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中的3+X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021-10-28戴正科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课程体系模块

戴正科

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了目前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的教学改革要求,并且考虑到院校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3+x教学改革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压缩了部分课堂中重复的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进行模块化的教学,并且在每一个模块中都设置了一个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通过时间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还能为其他相关的工科專业进行教育改革起到借鉴作用。本文主要是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3+x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应用,希望能够为工科类课程进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3+x课程教学方式;应用方式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工科类的课程训练是十分关键的,工科类学科本身就是一项注重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科,因此,如何能够在课堂中处理好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技能能够得到不断地提升,是教室从业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是针对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类型学生必须具备较为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对于数学基础能力的要求较强。由于在本科学习阶段,学生还需要学习英语和政治等其他课程,导致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受到了严重的压缩,为了能够在时间压缩的状况下,也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掌握水平3+x课程教育改革方法应运而生,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模块化的实验训练,在短时间的训练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符合目前教育改革的教学目标。

一、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的3+x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一)电路分析与数字信号处理的3+x课程设计

为了进一步完善3+x课程设计体系,应该将工程数学中的图像处理知识以及语音处理技术和多种变换手段纳入到这一模块中,使电路分析与信号处理的教学模块的教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对原有的专业课进行补充和完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工科类专业的数学教学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数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求存在较大的偏差。很多工程数学的教师本身就是数学系出身的,虽然这类型教师具备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在教学课堂中并不明确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对于数学知识应用的侧重点,这些教师严重的缺乏工程类专业数学方面的背景知识。除此之外,电子信息以及工程技术类的专业本身就对学生涉及到的知识面范围要求较为严格,但是由于受到的课堂时间的限制,很多专业知识仅仅压缩到了同一个章节中,而3+x教学模式可以让这些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化,通过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

(二)电子技术3+x课程体系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的内容构成本身就较为复杂,这其中包括了非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知识,但是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与非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专业在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上都具有较大的差别。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包含了工程实训技能等等内容,在这一教学模块中,除了需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以外,实验动手操作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目前,我国的本科院校中,实验教学内容大部分是硬件操作,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验以及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的设计出自己的作品,这项课程的建设也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在这一模块中通过自己选题并且选择应用的硬件设备,从而完成自己创作的作品。

(三)计算机3+x课程体系设计

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的内容主要以汇编语言为教育核心,在这一教学模块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微机系统思想,通过软件与硬件相互辅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汇编语言技能。在建立这一模块体系时,需要教师通过理论知识授课与上机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学生,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采用自主学习和辅导学习两种方式提升自身的汇编语言技能。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各类型创新企业接受这方面的教育课题,从而提升学生对汇编语言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专业课3+x课程设计

目前,在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大量地运用到了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课程也成为了it专业的本科学生都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项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广泛,例如,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应用,都需要用到多媒体通信技术。而在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信息理论技术与编码理论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这一学习模块中,教师需要根据专业课特点的差异性,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例如,在工程类专业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中的纠错编码技术,而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则需要侧重于数据压缩技术的教学[1]。

二、落实3+x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措施

(一)鼓励高校创新,培养尖端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这门专业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了电子线路以及多种类型的实验课程,而这些课程的设计要求学生采用自身的创新思想,独立的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学校可以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创新型学生,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性课题,或者通过让学生自选课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可以帮助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各类型器件,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二)开放教学实验室,在校园中营造科研氛围

目前,很多高校在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的教学实验过程中,并不注重实验质量,只是形式化地进行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学生动手能力的问题。而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动手操作,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因此,在校园中,对于该专业的学生,学校应该开放实验室,让这类型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设备进行操作。与此同时,学校在设置开放型实验室时,还需要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在严格管理的前提条件下,为校园中学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优质的使用环境[2]。

(三)加强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很多高校的实验教师由于接受的创新课题太少,将大多数的时间用于研究成就的电子实验过程中,这种电子实验本身就与社会的尖端技术脱节,从而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高校学生都希望科研教师能够开设与时代尖端发展技术相符合的实验教学内容,因此,实验教室应该积极地参加到科研培训中,通过学术交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将注意力放在新兴的实验课题中[3]。

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3+x课程教学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模块化的教育方式和实验手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种教育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知识系统化地传递给学生,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符合目前新课程教育体系的要求。在未来高等院校中的相关工科类专业也可以借鉴这种教学设计方式,为现代化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尖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云,李建增,左宪章.1+2+3+X的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6:62-65.

[2]杨伟吉,吴杨辰子,齐嘉阳,周文俊,杨华.基于“(3+X)+1”模式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02:56-58.

[3]王朝阳,王晓静,尚惠,何青峰.构建“3+X”的大学课程平时成绩考核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9-10.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课程体系模块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1%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 (按获奖类别、企业音序排列)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电子信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