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与“真相后”

2021-10-28谢沁露

视野 2021年20期
关键词:媒介社交群体

谢沁露

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流动渠道改变了媒介生态流动与传统规则。“把关”和“守门”的传统“信息筛选加工者”無法控制和调节社交化媒介时代舆情大坝的溃堤,曾经的核心角色变得弱化、被遗忘和被解构。“把关人”成为社交媒介时代无法固定操作的实践模式,因“娱乐至上”“人人都是时代记录者”等新社会交往体系而过时,甚至被无形的群体传播习惯潜藏。新社交媒介环境下的反转新闻现象既违背了新闻业一直遵循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也将信息传播陷于差异变化、跌宕起伏的困境中。无论媒介环境如何发生变化,归根结底都是人为因素产生的结果,把关环节的参与和调控仍是值得“老生常谈”和反思的问题。

大行其道的“后真相新闻”

反转新闻又称为“后真相新闻”,主要特点是新闻随事件发展及舆论方向倾斜,出现一波三折或过山车式转折,在最后才展现事实真相。从近几年的“重庆公交车坠江”“榆林产妇跳楼案”“网红saya殴打孕妇”等事件,到“英国冷冻货柜车案”“西安奔驰女司机维权”等事件,再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的各种谣言、“名校大学生偷盒饭事件”“教师体罚6岁女童吐血”“张玉环之妻形象反转讨论”等,反转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呈现出“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的“后真相”特征。新闻在没有确定为真实之前所有的信息即是谣言,从信息把关的角度来看反转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有三个突出层面。

1.“诱导式”议题生产与话题制造。首先,反转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依赖于话题的被制造、被转移和被放大。信息生产者抓住了新闻内容的社会敏感度,生产容易引发讨论的议题,制造噱头,诱导关注,博取流量和热度。当所涉事件与国家、群体、个人日常生活、社会民生或公共权益问题关联,受众的泛平民化使内容被放大突出,信息真实性在初始极短的传播时间内易被忽略和缩水,进而被转移问题焦点。其次,新媒体发展在大环境下促进信息传播的“实时达”,极大满足了公众受传信息、自由表达等社交需求,但是大数据算法机制也辅助了信息传播的话题制造,诱导受众情绪与态度,促进信息动态易成反转势态发展。根据一些舆情反转案例来看,“反转一次型”“二次或多次反转”新闻均随着新线索和信息的不断浮现,推翻之前的“真实”,在多次揭露中成为“过山车新闻”。

2.“围观的受众”与“标签化认知”。当新闻议题“被制造”后受到舆论关注引导受众对事件的群体看法,受众群体在情绪煽动下的猜测和单一判断极易使人们忽略事实本身,中心议题偏离事件本应关注的问题焦点,产生群体意见倾向或摩擦并随之倒戈变换立场,表现出信息“围观式接收”与单一的“标签化认知”。而后在深入调查和挖掘的多角度审视下,被揭露的新闻事实与初次接受的信息关注重点与真相产生偏离或不符,前后差异较大,才让人觉得大跌眼镜,浪费感情。

3.“被困的把关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交化媒体UGC模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渗透于人们日常所需中,受众一跃成为生产信息的主体,且一人多平台多账号进行参与和输出,加速传播效力。当新闻爆发,高居热搜榜,讨论转发量极高时,其他平台转发助推抢榜单和关注度,展现传播主体和渠道的多元便利。

而正是这种“射线型”生产传播开辟了“后真相语境”,使传播主体与客体角色叠加,传者与受者生产关系链复杂,实现了变量式的关系转换、叠加与勾连,使假新闻、假消息能够挣脱传统的信息把关机制约束,实现从传播网络的流转上升至社会网络的流转,混淆真假,波动并破坏了媒介生态环境。进而我们能够看到:一方面,传播过程呈现传统的把关策略跟不上媒介环境变化速度,形成了“把关人被困”和“无奈把关”的把关缺失式传播局面,干扰并影响了社会信息的正常交流,大幅度消耗了传播资源和民众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缺乏与新的社交媒体传播平台和身份、与当前社会化媒介传播关系链相匹配的把关人与把关方案,信息传播中总会出现反转现象,所占比例有逐步上升而无缩减的势态。

反转新闻的推手

上述讨论暴露出当前信息传播与报道在新闻实践与认知方面存在把关缺失问题。

1.主观臆断代替客观真实的信息传播。新闻现场一直是新闻的来源地,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许多信息没有经过专业记者采访或新闻现场确认,没有经过把关人核实审查就进行个人(或群体)主观臆断臆想的、满足个人(或群体)利益的信息传播或转发,抢“新奇”、占“先锋”而不顾“真实”,以主观取代客观的传播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与社会效应,等到最后出现真相揭穿,事实反转,令人愤怒。

2.传播主体角色权威与公信力的混淆。总体来说,受众对常见的、耳熟能详的报道来源较为信任。而在一些内容优质、颇具专业性的自媒体丰富了媒介传播的同时,各种混杂的“争流量”和“赚粉丝”的自媒体加入大众日常生活的传播渠道进行关注度争夺,整个传播生态网络由此展现出浮躁的另一面。坚持对民众负责与恪守专业本职的传统媒体,及官方媒体旗下的新媒体的传播角色权威与公信力,逐步被社交媒体化的诸多渠道剥蚀替代,被全民娱乐、大V、个人公众号等不择手段、制造噱头的信息生产抢占了关注度,混淆了虚假与真实、权威与伪权威、专业与非专业。最终损害了新闻传播实践活动的集体性权威与公信力,及受众的新闻认知辨识度。

3.被情绪操控的受众感知与媒介素养的展现。新闻反转前,在缺乏新闻专业知识和媒介素养的情况下,受众会将个人观点放入群体层面进行诠释,并自带“标签”产生主观的刻板印象,使他们极速集结起来口诛笔伐,发表意见。一些受众对各方提供的线索不知真假,众说纷纭中因缺乏辩证认识而无法辨识,反转后又开始对另一方当事人以及不实报道的媒体群起而攻之,造成舆论风向反转。看似一身正气却极易被信息引导和幕后操控,顺应从众心理进行意见表达,成为反转新闻的最有力推手。

猜你喜欢

媒介社交群体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