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惟愿劳有所获

2021-10-28毛雨

雪豆月读·高年级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金线养蚕首诗

毛雨

《豳(bīn)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细致地描述了古代农业生产的情况。《豳风·七月》中有两句诗“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和“昼尔于茅,宵尔索綯(táo)”。(“场”指的是打谷的场地,稻谷收割之后需要集中在场地脱壳。“圃”指的是菜园子。“纳”是收的意思,“禾稼”是谷类的统称。“索”是指制绳,“索綯”是说打绳子。)九月开始修筑打谷的场地,十月开始收割,并把粮食装进谷仓。白天要去割茅草,晚上还要赶去搓绳索。简单的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古代秋收农忙的具体内容,也从侧面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劳动的艰辛在唐代诗人李绅的笔下是感人的,且看他的《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农民顶着正午烈日的暴晒锄禾,面朝黄土背朝天,豆大的汗珠滴在了禾苗生长的土地上。与其说庄稼是靠着雨水长大的,不如说是由农家的汗水浇灌的。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也是一首描写农事的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是农村初夏时节的生活场景。白天,男人们下田除草。晚上,女人们搓麻线。小孩子们不懂耕田,不会织布,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们的样子种瓜。这首诗通过人们早出晚归的农忙场景,写出了初夏时节紧张而忙碌的劳动氛围,还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童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但是,辛苦劳作就一定会有收获吗?不一定。古代的劳动者们即便付出了无尽的汗水,收获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里曾这样写到: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昨天进城卖蚕丝,回来的时候泪流不断,那些身上穿着绫罗绸缎的都不是我们这些养蚕的人。

养蚕妇人的所见所感,正是古时劳动人民悲苦命运的真实写照。

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一》也有这样的表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就能收获粮食,荒地现在也变成了良田。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还有农夫饿死。挥汗如雨的劳动付出,却连最基本的生存都保证不了,更不用说殷实富足的生活了。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呢?《蚕妇》和《悯农·其一》这两首诗都没有给出解释,将问题留给读者思考。

唐代诗人秦韬玉在《贫女》中写到: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苦恨”是深恨,“压金线”中的“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压金线指用金线来绣花。贫穷人家的女儿憎恨自己每年用金线绣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自己的亲事遥不可及,却在给别人做嫁衣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独白像针一样刺痛着我们的内心,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不平。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yì)麦》这首诗中,对加在农民身上的繁重租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发出了“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呼告。他说如今的我有什么贡献呢?也不曾种田采桑。一年的俸禄有粮食三百石(石:dàn,十斗为一石),到了年末还有剩余的粮食。想到这里他就暗自惭愧,久久不能忘怀。自己“五体不勤”却能丰衣足食,而那些贫苦的农民虽然辛苦劳作了一年,却依然因为繁重的赋税而受苦。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冬日田园杂兴》中,有这样几句:“黄纸蠲(juān)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黄纸”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蠲”的意思是免除租税。“白纸”与“黄纸”相对,指的是地方上的文書。“皂衣”是黑衣,代指地方上的衙役。“旁午”表示交错、纷繁,“冬烘”则是糊涂的意思。)皇帝下诏要免除赋税,地方官府却催促着农民交租,那些衙役们交错不停地来到乡下催收。这些官员们的头脑真是糊涂,索取完钱财之后便买酒回去了。地方上的官员顶风作案,肆意压榨百姓的劳动成果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即使有政令也不遵守。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劳动人民又怎么能保住他们的劳动成果呢?

豆苗儿们,你们可能没有机会去田地里体验播种、施肥这样的农活,你们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样才能对得起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才能对得起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

编辑/薛江波

猜你喜欢

金线养蚕首诗
养蚕不易
《上课没人抢》
养蚕记
嫘祖养蚕的故事
深山种植金线莲走出致富路
“药王”
野生金线莲课程资源的开发初探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养蚕记
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