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沉浸式小学语文教学
2021-10-27蒋丽清
蒋丽清
沉浸式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
沉浸式小学语文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专注在当前的目标情境下,达到忘记真实世界的境界,实现认知迁移、情感体验和行为改变等方面的成长。我们在这里探讨沉浸式小学语文教学,既跳出了全封闭语言教学模式的局限,也跳出了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限制,不是取决于采用什么教学手段或方式方法,而是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呈現出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学生完全专注于当前目标情境,沉浸其中,高度参与,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二是学习目标的高度达成,甚至持续追求学习成长,知识与技能等方面获得不断提升。
沉浸式小学语文教学的调控策略
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下,要让全班学生完全投入,在一定时间段里专注学习,是非常不易的事,特别是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来说,注意力往往不能持续专注于学习,更不用说沉浸于语文学习了。所以需要采取一些调控措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沉浸于语文学习。
激活动力,唤醒情绪 产生沉浸式体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有明确的内在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适度的外部动机也是必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既让学生看到“学习与自己的关系”,又让学生的学习意愿保持在高水平。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前,先要对所教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的现状作一次评估,反思之前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的激活是否产生积极作用。诸如是否在这些方面让学生增强了学习动力,“我要奖励”“我很厉害”“我很好奇”“我要提高”等。如果有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厌学情绪,就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必须改变现状,可以通过谈话、关爱、特别指导等手段以期取得实效。如果是因为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导致学生觉得学习语文索然无味,那教师就更应该从以下的方法中寻求突破。
生成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学生开展沉浸式语文学习。因此,在课上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一方面,我们要从一节课的开始,就要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情绪,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根据情绪曲线的波动,有节奏地向前推进课堂,避免学生学习情绪的低落,产生对语文学习的负面影响。
逼真体验,沉浸其中 更长时间的深度体验,才有利于学生沉浸于语文学习,这也是沉浸式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沉浸式体验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类是如进入游乐场,不需要太多认知,就可以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使人浑然忘我;另一类是如进行绘画,虽然只有较少的感官经验,但充分的认知,依然可以使人浑然忘我。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所表达的具体语境,句子的语境、段落的语境、篇章的语境,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语文教学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独特的优势,从教学语言、简笔画,到新技术支持下的动画、音乐、虚拟仿真、互动,学生伴随着情感体验,感官体验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强,甚至超越真实世界的感官体验,学生就会更容易沉浸其间。其他诸如思维导图、字典等软件工具的丰富,为学生展开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体验提供了抽象的脚手架。即使是语言文字教学的工具性目标,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也能增强认知体验,为学生沉浸其中含英咀华提供台阶和方便。
激发自主,互动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沉浸式学习体验,是一种学生完全进入一项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显然,一旦进入沉浸状态,就不是被动接受,必然是主动意识的激发,主动情感的投入,主动思维的展开,主动行为的表现。
根据沉浸理论,沉浸式语文教学希望学生能达到这样五种心智的沉浸状态:不自觉地在研读文本、使用资源的过程中进入状态的自然式沉浸;因目标驱动,唤起需要的目标式沉浸;因情境感染,获得生动具体的体验的情境式沉浸;因问题引导,不断求索的探究式沉浸;受到挑战、竞争等激励而进入的激励式沉浸。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必须有吸引力,同时循序渐进,以及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再辅之以适时互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即时反馈,实现课内外语文活动的贯通,进一步推动学生沉浸于语文学习。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学要避免成人化倾向,要更多考虑游戏化元素设计,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自发意识,产生外在激励,诱发内在激励,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进而沉浸于语文学习。
提升素养,增强魅力 教师自身的魅力,特别是教学语言的魅力,是学生进入沉浸式语文学习最有效的催化剂。语文教师必须锤炼教学语言,提升语文素养。就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来说,有更高的要求。首先,表情达意要准确。其次,人、事、景物讲述要形象。以恰当的语言为学生示范,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言的滋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育新技术的使用也能有效增强教师的魅力,在增强教学场域、营造教学氛围方面具有独到优势。新技术与教师融为一体,如有时一段唱腔、一幅刻骨铭心的画面、一段动人的配乐、一个优雅的手势,省去了教师语言的苍白表达,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这是语文所赋予整个课堂的教学意蕴。在这样一种文化场域的感染下,促使学生在不自觉地学习研究过程中,成为实践体验与探索的主人翁,沉浸式教学的展开便可以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