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苏产研院为例看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困局的破解
2021-10-29郜军庄韦王震张昕阳
郜军,庄韦,,王震,张昕阳
(1.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常州大学)
研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高层次产业创新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亟待构建实践导向、需求导向、面向未来的高层次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强化产教融合,着力解决高校培养体系不健全、企业参与力度不强、缺乏长效机制等突出问题,实现研究课题与现实产业紧密结合、增强研发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打通科技向产业转化通道,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对破解人才培养困局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面临巨大转型升级压力。无论从国内外发展大环境分析,还是从地方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来看,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人才都是第一主体、第一资源和第一要素。近年来,随着研发产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快速发展,对于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高质量的产业创新人才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时代使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体系不够健全,学术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同质化、培养课题与真实产业需求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愈发突出,甚至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两难并存”的困境。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产业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战略性的重任。依托新型研发机构,改革现有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研、训、创、产的深度融合,为破解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困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造成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困局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深化产教融合,是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有效路径。但国内研究生培养方面产教分离的现象仍然十分明显,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高校培养体系不健全。到2020年末,我国研究生规模已超过300万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占比已超过60%。而对于产教融合的机制建设及完善,大多数高校尚处在摸索阶段,学术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还是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体系相对静态化且与工程实践脱节,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平台和能力相对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比较滞后,跟不上产业技术迭代速度,离“新工科”的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同时,高校的人才构成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从事科学研究、熟悉技术发展前沿的比较多,能够了解产业发展前沿和企业需求的相对较少;大多数工科教师缺乏企业研发经历或工程经验,双创类课程师资中缺少真正有创业经历和企业工作经验的人,研究方向、课题与现实产业需求严重脱节。学生的知识体系过于单一,缺乏实践能力,毕业后无法立即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是企业参与力度不够。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单纯依靠高校的培养是很难实现的,需要企业和产业界的共同参与。但现实往往不容乐观。首先,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年限一般不超过两年,短期内难以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投入远大于“产出”,所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其次,高层次人才大多集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企业一线从事技术创新的比较少。徐工集团的王民董事长就曾发出著名的“王民之问”:“为什么博士不愿意到企业工作,而都去了高校?”企业科研人员总体学历层次不高,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经验,使得其作为校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够突出。最后,目前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真正留在企业工作的比例较低,企业在技术秘密和知识产权上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几方面的原因使得企业参与力度不够,未能真正发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效用。
三是缺乏长效机制和有效激励手段。政府对于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及经费的投入。到目前为止,在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政府还没有出台真正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和长效机制,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缺乏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有效激励手段。保障制度不健全,考核标准流于形式,唯论文仍然是高校评价学生质量和导师业务能力的主流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导师和企业各方的积极性,导致合作成效很不明显。
二、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破局的可行性
一是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以才育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协会所属的多个研究所与大学保持密切合作,50%以上的所长从大学的著名教授中选聘,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条件和研究生资源,在产业需求前沿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大批熟悉产业技术的创新型人才。美国Olin College提出著名的“欧林三角”(即工程教育、艺术人文社会教育与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以项目为基础开展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根据工程项目与企业现实需求结合,打破学科边界,培养过程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和极强的实践性,被国际高等教育界视为“全球工程界教育的典范”。世界酒店管理专业排名第一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每隔三五年要求教师回到企业里去,允许教师在企业中担当一定的职务,甚至主动向企业推荐他们担任兼职顾问。中国台湾推出的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双轨模式”,学生先在高校修完课程再去企业从事研发工作,以企业的研究课题完成博士论文。高校提升了博士生培育效力,促进了就业;企业获得了熟悉产业研发环境的高级应用型研发人才,从其研发成果中获益:校企双方实现了共赢。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主导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创办的粤港机器人学院,打造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全生态的创业孵化平台,为所在地区新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助推引擎。以上国内外先进的教育实践经验,共同点均是校企联合,瞄准市场和产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同时改革课程体系,开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课程,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这些宝贵的经验为国内培养产业创新人才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近年来,国内教育领域不少顶尖专家也为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提出了理论指导依据,如:北大原校长林建华教授的未来教育理念,指出“大学要打开边界,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的教育生态观,提出“西浦3.0模式”,其特点是大学融入社会,撬动各方面资源,营造教育、研究、创新、创业的产业生态;天津大学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等等。这些都为下一步的教育改革和高层次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国家教育改革提供了破局的良好机遇。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建设任务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将教育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大学对产业转型升级贡献率,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建设启动之后,在稳定甚至缩减本科培养规模的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专业硕士占比也日益提高,2017年招生规模首次超过学术型研究生。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将产教融合作为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任务。“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新工科”运动已经兴起。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先进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需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出符合产业真实需求的实践课题,培养一批复合型、实践型人才。
三是新型研发机构和研发产业的发展带来破局希望。国内新型研发机构起步于20世纪末,1996年成立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长期以来,它们主要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自发成长,政府层面并没有系统性的政策引导。按照2019年科技部制定并发布《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研发机构是聚焦区域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能够实现多元化投资、国际化建设、市场化运行和现代化管理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独立法人组织。按照这一定义,2013年底成立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新型研发机构。
关于研发产业,江苏产研院的刘庆院长将其定义为“面向市场的,不以从事大规模产品生产为主要业务形态,而是以提供技术或服务来获取主要利润,研发销售收入占总收入60%以上、研发技术人员占总人数60%以上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通过培育研发产业,不仅可以加速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向企业的整体转移,快速增强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作为技术和人才密集型的组织,新型研发机构承载着将市场需求、体制内外科技资源、资金、人才、产业技术开发进行融合的职责与功能。因此新型研发机构不仅要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还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和知识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骨干,充分激发其创新创业的活力,激励技术和人才向企业和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不断地从高校院所中吸纳研究生作为新鲜血液,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保持人才和技术的良性循环。
因此,面对高层次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强化产教融合,充实高校师资力量和培养平台,建立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探索解决前述问题,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破局举措和成效
作为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突出代表和江苏省科技机制改革的“试验田”,江苏产研院自2013年12月成立以来,按照全新的治理体系(见图1),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道,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图1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治理体系
成立七年多以来,江苏产研院着力构建集研发载体、创新资源和产业需求于一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见图2),营造包括人才生态、空间生态、金融生态在内的创新生态。
图2 集创新资源、产业需求和研发机构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截至目前,江苏产研院累计从全球聘请170余位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吸引高水平研发团队成员超过1000人,在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五大领域建设了59家专业研究所,每家专业研究所平均投入超过3亿元,与国内高校一流学科院系基本相当。同时,与江苏省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共建了130余家联合创新中心,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和复合型导师队伍,和一批培养创新人才的优质实践基地和创新载体。
从2019年开始,江苏产研院全力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展“集萃”(江苏产研院英文缩写“JITRI”的汉字音译)研究生联合培养,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8月,与江苏产研院签约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的国内知名高校总数已达57所,海外顶尖高校超过20所(主要是博士生/博士后联合培养);江苏产研院体系内专业研究所、重大项目公司、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和省研发型企业参与人才联合培养,累计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总数近2000多名,其中博士研究生约占1/3。通过人才联合培养,不仅一大批优秀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江苏产研院专业研究所及江苏省内的龙头企业就业创业,而且以此为牵引,校院所企紧密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联合研发、平台共建共享等全方位合作,在促进江苏产研院可持续发展、解决产业创新实践人才需求、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有力地支持了国内高校的学科建设、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工作。
江苏产研院与国内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产业创新人才的试点,对组织架构、培养方式、课程建设、培养质量和评价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全方位引入新机制和新资源,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增加体系内各培养主体的参与程度,通过产教融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解决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现实产业需要脱节的难题,支撑研发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建立长效机制。在组织架构上,依托江苏产研院的专业研究所和合作龙头企业,从战略层面整合科研院所、企业、高校资源,建立合作机制,扩大合作网络,构建人才生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遴选一批集萃导师,建立全周期质量跟踪考核和全方位保障机制,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政策激励上:江苏产研院不仅把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纳入各专业研究所绩效考核的指标,还设立了集萃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分别为每人每年1.2万元、3万元、5万元),通过研究所直接发放给学生本人;各研究所根据各自情况匹配丰厚的科研补贴和生活补贴,设立专职研究生辅导员,为学生购买商业保险。江苏产研院还协调地方政府园区为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提供免费的人才公寓,进行集中住宿和管理,这些举措大大增加了对高校研究生的吸引力,降低了高校对于学生安全和管理方面的担忧。与此同时,江苏产研院对于合作高校的相关部门也提供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以加大各高校组织相关院系和导师与江苏产研院各培养主体对接的积极性,确保合作深入持久。
二是重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江苏产研院充分发挥新型研究机构的体制机制和创新资源优势,导入专家资源,着力开发创新创业课程、产业类课程、实践型课程、融合类课程和项目制课程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素质能力类、融合类课程主要在院本部完成,科研、产业和工程实践类课程主要在各专业研究所及核心合作企业完成。同时,聚焦产业界前沿技术项目和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展览、主题论坛、创新大赛,全面搭建“产学研”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产业界专家和研究生开展“有深度、高层次、零距离”沟通,按照需求导向、实践导向和国际化导向,突出新学科、新机制、新模式,破除研究生唯论文的单一评价方式,助力高校培养更多具有应用型综合能力,且适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实践精英”。
三是以产业真实需求提炼课题,驱动研究生联合培养。江苏产研院充分依托专业研究所及合作龙头企业的产业创新资源工程研发平台,紧跟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趋势,联合高校围绕产业重大创新需求和企业关键技术难题共同凝练课题,以课题驱动研究生联合培养,让研究生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一线遇到的技术问题;实施双导师制,从研究生所在高校遴选学术导师,从江苏产研院专业研究所和省内龙头企业遴选产业导师,组建导师团对学生进行理论及实践指导,确保课题研发完成和学生顺利毕业。同时,支持企业导师、教授互派互聘,推动就业机制与投入机制相衔接,形成产业与科研的叠加优势,促进校所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不断为企业培养更贴近业界需求、岗位需求、理论实践双具备的优秀人才,有效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
四是与省内高校共建集萃学院,丰富品牌内涵。目前,江苏产研院正在省内知名高校共建一批校内集萃学院,着力打开教育、学习、学科、师生和学校的边界,推进交叉融合。同时,紧扣江苏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打造“集萃课程”“集萃训练营”“集萃研究生项目创新大赛”和“集萃大讲堂”,不断丰富“集萃”品牌的内涵,进一步打造教育体制改革“试验田”。
2021年4月9日,江苏产研院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建的第一个集萃学院已正式揭牌,首批招生的45名硕士研究生已于2021年9月入学;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建的集萃学院即将揭牌,与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洽谈正在顺利进行。此外,还依托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江苏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集成创新平台,建设领域类集萃学院;与常熟大科园、固立创新中心等园区和平台合作,扎实推进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目标是到2022年底,建设启运一批集萃学院,与高校探索课程共享、学分互认,逐步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与特色优势。力争到“十四五”末期,在各方面办学条件达到要求后,正式挂牌成立“集萃大学”,成为我国联合培养高层次产业创新人才的新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