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2022年高考思想政治复习备考

2021-10-28冯静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综考试题审题

冯静

摘要:分析2021年全国高考贵州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可发现,试题始终围绕“一核”“四层”“四翼”来进行考查。这是每年高考试题的共性。但同时通过分析也可发现每年高考政治试题在题型设置,情境构建,内容选择等方面又凸显出自身的个性。通过分析高考政治试题的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我们更精准的把握高考,针对性的稳步推进2022年的高考政治复习备考工作。

关键词:共性;个性;复习备考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纵观近三年全国高考贵州省文综政治试题,无论从试题的考查内容还是情境的选取始终围绕“一核”“四层”“四翼”来进行考查。

一、2021年高考贵州文综政治试题共性分析

(一)试题价值导向凸显高考核心功能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因此,近三年的文综政治试题始终围绕着立德树人来进行试题命制。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21年全国高考文综甲卷第19题,以中国民族舞剧《孔子》在莫斯科首度上演,展现孔子经典语录和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竹简,生动阐释了孔子想的大同世界,带去正真的中国风。考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文化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再如第40题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创新性的理論内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引领作用组织材料,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和重大实践意义,增强“四个自信”。

(二)构建真实试题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学生关键能力

试题情境是用于引出问题、刺激应试者作答反应和完成特定任务的背景与依托,是测试和反映应试者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载体。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通过精心设置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复杂情境来考查学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学科能力的综合运用等各层级能力。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第17题通过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考查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制度自信。

(三)强化基础性综合性考查要求,发挥“以考促学”积极导向作用

1.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体现考查的基础性

“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关注主干内容,关注考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把考试内容集中于学科主干,避免“偏”“难”“繁”“怪”试题,意在引导课堂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回归教材,把精力集中在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上,夯实知识、能力和素养基础,把考生从不必要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中解放出来,真正发挥好考试指挥棒的正向引导作用。

2.强调知识融会贯通和能力复合运用,体现考查的综合性。

“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要求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命题突出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能力的综合运用,目的也在于引导基础教育教学重视知识整合,注重发展考生综合能力。

二、近三年高考贵州文综政治试题个性分析

2021年高考贵州文综政治试题总体呈现的趋势就是稳中有变,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又每年保持着每年的个性。主要体现在情境选材的时代性、试题类型的灵活性和基础知识的实用性等方面。

(一)情境选材的时代性

高考思想政治学科构建的试题情境强调真实性和时效性。因此,高考试题在选材方面每年都主要围绕着高考前一年的5月到高考当年的5月的重大时政素材进行试题情境的创设。2021年选取了脱贫攻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修订等素材作为试题情境考查。总之,每年高考政治试题的情境选材都紧跟时代发展,凸显当年的情境个性。

(二)试题类型的灵活性

高考政治试题的构成总会通过一些题型来进行命制。通过2021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贵州考卷可以发现题型每年都在灵活调整变化。在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的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中又重新考查了两年未考的经济曲线试题。同时也再次出现了一材多用的选择题模式。同时在主观题政治生活的设文中对政治主体限定不明,参考答案更加时政化也是一大特点和变化。

三、2022年高考备考复习建议

1、认真研读高考评价体系和高考试题说明。

高考复习备考是一项系统复杂的艰巨工程,要做好全面准确的高考复习备考必须在研究高考评价体系之下通过系统分析高考为什么考,怎么考、考什么的问题才能精准施策。要始终围绕“一核”“四层”“四翼”来进行高考复习备考的计划和诊断。保证方向的正确。

2、精选学科试题素材,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关键能力

每年的高考试题总是通过精选学科试题素材构建真实学科情境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知识运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考复习备考中,老师必须随时关注收集学科素材,通过构建简单、一般和复杂情境来进行课堂分析和试题的训练,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和描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能够从生活实践中去探索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如建党100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国家新修订或者通过的法律,乡村振兴,民生等方面。总之,那些能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主流价值导向明确,能够服务于国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时政背景材料都需要认真分析和掌握。

3、巩固基础,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高考评价体系中进一步的明确了要在高考试题中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因此,高考试题总是通过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来进行深入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扎实牢靠的学习成果是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坚实基础。所以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必须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有针对性的对课本知识进行精细分类和系统整合,理清知识内在逻辑,以教材目录构建知识框架,做到真正的把书读薄、读透、读活。

4、研究试题类型、提升学生审题能力

在高考试题中学生丢分最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审题不准,第二是知识不牢,第三是答题不规范。而这三方面中又以审题不准导致丢分最为突出。所以,在后期的复习当中一定要加强审题训练,审题的时间应该多于做题的时间。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一定要审清楚题目的知识范围,主体对象,命题角度和试题类型等。在审准题目的基础上,还需要认真审材料,对材料进行归纳转换成学科术语,能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写出答案的每个要点和关键词,最后对照参考答案对比分析,发现不足,取长补短,做到举一反三。同时特别要加强推导类、评析批驳类和原因意义类题目的审题和训练。切记盲目刷题和做题主观随意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题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文综考试题审题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文综》与流动的华文文学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高考文综备考策略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