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10-29赵爱华漆昌琼

民族大家庭 2021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文/赵爱华 漆昌琼

湖北省长阳实验小学坐落于县城区东风岭,1988 年正式更名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现有43 个教学班,2598 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2%。近年来,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巴风余韵”环境,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借改扩建之后重新规划之机,传承巴土文化之精华,以民族团结之理念,着力建设“巴风余韵”教学环境,通过高品质的环境文化教育影响学生,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造民族文化长廊。学校打造的民族文化长廊分为三个主题:梨园雅趣、青花神韵、翰墨飘香。雕花的木栏、摇曳的油纸伞、国画宫灯、手绘的京剧脸谱和青花瓷样,让中国传统文化与巴土文化有机融合。

增设民族文化主题墙。主题墙的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照片墙上,师生着民族服装、各民族同胞在一起友好相处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亲如一家、情同手足;标注出不同的民族主要居住地的地图墙,设计新颖、形象直观,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就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家国情怀、民族情怀得以彰显。

新建民族德育资源室。学校德育资源室分为“魅力实小”“梦幻土家”“美丽中国”三大板块。“魅力实小”展示了学校沿革、校史、荣誉等内容;“梦幻土家”展示了民族文化、服饰、美食等内容;“美丽中国”展示了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伟大成就。德育资源室是校史教育、县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学校建设的“琴韵”“松韵”“竹韵”等校园景观,以被誉为“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的清江奇石、盆景、根艺为元素,并结合“长阳南曲”“长阳民间故事”和“长阳竹枝词”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设计;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等功能室与教室的设计、布置均体现民族特点,学生校服、奖状、标志牌、文稿纸、茶杯等都融入了西兰卡普、巴字纹等民族文化元素;跳房子、踢毽子、滚铁环、踩高跷等民族体育活动是实小课余一道靓丽风景;学生作品展示区的对联、手抄报、绘画作品蕴含民族团结的内容;每当重大节日,老师们都会身着民族盛装,孩子们穿着带有民族元素的校服,民族文化浸润着整个校园。

“东风入韵”课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学校立足核心素养,根植“和韵”文化,彰显“东风和韵,实验开花”办学理念,着眼“土家情·中国心·世界眼”,构建“东风入韵”课程体系,持之以恒推动“五个认同”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程教学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长阳实验小学获“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立德树人 道法先行”教学研讨活动

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队会

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蕴含在各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个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校道法研修组深入开展了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思政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实现课堂优化,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然形成。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校开展了思政课教学研修活动,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落实部编本《语文》教学目标。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增加了大量古诗词、文言文、成语、楹联、谚语、文化常识等内容,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语文研修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朝读经典、读书活动月、诗词诵读展示等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宣传中华文化。

开发传承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学校开发实施了《传承土家文化,热爱山水长阳》主导性校本课程,该课程按一至六年级的顺序分别设定《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引以自豪的土家名人》《美丽如画的清江风光》等内容。学校还编写了《清江清,长阳长》《我的家乡盛开着鸽子花》和《泡米花茶》等校本教材,通过校本课程传承民族文化,落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学校把“长阳巴山舞”“长阳南曲”等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引进校园,使之成为学校的艺术特色项目。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遗项目“长阳南曲”的普及教学,选拔120 名学生成立了“雅韵南曲”社团,聘请“长阳南曲”传承人为社团指导教师,每周三下午集中教学,编排了千人南曲巴山舞表演方阵,将三弦弹唱、响板伴奏、道具表演融为一体。千人南曲巴山舞表演获得广泛好评,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艺术名片;学校成立了“土家少儿艺术团”,每年举办一次大型艺术节,“南曲展演”是每届艺术节的保留项目;开发实施了《艺润童心,德泽少年》假期实践课程,学生利用假期参观民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在各类展演和比赛等活动中,学校创编的南曲节目《习爷爷,悄悄话儿对您讲》屡次惊艳登场,该节目视频推送到了中央文明办。

主题教育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南曲展演

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学校认真落实《少先队改革方案》,规范少先队组织建设,每年召开一次少代会,每周开展一次主题队会。少先队大队部坚持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周四红领巾广播、周五队会活动开展爱国主义等教育;开展“推普周”活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进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向国旗敬礼系列活动,培养爱国、爱党的情感;开展“红领巾看‘全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系列活动,了解国家“十三五”的伟大成就、“十四五”规划和2035 远景目标,增进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开展“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少先队建队日主题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队会,加强五个认同的教育。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开展了“红领巾学党史·争做党的红孩子”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并成立“红领巾学党史宣讲团”。20 余名少先队大队委员集中学党史、学“三牛”精神,交流学习体会。并将学习体会整理成讲稿、制作成PPT,利用周五的队会课走进各中队进行党史宣讲。他们鲜活生动、深入浅出地讲述党史故事、党史人物,引导全体少先队员加入到学习党史的队伍中,使队员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解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树立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观看“红领巾爱学习”网上主题队课,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温习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殷切嘱托,感受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与期望;开辟“红色电波说四史”专栏,领巾广播开设《党史微课堂》《先锋故事汇》等栏目,带领全体师生学习中共党史,领略党的光辉历程,学习英雄的先锋事迹。

依托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契机,学校坚持利用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如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扎实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通过主题队日活动、国旗下讲话、观看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视频,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国家安全防线,鼓励学生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 周年,学校开展了“致敬抗美援朝,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收看“致敬抗美援朝”云队课、观看抗美援朝优秀影片、召开“传承红色基因,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讲述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参加抗美援朝纪念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网上祭奠活动,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立足当下、勤奋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心、强国志。

开展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交流。学校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民族少年友好交往交流。语文研修组连续多年组织五年级学生与甘肃省临夏市东乡族、回族的学生进行书信交流;2019 年7 月,学校南曲社团参加了2019 年“红领巾动感假日———鄂博·楚星少年手拉手”夏令营宜昌行“我是小小追梦人”主题队会。活动现场,鄂疆两地数百各族师生载歌载舞,此次活动成为了鄂疆两地各族少年儿童团结友爱、茁壮成长的助推器,也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进了少年儿童心间。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活动。学校通过国旗下宣讲、主题班会、观看视频、知识竞赛、书画创作及手抄报竞赛等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校将《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读本放入学校阅览室、图书室,供整班阅读及全校师生借阅;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电子屏、黑板报、展板、告家长书等载体,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