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附子不良反应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10-29钱真真杨巧宁吴立昊詹中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20期
关键词:附子毒性期刊

钱真真,刘 辉,杨巧宁,李 睿,吴立昊,詹中群,高 蕊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用药史已达数千年,自《神农本草经》以来便有记载,其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效,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然而由于附子性竣猛,古今医家视其为虎狼之药,使其成为“最易有用亦最难用”之品。

关于附子毒性一直是附子安全性研究的重点,为了较好地分析附子不良反应的研究状况及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文数据库,将核心期刊上刊载的相关文献进行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分析,全面认识附子不良反应,以期了解附子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临床用药及今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词:“附子”“不良反应”“毒性”“中毒”“副作用”;检索方式:主题词+关键词;检索时间为2020年1月,时间范围不限;语种为中文文献。

1.2 研究方法和步骤 文献软件工具:Notefirst、Excel、CiteSpace软件等。方法和步骤:①利用数据库参考文献导出功能,分别选择Refworks格式及Excel格式;②运用Excel进行查重及文献题名、作者、关键词、机构等统计分析;③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作者、关键词、机构等合作网络及聚类分析;④根据分析结果,总结该领域学术研究的趋势和热点。

2 结 果

2.1 文献纳入情况 初步检索获得附子不良反应相关文献1 737篇(中国知网770篇,万方622篇,维普345篇),去除重复及与主题明显不相关文献,纳入文献848篇。经统计,纳入研究的848篇文献共来源于345种学术期刊(其中,硕士博士论文发表的期刊以第一作者所在学校为发表期刊进行统计),根据布拉德福定律(1∶n∶n2)确定“核心区”期刊数量约为18种,累计发文量245篇为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统计各出版单位的文献发表量。详见图1。

图1 发文量分布情况

2.2 年代分布 分析纳入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数据库最早关于附子不良反应记载的为1980年由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的石山等发表在《中医杂志》上的《中药附子对动物耐缺氧和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1980年—2004年文献量增长缓慢(41篇,占16.73%),2004年以后文献量激增(204篇),故以2004年为节点分为萌芽期和快速增长期。详见图2。

图2 附子不良反应文献年代分布

2.3 文献作者及合作情况 文献产出是衡量科研人员个人科技产出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一个领域核心作者群体的重要依据[1]。共纳入研究245篇文献,涉及作者548名,发表文章≥2篇的80名,基于洛特卡定律,85.40%的作者,即548名作者的文献产出仅为1篇,文献产出最多的为孙蓉,共发表相关文章10篇,统计发文量≥5篇的共12名。详见表1。

表1 发文量≥5篇的作者

2.4 文献合作情况 科学研究具有合作的特点,合著率和合作度两项指标可有效反映研究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程度,从而反映研究文献的质量[2]。245篇文献中有141篇文献由两位及以上作者合作完成,合著率为57.55%,合作度为2.24(548×57.55%/141),署名作者人数最多为2013年发表在《中国中药杂志》的以肖小河等论文《数据挖掘乌头类中成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合理用药警戒》,作者人数达9名。运用CiteSpace对文献作者进行分析,发现作者合作主要有5个团队,分别为:孙蓉-栾永福,叶祖光-张广平,彭成-张定堃,郝二伟-邓家刚,陈长勋-徐姗珺。详见图3。

图3 作者合作可视化分析

2.5 核心作者机构分布 机构发表文献数量可揭示研究开展的地理分布,体现机构的科研活跃度,评价机构的科研实力[3]。通过人工清洗数据,对同一单位不同部门或同一上级单位的不同下级部门统一命名为上级单位名称。纳入的245篇文献中,涉及单位/机构110家,19家机构的发文量均在2篇以上,发文量最多的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相关单位,累计发文44篇,占文献纳入总量的17.96%,详见图4。统计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区域,245篇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分布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居前3位分别为四川省58篇(23.67%),北京市38篇(15.51%),广东省32篇(13.06%),详见图5。学科的发展具有地域性,某国家或地区该学科学者数量多、交流频繁,带动某领域学科发展[4]。运用CiteSpace对国内外作者及所在机构的合作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详见图6。

图4 发表机构分布(>1篇)

图5 第一作者单位地区分布

图6 机构合作可视化分析

2.6 关键词分析 文献关键词可高度概括研究内容,通过分析高频关键词了解研究聚焦点,是判断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5-6]。运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分析(字体大小代表频次,连线代表相关性),关于附子的研究主要围绕附子开展,研究范围较广泛,详见图7。利用Excel办公软件统计文献关键词,根据年代分布所得的学科发展阶段分为萌芽期(1980年—2004年)和快速发展期(2004年以后),2004年及以前发表文献量41篇,仅4篇可提取到关键词,故对2004年以后的文献进行分析,此期为文献快速增长期,涉及文献204篇,提取关键词428个,频次≥5次的关键词共23个,详见图8。

图7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图8 附子不良反应文献相关关键词

3 讨 论

3.1 本研究揭示的问题 文献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方法,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分布规律、数量关系及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科学技术的某些规律、特征和结构的一门科学。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借助Excel、CiteSpace等软件,对附子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为临床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开展附子不良反应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3.1.1 期刊分布 核心期刊,一般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可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科研工作者的学术力量,可一定程度反映文献质量。本研究初步筛选文献848篇,对其进行初步研究后发现文献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文献发表期刊为科普性期刊,证据级别不高,不能较好地为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故进一步对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研究。核心期刊的遴选方法有多种,一般根据载文量(即刊载本学科的文献量)及被引量(包括二次文献摘录量及读者引用量)确定,故核心期刊目录具有波动、不稳定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布拉德福定律”核心区期刊的定义方法确定核心期刊数量与范围。“布拉德福定律”亦称“文献分散规律”,与洛特卡定律、Zipf定律并称为文献计量学的三大定律,是英国化学家和文献学家布拉德福于1948年提出的定量描述文献序性结构的经验定律,将期刊按文献数量以1∶n∶n2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本研究基于“布拉德福定律”文献定律进行研究,可迅速剔除文献质量不高、与研究目的相关性不大的文献,较好地精准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关于附子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3.1.2 年代分布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时间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此后长达20余年时间(1980年—2004年)我国学者关于附子不良反应相关研究文献产出量较少,仅41篇,占纳入研究总文献量的16.73%,此时期称为学科发展的萌芽时期,年代分布图中2004年以后,相关文献量呈激增现象,说明此时期附子不良反应已引起我国广大学者的重视,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3.1.3 作者及合作网络 本研究纳入245篇文献,涉及作者548名,发表文章≥2篇的有80名,85.40%的作者(548名)文献产出仅为1篇,远大于洛特卡定律规定的60%,提示该领域缺乏研究力量,特别是核心研究团队力量不足;作者合作情况:245篇文献中,两名以上作者合作完成的有141篇(合著率为57.55%,合作度为2.24),且CiteSpace分析结果提示:该研究领域内仅5个固定合作团队,提示关于附子不良反应的研究既缺乏主要研究力量,又缺乏团队合作力量。

3.1.4 机构区域分布 本研究对文献作者进行分析,涉及单位/机构110家,有19家机构发文量均在2篇以上,发文量最多的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相关单位,累计发文44篇,占文献纳入总量的17.96%;统计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区域,245篇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分布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四川学者较多,提示关于附子不良反应的研究主要以四川学者为主,与附子的主要产地在四川有关。

3.1.5 关键词分析 论文关键词,一般是从论文题名、摘要和文章内提炼出来的可高度概括论文主题的词汇。高频关键词为共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某个关键词在一定时期内高频出现,表明该关键词可能是当时的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7]。聚类算法作为数据挖掘的重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聚类分析根据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分成不同的簇,即满足数据点在同一簇中,具有较高的相似性[8]。本研究通过对提取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学者关于附子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

本研究关键词分析从整体层面及分阶段进行分析。首先,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关于附子不良反应的研究主要围绕附子展开,研究范围广泛,内容涉及不良反应、炮制、配伍减毒、物质成分研究等多方面。其次,由于年代分布研究中将该领域的发展主要分为萌芽期(1980年—2004年)和快速发展期(2004年以后),故分别对不同时期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萌芽期涉及文献41篇文献,仅4篇提取到关键词,查阅原文发现此阶段发表的文章多为病例报告等,文献“倒金字塔”级别中处于证据等级较低的地位,说明此阶段学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对附子不良反应的研究停留在发现附子临床不良反应,未对毒性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快速发展期相关文献量呈现激增现象,说明此时期附子不良反应已引起我国广大学者重视,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对此阶段发表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除与检索词相关的关键词外(如附子、毒性、不良反应等),“配伍”“乌头碱”“甘草”“炮制”“心脏毒性”等关键词出现频繁,对出现频次≥5次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说明此时期我国学者对附子不良反应已从减毒方式、毒性物质基础、毒性靶器官及代谢组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开展多方位、深层次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附子毒性研究,自《神农本草经》有相关记载,临床医家多重视其减毒方式的研究,如炮制、配伍、久煎等,关于毒性机制、毒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是从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分子生物学起步发展后,我国学者开始运用现代医学的相关学科,发展深化对其毒性的认识。本研究记载最早的相关文献发布年代为1980年,之后的20多年发展相对缓慢,文献产出量较少,且多为病例报告等证据级别较低的研究;2004年之后文献产出量较2004年之前明显提高,关键词分析指出我国学者对附子不良反应的认识愈加深入全面,对其认识亦深入到机制研究、毒性基础、化学成分、毒性作用时间、作用特点等方面;分析作者机构区域等提示对该领域的研究存在地域分布情况,多集中在附子产地及学术水平较高的区域,分析仍缺乏核心团队,提示对该领域的研究尚有提升空间。

3.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今后研究的启发 本研究严格按照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3.2.1 文献来源的选择 本研究分析我国学者在附子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概况,所选数据库为国内学者常用的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未对其他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本研究在文献“查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今后研究可扩大数据库,使文献纳入更充分并全面反映该课题在学科领域内的发展状况。

3.2.2 核心期刊的确定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指发表关于某领域论文数量最多、使用率(包括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本研究初步纳入文献848篇,涉及学术期刊345种,由于文献质量参差不齐且研究者时间有限,未核对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而是根据“布拉德福定律”确定核心区期刊数量;今后可综合参考核心期刊目录、期刊相关文献发表量及文献被引情况,以更好地筛选证据级别较高、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文献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附子毒性期刊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经方中“附子一枚”的古今考证研究*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