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梅琳:吊装2300吨的设备误差不超过1毫米
2021-10-27京袖
京袖
从三峡水电站的1500吨发电机转子,到溪洛渡水电站的1800吨转子,再到白鹤滩水电站的2300吨转子,梅琳先后成功吊装了16台转子,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能吊装巨型精密设备的专家——
“吊装转子是桥机工的最高追求,标准就是‘稳、准、快,而且要做到万无一失。如果你能做到这些,就有吊装转子的机会。”
梅琳今年46岁,她的父亲当年是葛洲坝机电公司的桥机工。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梅琳到他上班的地方玩。看到父亲操作着桥机把一个个庞然大物从一个地方转运到另一个地方,梅琳既惊奇又羡慕。
1995年,20岁的梅琳从葛洲坝技工学校毕业,如愿成为一名桥机工。由于她悟性高,学东西快,深受师傅器重。不过,第一次独立操作桥机,她就被师傅训哭了。
1996年春节后的一天,梅琳实习了半年,终于有了独立操作桥机的机会,她跃跃欲试。当重物开始起吊时,她没把控好速度,造成重物大幅度晃动,差点误伤地面的工友。师傅不客气地批评她:“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你给我下来再练几年吧!”师傅的话说得很重,让自尊心很强的梅琳痛哭了一场,同时也激发了她的好胜心。
此后,梅琳跟着师傅勤学苦练,每天要在空中工作近9个小时,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空姐”。桥机驾驶室仅两平方米,梅琳一待就是一天,和她一同分到桥机班的两个女孩,因为受不了那份苦,托关系调到了其他岗位,唯有她坚持了下来。
平时,梅琳吊装的都是吨位不大的货物,她知道,做桥机工的最高追求就是吊装体积庞大重逾千吨的发电机转子,而国内能把重达上千吨转子吊装成功的桥机工屈指可数。不过,桥机工吊装大型发电机转子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只有新建大型水电站,才有吊装发电机转子的机会。
2002年11月,葛洲坝集团承建的三峡左岸电站首台机组——5号转子吊装,梅琳在现场目睹了吊装过程。看着重达千吨的庞然大物在桥机工的操作下,精准进入机坑,全场掌声雷动。梅琳激动地对师傅说:“哪天我也要吊装转子!”师傅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吊装转子是桥机工的最高追求,标准就是‘稳、准、快,而且要做到万无一失。如果你能做到这些,就有吊装转子的机会。”
尽管梅琳已经有7年的实践经验,技术在工友中算是佼佼者,但离师傅的“三字诀”还有不小差距。梅琳決定从“稳”字练起,进一步磨炼技艺。因为只有在稳的基础上,才能求准,求快。
父亲一直关注着梅琳的成长,听了梅琳的想法,父亲建议她找一个空汽油桶,装满水,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吊装。梅琳采纳了父亲的建议,下班后刻苦练习,以滴水不洒、水桶落入指定地点为目标。
半年内,梅琳不知吊装了多少桶水,也不知洒了多少水。后来,她能做到无论一桶水吊装多少个来回,都滴水不洒。经过锲而不舍的艰苦练习,她做到了师傅说的“稳、准、快”。
2003年8月,三峡左岸电站4号机组转子吊装在即,梅琳主动向师傅请缨:“我想完成这台转子的吊装任务,请批准!”经过师傅向项目组极力争取,梅琳如愿得到了吊装转子的机会。为确保万无一失,梅琳积极参与吊装方案的讨论,反复和师傅交流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
2003年9月6日,项目组实施4号机组转子吊装,这个转子直径10米,重达1500吨。在近百名工作人员的注视下,吊装正式开始。接到指令后,梅琳平复了一下心情,每一步操作都很稳。直到转子完美就位的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手心里全是汗,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
从三峡水电站到溪洛渡水电站,她先后吊装了15台转子。在吊装白鹤滩水电站直径16.5米、高4米、重达2300吨的发电机转子时,误差控制在了1毫米之内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可以吊装巨型精密仪器的桥机工,梅琳通过不断摸索,创造出一套“手感、听感、嗅感”相结合的吊装方法。
26年来,从三峡水电站吊装1500吨发电机转子,到溪洛渡水电站吊装1800吨发电机转子,梅琳先后吊装了15台转子。2021年4月,梅琳向新的目标发起冲击,这次她要吊装白鹤滩水电站重达2300吨的发电机转子。
4月25日,白鹤滩水电站右岸电站第4个发电机转子吊装任务,落在了桥机班班长梅琳身上。发电机转子吊装要求精度非常高,梅琳要做的是,把这个直径16.5米、高4米、重达2300吨的大家伙吊起来,平移近200米后,再精确地放入发电机坑中,吊入发电机坑位时的误差要控制在1毫米之内。平移过程中,梅琳要保持转子平稳、顺滑地过来,这不仅需要保持好手感,更要保持稳定的心态。
当天上午9点20分,总指挥发出开始起吊的指令,梅琳起身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稳稳地抬起操纵杆,两台各载重1300吨的桥机将这个庞然大物稳稳吊离地面……1个小时后,发电机轴上的十根销钉,准确插入销钉孔中。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了转子吊装过程。当总指挥宣布转子吊装圆满成功时,全场掌声雷动。在现场观看吊装过程的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主席张波,得知操作桥机的是一名女工时,惊讶之余连声赞叹:“了不起!了不起!”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影响力增大,许多中国工程公司走出国门。这些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中,不乏女性的身影,她们出色的专业技术能力让海外同行刮目相看。
2017年,梅琳得到一个消息,由中国能建承建的巴基斯坦NJ水电站急需桥机工,便说服家人向上级请战。获得批准后,她第一次走出国门。NJ水电站被誉为巴基斯坦的“三峡工程”,一到现场,梅琳却发现,NJ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管道尚未形成,土建机电交叉作业,里面潮湿气闷,灰尘很大。
第一天下班,梅琳的头发、鼻孔、衣服上全是土。再看看同事们,一个个像是从灰堆中爬出来的。这样的工作环境,对于一个爱美的女性来说,简直无法想象。巴基斯坦女性出来工作的本来就不多,到水电建设工地工作的就更少。一到晚上,偌大的厂房里就只有梅琳一个女性,围在她身边的都是满脸络腮胡子的“老巴”,她心里还是挺紧张的。不过,这些“老巴”对梅琳非常友好,他们更好奇的是,一个女人怎么能让上千吨的大家伙移位。
因此,只要梅琳一工作,就有很多“老巴”前来围观。梅琳虽然有些不自在,但她知道,走出国门,自己代表的是中国人的形象、中国女性的形象,心里就坦然了许多。此后两年,她出色完成了NJ水电站4个机组下机架、顶盖、转轮、转子、上机架等重要部件的吊装任务。
“做桥机工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放过任何异常和疑点。要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把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变成下意识的动作,让肌肉形成记忆。”
通过26年的艰苦磨炼,梅琳已经成为国内顶尖桥机吊装专家,但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她的神经就始终绷得紧紧的。桥机吊装现场环境复杂,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梅琳对桥机运行过程中的异常声响、光电、气味格外敏感,多次避免事故发生。
在巴基斯坦工作的时候,一天,梅琳在桥机操作过程中,突然闻到一股橡胶味,她立即通知地面起重人员暂停起吊,然后下到地面进行细致检查。最后,她发现一个电气盘柜里的电缆在冒烟,便迅速切断电源,抄起旁边的灭火器,对着冒烟部位灭火,很快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溪洛渡左岸电站厂房设备转场吊装施工过程中,一次,梅琳听到桥机副小车电动葫芦声音不对,经过仔细检查,原来是电机联轴器与齿轮接合处的螺丝松了。梅琳把螺丝拧紧后,心里才踏实。别小看这一颗螺丝,不拧紧的话有可能酿成大事故。
如今,46岁的梅琳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她希望多带几个徒弟,把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传承下去。她对徒弟的品质很看重,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其次要有吃苦精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耐得住寂寞。桥机工每天要在操作室里待八九个小时,没有足够的定力是做不好这份工作的。
2019年8月,公司新进了一批技校毕业生,梅琳接收了一个姓刘的女孩。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梅琳觉得小刘颇有潜力。平时,她除了手把手教小刘吊装技术外,还有意培养小刘多方面的素质。
有段时间,小刘显得心事重重,工作不在状态,梅琳觉得这孩子可能遇到了什么事情。一个双休日,梅琳把小刘邀请到自己家里,把自己多年来获得的荣誉展示给她看。看着师傅获得的荣誉,小刘若有所思。饭桌上,小刘说出了自己的苦恼:近期她谈了个对象,男方家人嫌她是个桥机工,不太满意。梅琳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小刘听,以过来人的身份谈自己对这份工作的认识:虽然桥机工比較普通,但若在这一领域做到无人替代,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在梅琳的开导和影响下,小刘对桥机工有了新的认识。工作中,梅琳身体力行地对小刘进行指点:“做桥机工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放过任何异常和疑点。要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把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变成下意识的动作,让肌肉形成记忆。”
梅琳在白鹤滩水电站吊装2300吨发电机转子的时候,小刘全程目睹了她的精准操作,对她无比钦佩。让梅琳欣慰的是,通过她的言传身教,小刘进步很快。
2020年11月,梅琳荣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大国工匠”称号。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带着满满的自豪感,梅琳又转战下一处工地,开启了新的征程。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