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啥时候该配助听器

2021-10-28赵星月

大众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吴老助听器言语

赵星月

9月27日是国际聋人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老年人的听力健康。

早在2016年,一项我国四省调查研究就发现,在听力损失患病人群中,60~74岁的老年人占了53.65%。奇怪的是,很多老人明明已经听不清了,可就是不愿意验配助听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比如说下面这位。

三顾诊室,因一句触动

好说歹说,72岁的倔老头吴老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研室主任刘博教授的诊室。

“我可没聋,你别夸张。”听了儿子对自己病情的描述,吴老不以为然。

“按3次门铃您都听不见。一跟您说话,您就打岔。”儿子反驳道。

“他们说话声小。再说,老王配了助听器,效果没见多好,搞不好还依赖上了,不得越来越聋呀!我那天试戴了一下,根本不管用。”

刘博教授解释道:“首先,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频率范围不同,适配参数就不同,您试戴老王的助听器,没有参考价值。其次,助听器的主要佩戴目的是提高听力、改善听觉言语交流,并没有直接的副作用,非但不会越戴越聋,还能使得耳朵积极有效地参与整个听觉活动,保持言语识别率,不容易老化,所谓用进废退。”

道理越辩越明,可吴老就是不配。

两周后,刘教授又见到这对父子。几经劝说,老先生依旧是:不配。

一个月后,刘教授三见这对父子,她决心,一定说服吴老。

刘博告诉吴老:“老年听力损失可以引起认知能力下降。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在伴有轻、中、重度听力损失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年人的2倍、3倍和5倍。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您看过《都挺好》吧,就像苏大强,最后连女儿都不认得了……”

“配!”没等刘博说完,吴老出其不意地打断,“我不能给儿子添负担!我如果走丢了,他找不到我,着急不说,还耽误工作……”

所幸,吴老的听力损失程度和频率范围均符合助听器的适应证,佩戴效果将非常理想。

老年人 该配助听器就得配

研究发现,24%的老年听力损失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精神异常,同时约有40%伴有耳鸣、20%伴有平衡障碍。老年人随着听力损失加重,从早期噪声环境下言语交流困难到安静环境下言语交流也很困难,致使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减弱,导致老化加速、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同时,听力损失还会引发避险能力下降。“对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警告声(如交通工具鸣笛、火警、周围人的提醒声等)的感知能力下降,同时伴随年龄增长会出现声源定位能力下降,对危险警告信号的方位判断也会出现问题。”刘博说。

不仅如此,近年研究发现,听力损失还与老年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更加重了家庭和社会负担。

不少老年人因不愿面对年龄增长的现实,认为佩戴助听器是身体残疾的表现,又或者由于助听器体积过小操作不便、老年人健忘易丢失等原因,所以抵触验配。

中国工程院院士、耳鼻咽喉学专家韩德民说,与老年人亲近的人,特别是子女,应具备相关常识,在日常观察中有意识地识别老年人的听力损失表现,及时督促老年人进行医学评估和听力学评估。

根据《老年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专家共识(2019)》,老年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手段,除生活中家庭人员日常观察外,还包括医师简单评估法及问卷筛查法、简易设备筛查法和听力计筛查法。

医师简单评估法及问卷筛查法,即受检者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回答医师提出的听力相关问题,由医师进行评估;也可以选用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简化版(HHIE'S),请受检者在5分钟内回答听力相关问题,根据得分加以判断。简易设备筛查法,是指基于通讯工具和数字测听程序的远程听力筛查。但其筛查结果可能与真实听力之间存在差异。听力计筛查法,由经过听力学培训的人员在隔声室或安静环境下,使用纯音听力计进行500Hz、1000Hz、2000Hz、4000Hz和8000Hz的纯音气导测听,若各频率均达到筛查标准,则通过听力筛查。这种筛查方法专业性强、灵敏度高。

此外,韩德民建议:“老年听力损失患者既往具有良好的听觉言语基础,人工耳蜗植入后效果明确。临床上应结合老年患者自身的预期寿命和听力下降趋势综合考量,当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适应证时,应尽早植入人工耳蜗,提高生活质量。”

助听器 向着理想的模样不断前进

前面说到,很多老年人不愿意验配助听器的原因之一,是担心被当成残疾人,还担心佩戴助听器不方便。这里就要提到助听器的外观和发展了。

有人打趣说,人类最原始的助听器或许是聋人自己的手掌。将手掌附于耳旁作喇叭状,可以很好地收集声音。虽然“手掌集音”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助听器,但这是最自然的助听方法。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应用基础部副主任王硕说,助听器在外观上,越来越呈现微型化、轻便化的特点。如今,较常用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开放式选配助听器。这种助听器体积、重量均小于耳背式助听器,且佩戴舒适,堵耳效应不明显(堵耳效应,即正常人用手指堵住外耳道,听自己说话声音会发生改变)。其可根据听力损失程度调整受话器和耳塞的大小及形状,受众面更广。

“市面上也有隐形式助听器,体积是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的3/4左右,略同于半個1元硬币大小,能够满足佩戴者对隐蔽性的要求。”王硕说。

功能上,以佩戴者需求为导向,助听器技术也不断革新。

王硕介绍,一是,数字电子技术。目前,全数字式助听器芯片运算速度最快已达每秒上亿次,声音信息丢失更少,保真效果更高。二是,增加无线功能。如此一来,助听器相当于蓝牙耳机,连接至手机后,无论是接通电话还是播放视音频,手机声音直接传入助听器,聆听效果更佳。三是,优化降噪技术。通过提高信噪比(言语信号强度与噪声信号强度差),可有效提升噪声环境下的聆听感受。四是,强化双耳对传。助听器的双耳对传技术即模拟大脑的整合加工功能,强化双耳优势。五是,学习记忆辅助。部分助听器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定期随访时,听力师可调取佩戴者助听器的使用情况,比如每日佩戴时长,甚至具体到分别处于安静和噪声环境的佩戴时长,来帮助听力师实现对佩戴者依从性的检验及精准验配。

目前,部分助听器可探测佩戴者的运动状态。举个例子,当助听器探测到吴老在慢跑时,会自动切换至全向性麦克风(接收各方向声源),增强他的避险能力。而当助听器探测到吴老站定、路遇老友想要交谈时,则自动切换回方向性麦克风(仅接受目标声源),让言语声增强,环境声降低。未来在此基础上,助听器将更人性化,不仅服务于听力健康,还服务于全身健康,有望实现对血压、心率、每日步数等健康指标的监测。

希望,有朝一日,每一位老年人都愿意在听不清时主动配合,验配到自己理想中的助听器。

猜你喜欢

吴老助听器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在购买助听器之前您应该告诉听力师的5件事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工作原理
虚惊一场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眼镜助听器
唱歌排解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