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养视域下音乐缓解年轻女性抑郁症的相关问题研究

2021-10-28马神会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治疗学康养人体

马神会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一、前言

康养产业是关乎人民“健康”、“养生”、“养老”的议题,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之一,康养也是蓬勃发展大有前景的大“牛”产业。我们通过研究调查发现,九五后年轻女性通过聆听轻松、轻快且甜美的音乐来缓解抑郁症的痛苦。我们将研发可以治疗抑郁症的音乐,主要针对于年轻女性,音乐中包含海浪、虫叫、风吹、鸟鸣等多元化声音元素。“治愈好抑郁症,过健康养生的生活,是年轻女性向往的生活。”与此同时,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结构体验,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点上,在愉悦的环境氛围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受。

在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步伐,面临繁重的生活工作压力,导致情绪受到压抑无法得到释放,丧失了身体与心灵的平衡,会产生多种身心疾病。依托音乐的聆听、演唱、律动等方式,运用音乐对人体进行干预治疗,调动激发人体机能,促使人达到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就是指音乐治疗。

二、康养音乐对年轻女性的治疗

1980年起,美国开始大力推动音乐治疗学发展,并逐步演变为一门学科,进一步拓展了使用范围。美国音乐治疗协会1997年颁行了音乐治疗手册,更深层次地拓宽了音乐治疗专业服务领域,以往定义得到延伸。

在东方亚洲国家中开展音乐治疗活动比较早的国家主要有中国,日本,韩国。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现代音乐治疗学,执教于阿里桑那州立大学人文学院的著名音乐疗法刘瑞邦教授,在同年3-6月受邀到中央音乐学院开展为期3个多月的音乐治疗学学术交流,中国开始真正意义上引进西方现代音乐治疗学。

在《音乐治疗学基础》中,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学教授张鸿毅重点突出了基于心理学理论及方法,音乐治疗学专业才得以兴起并发展的论点,并提出人能够在参与音乐活动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恢复达到身心健康。

音乐对人的情绪、心理及身体健康能够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这在现代音乐治疗研究领域已经得到充分证实。美国自1940年之后开始大力发展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学课程于1946年在肯萨斯法学正式设立,并在1950年成立专业协会,循序渐进的推动该专业发展。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正式引入音乐治疗学,开启了中国音乐治疗专业的发展征程。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生理治疗过程中实验性运用音乐治疗法,治疗效果较为突出。我国的音乐治疗协会在1989年正式成立,吸引了国内心理学、音乐学等关联领域专家积极参与研究音乐治疗,创新探索该学科领域的新发展,学术、实践成绩较为突出。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并未全面推广和应用音乐治疗学。

作为古老文明起源地之一的中国,人们大多在祭祀、省风等领域应用音乐。“宣气”是指当人们气滞受阻、阴阳失衡时,运用音乐进行宣导疏通。有关音乐治疗的论断及实践运用记录于我国的古代文献中。古代医学专著《内经》中指出:人体的五脏与音乐中的五音存在密切关联,若某一脏腑发生病变,特定音阶就会形成,并着重作用影响对应的脏腑。换言之,古音中的宫、商、角、徵、羽分别通络人体的脾、肺、肝、心和肾,并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欧阳修曾在传记中记述:他在官位任职时患有忧劳症,退隐闲居后,病症也并未痊愈,后经介绍前往好友孙道滋住处,与他学习琴乐,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身心得到释放,忧愁焦虑症状缓解,心里自发感到自由闲适,忘记了疾病还在自己身上。欧阳修的“幽忧之疾”在孙道滋处运用“宫声数引”方法得以治疗痊愈,充分说明了古代运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典型实力。与此同时,我国《乐记》等文献中也记录了一些的音乐治疗思想,彰显了音乐治疗在我国的悠久发展历史。

对于音乐五音对于疾病的治疗,《黄帝内经》医学专著中就有所记载,通过运用匹配于人体五脏五行的宫、商、角、徵、羽五种民族调性音乐进行治疗调解,使人的身体症状得到治疗缓解,恢复身心健康。

三、针对年轻女性的康养音乐创作

(一)康养音乐的特点与作用

依托音乐的聆听、演唱、律动等方式,对人体进行干预治疗,调动激发人体机能,促使人达到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就是指音乐治疗。基于音乐实用性,音乐治疗根据系统治疗流程,采用音乐体验等方法,使人体疾病得以缓解和治疗,从而恢复身心健康。音乐治疗的内涵实际上拓宽到通过有计划、系统性音乐方法,治疗人体潜在疾病,并恢复达到身心健康的所有音乐治疗活动及方法。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音乐治疗师往往会选取能够使心情愉悦的优美音乐。

音乐能够对主管人大脑情绪的中枢下丘脑、边缘系统进行影响,使人的情绪得到调解优化,有效舒缓内心焦虑和压力,放松心情。音乐区别于语言,不能对人的思维进行间接性影响。

音乐治疗对人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音乐可以放飞心灵,释放忧愁等不良情绪,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心灵治疗的效果;(2)音乐能够放松身心,释放不良压力,缓解神经高度紧张,有效规避慢性疾病;(3)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能够有效激发右脑训练和发展,提升自身创新创造能力;(4)音乐能够刺激大脑运动,激活脑细胞,提升人们的记忆和思维能力,防止大脑老化;(5)音乐能够舒缓情绪,创造睡眠氛围,提升人体免疫力和专注力,有效释放和发展人的身心。病人在参与合唱、舞蹈等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和沟通,逐步提升社交能力,拓宽人际圈。病人在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和提升语言交流、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能力,强化人体机能。

此外,病人通过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够将自身内心情况利用音乐和语言渠道进行表达和释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彼此理解苦楚,有效缓解病人当前的情感压力和不良心理,使自身能力和优点得到成功表现,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强大的自信心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我们的音乐主要采用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来研发关于治疗抑郁症的音乐,针对年轻女性客户,研制出适合于他们的音乐。我们采用不同类型的音乐素材,比如说鸟鸣声,流水声,流水声等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创作出音乐来供患者倾听,给不同类型的患者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我们的治疗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唱、听、演奏、律动等各种手段对人体进行刺激和干预刺激患者脑补的训练与发展,从而使患者恢复健康。

本小组的成员都是音乐表演系的学生,所以对音乐的创作方面比较熟悉,我们主要通过大家的演奏或者使用一些APP来完成音乐的创作,比如说扬琴,古筝,钢琴之类的乐器,也有库乐队,弹琴吧等APP来进行创作。

四、针对年轻女性的康养音乐调查与建议

我们通过性别、年龄、爱好等方面为音乐表演专业的67名女学生分发问卷。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部分患者年龄都在20-30岁之间,而且61.67%的患者平时会感到忧郁或者焦虑,多数患者喜欢在患病期间听一些音乐,通过饼状图我们发现,喜欢流行音乐的患者最多,其次是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以及声乐。患者在心情波动的时候都喜欢听一些伤感的、慢节奏的、抒情的音乐,在心情好的时候喜欢听一些节奏快、节奏感强的流行音乐。64%的患者喜欢在晚上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有大于80%的人喜欢听钢琴曲,而且在失眠的时候和学习的时候都喜欢听音乐。

图1

图2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患者在病痛的时候都喜欢听一些音乐,这说明音乐对年轻女性的抑郁症治疗是有所帮助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患者喜欢的类型,研制出能使患者心情愉悦的音乐来给患者听,从而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

五、结语

音乐治疗是通过运用一种健康、自然的治疗方式达到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目标。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人体能够与音乐产生共振,激活细胞分子、加速再生速率,强化身体新陈代谢机能,提升人体自我治愈能量,使人们的亚健康状态得以驱逐,有效规避药物对健康的伤害,逐步恢复健康的身体状态,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得到强化。

据以上调查,年轻女性患者在沉浸于舒缓情绪、释放心灵的优美音乐氛围中,能够使神经、心血管等身体系统分泌一种活性物质,使人体内血管流量和神经调节传导功能得以有效调节,所以音乐能使年轻女性抑郁症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治疗学康养人体
人体“修补匠”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三段一体化教学应用于针灸治疗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