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想象的积极作用

2021-10-28肖植竹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想象初中语文方法

肖植竹

摘要:语文是一门具有文学价值的学科,而带领学生去畅游语文世界之中的文学知识,也使其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探究知识。那么,在初中这个比较重要的语文教育时期,我们懂得利用课程知识来引发他们的学习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探索和研究语文课程知识。而对于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本文将结合相关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想象;方法;研究

前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的重要时期,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多学生都很容易局限于语文课本之内的知识信息,我们要想语文课程变得有意义,无非就是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对语文课程知识充满想象力,使得他们愿意走入其中,就是一次好的语文课程教学。所以,如何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仍是当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重点思考和探究的课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想象积极作用的意义

(一)有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链接

初中生的大脑思维比较活跃,而且也敢于想、敢于做,如若教师一味地灌输课程知识,则会显著学生大脑思维的发展,也使其不敢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无法对课程知识展开更为多元的学习联想。那么在长时间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想象力就会被局限起来,且大脑中的知识点也相对比较零碎,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期课程知识的学习[1]。

(二)促使学生更好表达自身的情感

在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是因为学生不敢想,而无法将自己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整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在回答语文阅读理解问题时,多数学生都能读懂课文内容,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读到了哪些内容、领会了哪些思想情感,就会发现不少学生说出来的内容词不达意,无法向别人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思。

那么一旦学生愿意去降自己心中所想说出来,他们就自然会产生各种关于语文课程知识的想象,便能有效解决上述“词不达意”的问题。一旦学生具备良好的想象力,他们可以利用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关联性,又或者是用另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事物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内容,使得自身所表述的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对方理解。这样学生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能有效地传递给他人,从而让其他同学也能受到学习的激励与鼓舞。

(三)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互动

适当的课堂想象环节,使得他们从知识的表面学习深入到内部学习,进而抽取出其中有用的知识信息。那么教师就要学会将语文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学会从互动的层面,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的语文课程知识,让他们自觉感知语文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与环节,使得他们不会受到课程教学的束缚,从而促使学生真正的发挥自己想象力去解答数学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想象的积极作用的方法

(一)明确学生想象能力的课程教学培养目标

教师想要发挥想象的积极作用,无非要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角度,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学习,以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与实际课程内容相互融合,以引导学生在探究课程内容中学会想象、敢于想象。此时,教师不能继续像以往教学那样只会顾着传递知识,而是要懂得从学生需要学习的一些实际语文内容出发,给予他们适当的教学引导与启发,从而以激发学生想象力为动力,以制定出完整、针对性的语文课程目标,使得学生完成课程知识探究的同时,自身的想象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地锻炼,进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荷塘月色》叙事性和描写性比较强的课文内容为例,对于这篇课文内容的教学想象力激发,教师有必要先从目标开始,以具有指引性的教学目标来促使学生知道自己该学习什么、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回顾《荷塘月色》内容,它是一篇具有丰富思想情感的文章。引导学生从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等词语进行课文内容的想象,从而不断去激活学生的学习想象力。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读感知——思考想象——查阅信息等方法,不断深入到作者笔下描写的思想情感世界,去自由体会笔下荷塘月色的特点,从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二)以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来引发学生的想象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缺少不了适当的课堂教学互动环节。有效的课堂交流和互动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想象思维。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会如何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虚心接受他人的学习建议。而在交流和互動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激发,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敢于想象、敢于挖掘其中的知识。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归田园居》古诗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诗文内容,设计一些读诗、悟诗环节,先让学生独自朗诵诗歌,以促使学生掌握诗文的基本读音、节奏,进而从中领会诗文的思想情感。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适当的诗文鉴赏问题,诗人“归向何处?”等问题。那么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的诗句,进行诗文内容的想象,以在大脑中构建一幅关于“归园田居”的生活景象,并在其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以有趣的生活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用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那么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学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教学培训,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展开知识的探索,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其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比如,在学习一些科技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如何利用科技构建更好地生活环境,以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新思维[2]。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的《昆虫记》内容为例,为了激发出学生对《昆虫记》这本书的阅读热情,使其从中学到有用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文阅读活动,如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昆虫,进行生活实地调查,以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就是昆虫,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自己生活在大自然应该做哪些事情,而不是简单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些什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已不能再像以往课程教学那样。在当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学生想象力,以促使学生透过现象观察本质,最终让学生从语文课程学习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宋艾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有效培养探析[J].现代交际,2019,20(7):228-228.

[2]黄新倩.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20,3(24):51-51.

猜你喜欢

想象初中语文方法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快乐的想象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一生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