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随大流,为什么不可以

2021-10-28余运西

大众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花式强度跑步

余运西

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还是个技术活儿!没有两把小刷子的运动小白,很容易上演错误示范。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逐渐被唤醒。健身随大流?运动靠模仿?错!科学、合理又符合自身條件的运动,才有可能达到你期望的效果……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院长倪国新,一起讨论了“该怎么动起来”这个话题。

“花式健身”隐患多

问: 不久前, 一条有关“ 吊颈健身”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视频中,有人把绳子一端搭在树上,另一端挂住脖子,然后双脚离地做出各种动作。这些年,除了“吊颈健身”,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健身方式,比如头朝地撞树,单双杠“飞旋”等。“花式健身”总是会火上一阵子,但这些运动方式真的适合大家吗?

答: 运动健身的种类有很多, 快走、慢跑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现在基本每个公园、小区都有健身器械,大家可以根据器械的使用说明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尽量不要模仿这些“花式健身”方式,以免意外受伤。

拿“吊颈健身”说吧。人的颈部分布着脊髓、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与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它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在2 5公斤左右。在此提醒大家,不要随便“以身试险”。有人说“吊颈健身”套用的是牵引原理,但颈椎牵引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必须考虑角度、时间、重量三个要素。做牵引治疗一定要科学评估,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问:大家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随便一想就能给出很多理由,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锻炼心肺功能、减脂增肌、预防各种疾病等。那么,运动健身真的可以预防疾病吗?

答:“运动是良医”这个说法,有大量的科学证据。有研究证实,长期规律跑步能减少25%~40%过早死亡的危险,大约延长寿命3岁。运动通过对心血管、新陈代谢、肌肉骨骼、神经精神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帮助预防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延长寿命。

这里需要给大家明确两个概念:身体活动和运动。身体活动是指任何骨骼肌收缩引起的,高于基础代谢水平能量消耗的机体活动。包括职业工作、家务劳动、休闲活动、体育运动及健身和健康为目的的身体锻炼。

而运动是身体活动的一种具体的类型,是指为了改善或维持体适能、运动技能或健康而进行的有规律、有计划、有组织的身体活动。运动按强度分为低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运动,按类型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抗阻训练。

运动的伤,可以防

问:扭到脚、伤到腰,跑步膝、网球肘,大家健身运动最担心会伤到的关节基本上都涉及了。有人说关节需要运动,但运动又有可能造成伤害。到底该怎么认识这个问题呢?

答:运动和运动损伤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有运动就会有损伤。在运动人群中,运动损伤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再好,也总会不小心发生各种各样的损伤。

损伤是需要预防的,预防运动损伤可以内外两方面发力。外在因素包括场地、赛季、比赛规则等。比如运动前要查看场地是否符合运动标准,器械是否调整合理、有没有破损等。内在因素方面,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必要时要使用护具等。一旦发生损伤,就要重视康复。

康复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功能恢复的程度,运动表现的好坏,重返运动的时间,甚至运动寿命的长短。

问:通常那些“花式”追求养生的中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突然运动的青年人,特别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这两大人群的运动健身都有哪些特点和误区呢?

答:追求养生的中老年人,特点是盲目健身,从众,追潮流,热爱健身却又不加甄别。通常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就是“大家都练的就是好的,练的人多的就是有效果的”。

长期久坐突然运动的青年人,特点是热血,充满激情,对锻炼充满渴望,但总是难以坚持。他们的误区是,总认为通过一两次大强度的运动,就可以实现健身效果。

问:大家身边都有人在朋友圈相互比拼跑量、比拼步数。有网友提出“垃圾跑量”这个概念。如果跟着一些APP做运动健身,都会有哪些“坑”需要我们刻意避免呢?

答: 应该说, 这样热爱运动的氛围,包括一些网络工具的使用,对大家坚持运动健身是有促进作用的。在此想提示两点:一是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跟专业人士一起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二是不要比拼,运动讲究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坚持运动,最治愈

问:运动疗法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已被证实,我们也很容易感受到,大汗淋漓一场运动之后,往往能收获正能量满满。运动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和状态的?

答:运动可以有效缓解不同性别、年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其效果与药物和心理治疗相当。坚持运动,你还可以从运动中获得体质和睡眠改善、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降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等额外的收益。

6周以上的有氧运动,可在紧张、焦虑、愤怒或所有的情绪方面都有显著性改进。作用机制为,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细胞因子产生,增加神经递质释放(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抑制炎症通路,维持线粒体功能,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等。

推荐运动的强度是50%~85%最大心率,运动频率为3~5次/周,每次至少30分钟。

问:健身开始容易坚持难。坚持运动的小妙招,您有没有?早起锻炼更容易坚持吗?

答:通常,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21天,运动也是这样,至少坚持21天。早起锻炼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低血糖症的人早起锻炼不能空腹,可以吃块饼干或者蛋糕,喝点运动饮料,避免过度消耗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坚持运动的小妙招有:1.从简单的运动开始,也就是容易完成的低强度、时间段的运动,然后再循序渐进,逐渐适应。2.参加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可以让人坚持下去。比如爬山、游泳、户外骑车、有氧健身操、舞蹈、跑步等。3.为自己找一个运动的好环境或好伙伴,比如去风景优美的河边或公园跑步,去参加运动课程。有小伙伴一起陪着运动,会更好坚持。

猜你喜欢

花式强度跑步
花式比心
花式调皮之小林篇
其实,跑了你才懂
计算电场强度常用的几种方法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求电场强度的新方法お
家居服新颜花式宅时髦
八戒跑步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