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知鉴搭“人梯”,实干担当敢作为
——读《古代官员考课制度史话》
2021-10-28谭继和
│文 谭继和
粟时勇、李向前和张霞编著的《古代官员考课制度史话》一书于2021年3月出版了。作者之一的粟时勇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小老弟,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俩因在我曾工作过的成都出版社出版其撰写的《干部分类教育学》而相识。他业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学术研究,我一直关注他在中国古代史方面的研究成果。
前些年,我受邀到四川省纪委讲廉洁勤政方面的历史故事,我们又恢复了联系。正是由于他多年不懈的努力且积累了较为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又具有与一般纯学术研究不同的特质,所以中央组织部“人梯书库”的负责同志才于2018年先后两次到成都约请他组队撰写这本干部工作知识读物,我认为这不仅是相信他个人具备的研究能力,同时也是对我们四川史学研究工作的一种肯定。
这本书字数不多但用词谴句精炼通畅。它从传统文化经、史、子、集的长卷中,将中国古代官员考核课举制度,尤其是考课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作为”这一制度传承完整地呈现出来,不仅能帮助读者对古代官员的考课制度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可以联系当前干部考核工作的实际借鉴其中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作者按照古代官员考课制度的起源、建立、发展直至完善这一轴线,将古代官员考课制度发展始末作了准确无误的描述,还对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作了重点介绍。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在书中着重描绘了考课制度的建构、执行以及变迁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并从中总结出客观规律和历史经验。总体看,这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考课制度自源头、发展到完善的脉络一目了然、清晰完整。作者采用了纵向以时间为经,横向以空间为纬的叙事方式构建篇章布局,有助于帮助读者深入地了解“考课”制度从无到有、由浅至深以及从原始到精致这样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我国古代官员的考课制度发轫于先秦时代,经过缓慢“发芽”,在秦代正式建立,随后几乎与各朝各代更迭同步发展最终成为一项完善成熟的制度。读者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先建立起这样的认知,然后对书中所罗列的考课内容、方式、机构、标准以及后续运用等就会有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作者:粟时勇,李向前,张霞
注重逻辑进程宏大叙事与历史进程的生动具象相结合,在枯燥的历史事件中添上了可阅读的色彩。作者在编写时查阅了大量史学文献和经典论著,选取了目前学术界高度认可的前沿知识作为论述的基点。它以伴随朝代兴衰的官员考课制度为主线,叙述其中的历史背景、中枢机关和决策首脑的作为,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大量具体事例作为例证,从而增加了读者对繁杂的考课制度的认知。如在介绍秦汉时期“积功累劳”制度时,并不是简单介绍这个制度的作用、做法等,而是借《史记》《汉书》中记载的鲜活实例来增加对它的理解和思考。
采用史话故事文笔,简洁而又通俗易懂。该书作为一本面向广大干部的知识类读本,没有对史学著作和文献中的内容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将其进行“现代化解读”的加工,尤其注重语言词句的表达接近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可谓“用现代的语言讲述古代的故事”,由此极大地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经致用,紧密联系时代需要和实际工作需要。“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即“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干部的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该书与新时期干部工作尤其是干部的考核联系得十分紧密,这种鲜明的导向,符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工作的实际需要。褒奖和鼓励那些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警醒和惩戒少数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一步让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