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跟班”练就硬功夫
2021-10-28冯杰刘友春
冯杰 刘友春
“我们一定会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倾囊相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8月5日,在江汉区—宣恩县“异地跟班学习”交流帮带会上,武汉市市级“名书记”、唐家墩街西桥社区党委书记董守芝发言说。
“异地跟班”是宣恩县近年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一个探索之举。40余名村(社区)主职干部、重点后备干部分批次到襄阳市保康县、杭州市西湖区、武汉市江汉区和青山区跟班学习,“量身”精选岗位,“对口”跟班锻炼,提升抓党建、抓发展、抓治理的能力。
“看到了差距,找准了方向”
2020年9月,宣恩县沙道沟镇布袋溪村党支部书记杨勇来到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上城埭村,跟班村党总支书记陈卫,学习杭州市“最强党支部”抓班子带队伍、强产业促发展的“秘诀”。
“省级文明村除了资金投入,村级发展有哪些独到之处?”杨勇带着疑惑开始了30天的跟班学习。
在上城埭村,乡村文化礼堂起到的凝聚人心、促进乡风文明的作用给杨勇留下深刻印象。对于依托礼堂举办的“村级运动会”,村民热情响应,党员群众反响良好。文化礼堂何以凝聚人心?杨勇在参与了“请你来协商·乡风更文明”“文化礼堂建管用”等多期主题活动后,实地感受到农村文化礼堂凝聚起的乡村文化精气神。
“上城埭文化礼堂为群众茶余饭后创造了休闲条件,可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杨勇在自己的跟班日记中写道,农村文化礼堂是丰富群众精神家园和建构新型乡村共同体的有效载体,核心是解决好“建、管、用、育、融”问题。
“看到了差距,找准了方向,对村里的发展更有信心了。”跟班学习回村后,杨勇着手谋划建设布袋溪村文化礼堂,挖掘农耕文化资源,推进以党员志愿者为核心的“红色周末”活动,打造传统文化传播阵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兴隆村,地处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是“萨玛长潭”侗乡文化康养休闲旅游示范区。兴隆村支部书记陈德志在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华联村跟班学习,实地考察当地精品民宿建设,点对点学习民宿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特色服务等内容。
回村后,陈德志参照“杭州模式”,邀请专业团队对兴隆村民宿进行总体设计。民宿集文化展览、旅游接待、党建培训等功能于一体,预计年综合收入近百万元。
“看到问题和差距,关键是明确了发展方向,发达地区的经验模式,让我开阔了农旅融合的思路。”陈德志感慨地说。
“带着问题去,找到办法回”
“农村工作核心是基层治理,治理的重点靠发展。”宣恩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明关祝说,“带着问题去跟班,比照先进做事情,找到办法带回来。这是异地跟班学习的目的所在,能够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本领。”
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制约农村工作开展的难题,椿木营乡长槽村党支部书记李永辉在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华联村跟班学习,见证了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学习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方式。“发展集体经济,配套资金只能作为‘酵母,更多的是通过市场主体争取社会资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李永辉说。
回村后李永辉将发展集体经济作为跟班实践项目,借鉴“杭州模式”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对内发展产业,对外承接项目,党员、能人大户参与产业项目管理,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激励机制,推动形成以“中药材、反季节蔬菜”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产业发展,村委会负责项目规划管理,雇佣周边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2020年村集体经济总收益超过40万元,解决贫困户就业岗位300个。
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被派至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跟班学习,实地跟学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现场参与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三会治事”,感受尧治河村山乡蝶变背后的力量。
回村后姚元翔从村级班子建设入手,通过党员手牵手“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方式,带领群众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级事务管理监督,以“支部引领、大户参与、小户联动”模式,做大做强黄金梨支柱产业。
“异地跟班实践,锻造永恒课堂”
近期,疫情有所抬头,在武汉市江汉区疫情防控一线,来自宣恩县的8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和街道社区工作者携手相助,值守进出卡口,逐户排查核酸检测全覆盖情况。“我们迅速转变角色,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次特殊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了英雄城市的抗疫精神和基层干部的扎实作风。”在江汉区跟班学习的宣恩县兴隆街社区书记孙仕玖说。
谈起青山区异地跟班经历,宣恩县珠山镇封口坝村党支部书记罗万林感慨万千,发达地区党员干部开拓创新的精神带来的冲击,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他,异地跟班是一次思想洗礼,更是一次真实、走心的实践学习。
宣恩县搭建“走出去”“引进来”平台,常态化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每年确定1至2个专题,组织2批以上跟班学习活动,时间安排一般不少于30天。跟班干部按要求撰写跟班日记或调研报告,把异地跟班学习活动制度化,总结基层鲜活经验,通过“跟班先进找差距”將初心使命教育延续下去。
为拓展异地跟班实践形式,将其锻造为党员干部能力提升的永恒课堂。宣恩县创新跟班学习“四个一”培养机制,即明确一名乡镇班子结对培养,选派一名帮带导师实践指导,搭建一个互联互动的交流平台,服务一批惠及民生的重点项目。优选工作实绩突出、基层经验丰富的党员导师“1+1”结对传帮带,以矛盾调处、项目协作为依托,建立重点项目人才工作室,推荐学员下沉一线跟班学习,进行差异化、补缺式实践锻炼,在项目一线领衔攻坚、服务发展。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统筹经费超过70万元,选派40余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杭州、武汉、襄阳等发达地区异地跟班学习,派聘276名“两委”干部到重点村(单位)“互学互挂”,带动发展产业项目152个,184名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3547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相继涌现出黄坪、二台坪、上洞坪等特色美丽乡村,走出了融合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