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育人,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10-28周彩丽常艳丽王立欣

教育家 2021年37期
关键词:五育劳动育人

周彩丽 常艳丽 王立欣

论坛主持人

石卫东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东门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研讨嘉宾

左海荣  宁夏回族自治區吴忠市利通区第十三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冯书青  山东省冠县范寨镇联合校校长

林   耀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学校长

孙艳丽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西街小学校长

张   恒  河北省衡水市新苑小学校长

李玉良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局长

黄梅平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第一中心小学校长

薛   燕  青岛市第四实验小学 (青岛新昌路小学) 党支部书记、校长

王铁征  北京市海淀区台头小学校长

教育学者李政涛曾表示,通往育人质量提升的路径多种多样,其中“五育融合”是当前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之一。

五育中,当前的教育短板在哪里?如何才能扭转五育失衡的现状?如何实现“五育融合”育人效应的最大化?“五育并举”对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围绕“五育并举 融合育人”的主题,共同探讨学校五育发展新方向。

议题一:如何扭转五育失衡现状?

◎黄梅平:当前,升学压力依然是学校教育的重压,高考指挥棒指挥着从小学到高中教育的全程,智育占据了学校教育的绝大部分时间,其他“四育”所占的时间非常少。如何加强和改进这些薄弱环节呢?

就我校的实践来说:第一,减轻课业负担,给其他活动留出时间。根据“减负”的相关要求,我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向40分钟要质量。学生的作业量大大减少,原则上在学校课堂上就能完成,这样,学生回到家里,有足够多的时间用于其他活动——看课外书、进行体育锻炼、玩耍、课外实践活动等。

第二,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在校做得最多的一项劳动就是打扫卫生,而且还是轮着做,一个月也轮不到一次。我们设置劳动类的家庭作业、社区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劳动量。在评选“新三好学生”或“优秀干部”“劳动标兵”等荣誉称号时,由家长和社区出示证明,提供孩子在家或在社区的劳动表现以及劳动数据作为参考。也就是说,孩子的劳动,是在社会、家长的督促之下进行的,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让孩子们热爱劳动,在劳动中锻炼意志品质。

第三,体育美育并重,健体“健心”。体育与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一直所重视的。我校积极开展体育和艺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获得了“全国科技体育示范校”“全国校园足球示范校”“江西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生在各项体育比赛项目中,夺得全国金牌137枚、银牌89枚,铜牌多枚;夺得省级金牌97枚,银牌、铜牌多枚。爱好体育与艺术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明显提高。

◎左海荣:五育中,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短板和软肋。当前,劳动教育在学校里弱化、在家庭中虚化、在社会上淡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刻不容缓。近几年,我校在劳动教育方面,以课程为主要依托,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构建新劳动教育架构。一是开发农事劳作和劳动创意课程,以及家校联动开展生活课程。二是创新学习方式,让儿童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课题研究式、项目整合式、主题探究式、综合展示式学习。三是以制度规约和多元评价搭建支持系统。

第二,开发新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依托“红领巾开心农场”开发农事劳作课程、劳动创意课程和快乐生活课程三个课程群。课程群涉及人文、科学、艺术、语言、道德五大领域。

第三,创新学习、实践劳动的方式。新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以项目或项目组块的方式推进。一是跨学科的项目整合学习。如“农场小作家”是基于“开心农场”的习作项目,为儿童搭建一个观察发现、实践锻炼、总结提炼、分享交流的载体,提高习作水平。二是基于年段的主题学习。每一个年级都有种植主题,按主题开展劳动学习。三是基于社团的课题研究式学习。学生们组成社团,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四是基于社会公益活动的综合性学习。如通过爱心义卖、垃圾分类和志愿者服务等课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

第四,规范管理,促进新劳动教育落地生效。一是以制度规约来推进。“开心农场”实行承包责任制,分片划出责任区,分到各班管理。全体学生共同承担劳动职责,共同分享劳动果实。二是以校园活动来推进。学校通过举行“春季播种节”“农事运动会”“开园采摘节”“爱心义卖”等活动,将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知识与技能比赛等融为一体,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价值与丰收的快乐。三是以评价来推进。学校定期开展“最美农场”评选,并评选“小小农博士”和“劳动小能手”,以评价助推学生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探究农耕文化。

◎薛燕:我认为,五育之中,劳动教育是最短板。我校充分发挥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的作用,提升劳动课程实施水平,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

为了让职业体验课程真正地影响学生,我们设计了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分层推进课程。1—3年级学生需初步了解父母的职业特点和工作内容,并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丰富自己对不同职业特点的认知。4—6年级的学生通过职业讲师进课堂、校外职业体验活动,深化对社会中不同的岗位分工和职责的认知;通过交流自己所了解的职业特点和任职资格,初步设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学校成立了家长职业讲师团,邀请家长代表和劳动模范走进课堂,结合自己的经历,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三个维度为孩子带来职业体验特色课程。空姐要具备哪些能力?律师如何处理法律问题?甜品师的一天是怎样的?……课堂上,各位家长讲师向学生讲述自己的职业特性,传递热爱、拼搏、耐心、坚守、责任等美好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探究文化—内化品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五育劳动育人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五育互育”: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