映的是投入R&D经费和R&D人员的理想状态。技术效率相对于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来看表现较好。每年44%以上技术效率值有效,说明这部分行业在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有明显进步,对行业投入的R&D经费也有效利用。规模效率是基于泰州市高新产业目前投入资本和劳动力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是否达到了最优的效率。2015-2019年,平均每年8个行业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还是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需根据行业特征增加投入来提高产出。规模报酬递减平均每年3个,说明投入过度,继续增加投入也不能获得最佳的产出,这些行业要适当调整投入以获得最优的状态。

表1 基于BCC模型的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

表2 2015-2019年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值变化趋势

表2表示2015-2019年期间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均值变化趋势,综合效率均值在0.856~0.925之间,技术效率均值在0.912~0.961之间,规模报酬在0.925~0.964之间,三类效率值均值都呈下降趋势,综合效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会影响综合效率,在2015-2019年期间规模效率均值小于技术效率均值,说明投入沉余是导致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非有效的主要原因,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的不足是非有效的次要原因[2]。

2.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动态技术创新效率

为能够分析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的跨期变动情况,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5-2019年泰州市16个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做了分析,结果如表3:

表3显示,2015-2019年泰州是高新产业技术效率Malmauist平均值为1.095,年增长率为9.5%,其增长速度比较稳定,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8,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89,这两个指标说明了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没有进步反而下降,这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高的原因。从不同的时间段看,2015-2016年要全素生产效率值为1.038,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小于1.000,说明产业结构没有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是导致该时间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幅不大的原因。2016-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值为1.034,为5年研究期间全要素生产率最低的时期。2017-2018年泰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上涨高峰期,全要素生产率值为1.224,技术效率为1.026,技术进步为1.193,纯技术效率1.021和规模效率1.004,反映了技术运用水平、新技术,新的创造和新的管理运用到高新产业当中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18-2019年,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下降到了0.97、0.989和0.981,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没有符合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下降到1.095。由此可见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是影响和决定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

表3 2015-2019年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Malmauist年度指数

表4 2015-2019年泰州市16个行业全要素生产率Malmauist年度指数

分析表4可知,在2015-2019年大多数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明显的提高,部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降低趋势,除了汽车制造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行业均增长4%。技术进步平均指数为1.118,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原因是泰州对高新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该行业在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上的改善。从纯技术效率来看,除了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其他行业纯技术效率值均高于1.000,说明泰州高新产业较重视技术创新。从规模效率来看,16个行业的规模效率均值为0.990,说明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金属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前期研发投入还未达到最佳的状态,其他行业都高于1.000,说明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行业接近于最佳的组合[3]。综合分析来看,2014-2018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高的石油和核燃料加工业为1.246,说明该行业重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在泰州高新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1.000,说明该产业结构符合总体要求并产生了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

3 结论与建议

2015-2019年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处于增长趋势,但有部分行业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现象。从静态分析,在推动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方面,技术效率比纯技术效率发挥的作用比较大,泰州市16个行业整体表现为规模不经济,呈现40%的规模报酬递减趋势。从动态分析,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出现了下降趋势,导致泰州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增长缓慢。因此,对提高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快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突破,提升科技队伍水平

一是科学制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方向,研究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鼓励企业间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鼓励企业积极行使话语权,对拟定行业发展规划建言献策。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引导行业加强自主研发,强化技术创新意识,增加研发资金投入。三是充分发挥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围绕产业核心技术问题、前沿领域、变革性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合作,掌握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四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尤其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和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新产业资源在人才培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高新产业技术相关人才的培养体系;并鼓励企业建立跨区域研发中心,将相关技术创新人才纳入泰州市级人才计划引进指导目录,加大引进技术人才的补助[5]。

3.2 加强科技与金融融合,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政府正确定位自己的职能和职责,减少直接干预,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政府公共资源对行业和企业开放,通过科研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资源等向社会开放,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二是完善信用环境建设,加大政府对企业诚信建设引导,在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可优先支持信用报告优质的企业,通过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鼓励中小企业购买征信服务。三是加强科技与金融融合。拓宽技术创新项目与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政企联合建设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制度,积极发展天使投资,探索建立众筹融资平台,保险机构探索创新保险项目,推进专利保险项目,完善科技保险制度,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6],促进泰州科技成果转化。

3.3 加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力度,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创业孵化机构的产业孵育功能。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服务资源优势,与众创空间开展深层次合作,形成全过程孵化链条。二是注重发挥创新载体平台的支撑服务功能。围绕产业科技应用和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公共技术与推广服务平台,鼓励研究机构和研发工具,为企业提供加工、检查等相关技术支撑和协助服务[7]。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的建设进程,促进资源开放共享,为泰州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泰州市泰州生产率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泰州行吟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幸福水天堂——泰州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