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例谈
2021-10-28柳一文
柳一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成为时代的必然。由此,“知识点切片”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有着积极作用,定会让高中语文课堂焕发新的生机。
时代呼唤教育创新,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要求,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树立生本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高中语文“知识点切片”教学的运用,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它将知识系统化,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接受学习,并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的教学为例,谈谈高中语文 “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的策略。
“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内涵
“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在“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之下,促进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教学资源方面有效应用与开发,实现课堂教学实践、网络教学资源、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从而更便捷、有效地服务于教师教学研究。
“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将学科内容精细化,对重要、具體的知识点进行“切片”式的教学设计。切片设计,单独看是一个点,如果组合起来就是一节课,也就是说切片时就要留有“进口”和“出口”,为组合做准备。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要凸显个性,注重知识点的深度发掘,注重知识点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展开。
其中,设计理念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凸显教师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内容强调以新视角发掘教材,注重问题化研究,聚焦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核心点,形成知识的切片、微格;设计结构要有清晰而完整的教学步骤及实施过程,教学过程力求合理流动,有条不紊,富有层次感;在时间方面,切片设计的内容不是一节课,而是一节课中的若干个知识点中的一个或两个。
“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体例
“知识点切片设计”分为一个切片说明和四大板块,即教学设计、相关拓展、课件支撑、试题配套。切片说明是对知识点切片的介绍,四大板块是其核心内容。
切片说明包含四层意思:一是“切点分析”,简要介绍所选知识点在教材、高考中的地位及作用,本知识点先行后续的关系(前置和后置);二是“学情分析”,简要预设本知识点学生要理解的程度;三是“教学目标”,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如何以局部目标体现整体教学的三维目标以及核心素养;四是“设计思路”,教学设计的理由及突破本知识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是“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的重点。其基本要求是,注重知识点的深度发掘,切点要准;注重知识点多层次多维度的展开,切入的角度要新。尽管只是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但要清晰、简洁、流畅、完整。教学流程建议以表格式进行设计,分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教学设计切忌与“教案”与“学案”等同,要彰显作为知识点切片教学的鲜明个性和特点。
其中,教师活动栏目以突破理解知识点为主轴,清晰呈现教师教学行为,准确呈现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充分考虑问题设置的研究性和探索性(针对学生的思维盲点和易错点)。学生活动栏目要清晰呈现学生学习、思考、互动、探究以及掌握知识的过程。设计意图栏目要简明交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设计意图,突出说明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理解掌握知识以达成教学目标的作用。关于相关拓展,要提供少量的、核心的本学科或跨学科拓展内容或研究指向,以便教师更好理解相关内容。
“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在课件的支撑方面,要注意以下方面:建议使用传统PPT作为课件载体,最大限度突破传统课件的束缚,力争在科学性、完整性、技术性、艺术性方面有所创新。课件载体与“教学设计”的流程要高度契合,使之能很好地与教学设计配套,完整地呈现整个教学流程。
关于课件的碎片化,可拆分出PPT课件中的音频、视频、图片、(交互式)动画等素材积件,并对理解本切片讲解有重要作用的积件进行核心积件的标记。在核心积件的定制方面,老师可提供核心积件的定制或修改要求,如交互式动画、特殊工具等。在试题配套方面,准确选取2至3道有针对性的试题,用于学生巩固知识点。
“知识点切片”教学方法例谈
以《边城》的教学为例,《边城》“三美”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小说单元第三课第二框的知识点。本框立足于自学课文的特点,以小说三要素为出发点,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学、老师的点拨,深层审视《边城》所体现的自然之美、风俗民情之美、人性之美。
该课的前置知识点为:《边城》的“三美”;后置知识点为:拓展延伸,现代农耕文化的衰弱。有人曾把《边城》概括为“战火中的田园牧歌”,认为它回避了动荡纷争的时代背景,对湘西的世界不遗余力地歌唱,这点也曾为评论家所诟病,但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对于如今的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村,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树立保护乡土文化、挖掘乡土特色的意识。
在教学的设计方面,可采用“导学式”教学方式和“问题探究法”,通过情境创设、图片材料等,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之后,再通过重点概括,归纳“三美”要点,进行拓展延伸与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对当下农村文化进行重新认识。
首先,导入《边城》视频。然后,提出问题:《边城》中茶峒景色之美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教师以凤凰古城、茶峒的精美图片导引,让学生对景色特点进行点评。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直观感知景色之美,看到茶峒的自然之神奇,通过文字进行揣摩,从总体上感受茶峒山水的美丽。
之后,再提出问题:《边城》中风俗民情之美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学生阅读教材,用笔画出答案,回答问题;教师以苗族特有的精美图片导引,让学生评述,展示问题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茶峒的民风淳朴,通过文字进行揣摩,感知人情冷暖,从总体上把握风情之美。
“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优势
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之下,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采用了常规教学的模式,先进行文章作者介绍,依次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写作技巧。这种一以贯之的教学手段,无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低下,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果。而运用学科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切片的形式呈现,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比较明确,可将繁复的语文知识化零为整,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针对性。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繁复多样,知识点庞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针对性不强,导致语文学习的效果不佳。而采用知识点切片教学设计,能够将知识进行分类,使得语文学习的逻辑性、系统性增强,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的放矢,学习取得实际效果,促进语文学习成就感的提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面。高中课业任务多,学习负担重,学生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至关重要。而采用知识点切片教学策略,让知识的传授更加体系化,为学生语文学习节约了时间。
同时,借助知识点切片教学,可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性学习,并将课内与课外很好地衔接起来,促进知识的转化与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框架,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