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母形成作战能力需要多少年

2021-10-27

新传奇 2021年40期
关键词:舰体船坞福特

一艘新航母的建造仅仅是开始,其还有许多设备、功能需要安装、修正和完善,才能真正形成海上作战能力。其中,一级全新航母的预先研究和论证的时间就大大超过其建造周期,是实实在在的“十年磨一剑”。

日前,美国宣布将建造第四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并将这艘新航母命名为“多里斯·米勒”号。据了解,这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以非洲裔美国人命名的航母,打破了美国海军数十年来以历任美国总统命名的做法。那么,航母从设计、研发、建造到形成战斗力需要多少年?

从项目预研到技术储备

项目预研是武器装备发展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尤其对于战略武器、大型作战平台和先进作战飞机等“战略武器”的预研论证,更是辗转反复、慎之又慎。

早在二战期间,秉承“全甲板攻击”作战理念的美国海军就在“独立”级轻型航母的发展定位问题上下足了工夫,在广泛听取一线指挥官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研究论证、技术创新和战法检验,最终以作战条令的形式确立了多航母舰队“半甲板攻击”的指导思想。其中,“航母特混大队”的编组形式沿用至今。

英国在“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发展预研上更是大费周章,从1997年工党政府上台后的战略防卫评估到1999年新航母项目正式启动,再到2005年正式确定航母建造方案,前后历时8年。如果再加上此前对于“无敌”级轻型航母替代舰研究论证的过程,这一时间跨度更长。由此可见,全新航母的预先研究和论证的时间大大超过其建造周期,是实实在在的“十年磨一剑”。

项目预研的结束仅仅是在纸面上勾勒出航母的“蓝图”和“轮廓”,能否付诸建造还有赖于技术储备的支撑。在这一阶段,各海军强国在航母建造和使用技术方面都经历了长期积累,因为它从根本上决定了航母的建造进程和战斗力水平。

从舰体建造到下水舾装

现代船舶的建造工艺可分为船体建造、舾装和涂装三大部分。如果将船体建造比作人的骨骼,涂装比作皮肤,那么舾装则好比人体内的各类器官和组织。

无论是采用传统的塔式建造法(如美海军“福特”号航母),还是巨型总段建造法(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航母的舰体建造和舾装都是从陆上开始,最初先切割钢板、铺设龙骨,然后要么是在船坞里按照“搭积木”(塔式建造法)的形式,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舰体模块组装起来,要么按照“先分后合”的顺序,先在陆上厂房中分别完成各模块组件的建造,然后再到船坞中完成“拼接”,这一周期依旧十分漫长。

舰体建造的结束仅仅使航母具备了“躯壳”,陆上舾装也只是完成了大型模块的安装调试,而舰体下海、驶出船坞、移形换位意味着第二个航母建造阶段——下水舾装的开启。

航母下水出坞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与正式服役以及具备作战能力仍有很大距离。以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为例,2013年11月,它在拖船的牵引下驶出船坞。此时的“福特”号还是名副其实的“裸舰”,只有舰体和封装好的动力系统,与航母作战能力相关的大部分设备、武器都是在下水舾装阶段从码头吊装上舰的,其中包括双波段雷达、作战指挥系统、通信系统、电磁弹射器、助降和照明系统,以及全舰内部装修、消防、通风、水电、排污等复杂的工作、生活设施。

与此同时,航母各子系统的测试与舾装并行展开,直至全舰系统集成测试完成。在码头舾装中,“福特”号接连遇到建造费用严重超支、电磁弹射系统试验失败,以及电力系统存在严重设计和制造缺陷等“拦路虎”,交付日期因此被一推再推。直到2017年4月,“福特”号才第一次依靠自身动力前往大西洋进行船厂海试,距离其驶出船坞开始“下水舾装”又过去了近4年。

从自航海试到舰机一体

完成下水舾装,意味着航母在码头“静态”建造阶段的结束。此时,航母设备运行状态基本稳定,具备了自主航行条件,即将转入“动态”的自航海试阶段。在这一阶段,航母除了完成应急转舵、高速回转、起抛锚、泡沫喷淋等基础性测试外,还将动态检验航母各子系统和全舰总系统的运行状况,从而验证航母的建造质量和航行能力。

按照世界各国海军的通行做法,接收航母的海军官兵都已经上舰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深度介入建造工作的同时,对舰体构造、设备调试、操作使用以及常见故障问题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具备了在专业技术人员保障条件下,初步独立航行操纵能力,这也是航母“自航海试”的基本前提。

但是,要跨越“动”与“静”之间的鸿沟,却需要付出极为艰辛的努力。“福特”号航母从2017年4月开始海试,过程中暴露了一系列严重问题,比如电磁弹射器平均每455次弹射就发生严重故障,电磁阻拦系统每阻拦降落20架飞机就会发生故障。这些“顽疾”将“福特”号正式交付海军的日期从2018年3月推迟到了2019年10月,且时至今日该舰仍未投入作战部署。

那么,是不是“自航海试”结束后就水到渠成了?

答案是“否”。比如以先进技术著称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2019年10月就完成了F-35B舰载机的首次降落。但时至今日,该航母仍没有实现36架舰载机的满编数量,更没有实现“舰机一体”“形成打击能力”的预期目标。从自航海试到舰机一体,既是对从“能走”到“能打”的形象描述,又是航母(包括舰载机)战斗力形成与发展的现实指向。要使航母和舰载机真正形成作战能力,不仅要通过海上基础环境的考验,在确保安全运转的同时实现预期的作战持续性,还要在长期的使用和训练中着眼可能的作战样式、作战对手和作战环境,不断查找漏洞、創新战法,补齐短板,实现“航母+舰载机”战斗力的整体跃升。

(《环球》)

猜你喜欢

舰体船坞福特
福特领裕
福特EVOS
“维斯比”级护卫舰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中国海军“井冈山”号船坞登陆舰进行抢滩登陆训练
海运需求推动船坞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