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级舞蹈教学中凸显空间流动的美
2021-10-27齐奕青
齐奕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舞蹈艺术的发展和进步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时代,是一部空前腾飞的中华民族舞蹈复兴发展史。近年来,我国小学普及型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强化下,教学重点已逐步从培养部分舞蹈特长生到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有权利去了解、学习舞蹈上来。合理地开展小学普及型舞蹈教育可谓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认知,提高他们对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能力,同时对于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修养也有极大的帮助和影响。
虽然小学普及型舞蹈教育还未在我国大范围地开展,但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一线城市,都将舞蹈教育提到学校日常课程设置中。以北京市为例,据调查,大部分小学都在低年级开设有每周一节的舞蹈课,并且各学校对舞蹈教育十分重视。但由于我国还处于小学普及型舞蹈教育实施的初期阶段,目前还没有规定的固定教材,授课内容还处于探索阶段,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通过不断尝试、探索和总结,并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生理上好动、不知疲倦和心理上处于想象力、创造力正需充分开发,肢体语言还不够丰富,身体还缺乏协调性的阶段的特征,笔者发现,舞蹈教学中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课堂里真正地“动起来”“跳起来”,在这其中感受和体会舞蹈的美,身心均获得健康、全面地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意味着小学低年级舞蹈课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设计主题方面,不需复杂的艺术构想,以表达少儿精神世界和成长的情绪类舞蹈为主;二是设计内容方面,内容应较简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同时具有清晰逻辑的情境设计;三是设计调度方面,不必复杂的调度,只需在有情境创设的简单调度中科学地运用空间流动。从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来看,舞蹈教师不仅要有强大的感染力,在编排教学内容上,应设计适合小学生的情境教学内容,同时更应较多地运用空间流动,在空间流动中感受舞蹈的美,避免长时间在原地动作。
笔者将设计调度方面空间流动的美作为本文重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
什么是舞蹈中的空间流动?
空间流动指的是舞蹈调度的表现形式,作为舞蹈构图与构图之间的必要连接。舞蹈调度是舞蹈语言的表现手段,可以用调度来表现舞蹈内涵,表现情感和意境,增强动作的表现力,舞蹈调度的表现形式是流动—舞台空间的流动。
为什么要在小学低年级舞蹈教学中科学运用空间流动?
首先,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舞蹈教学应尊重他们的天性,解放他们的身体,让空间流动成为教学主体,使学生真正地“跳起来”,体会和感受教室的各个角落、各个方位,从而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从文化课的紧张学习中跳出来得到一定的释放。其次,由于他们年龄小,骨骼、肌肉还未发育完全,他们在肢体动作开发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舞蹈中较多地运用空间流动可以让他们的肢体语言得到更充分地开发,能够更充分地提升其肢体的灵敏度、速度和耐力。再次,科学地运用空间流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刻、更形象地理解舞蹈主题,更容易将自己代入情境创设,得到视听觉的美感。
怎样在小学低年级舞蹈教学中凸显空间流动的美?
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线”的变化。因为“线”是创造流动的唯一方法,充分利用“线”的变化不仅可以使所编舞蹈组合的形式更加好看与丰富,同时可以解决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五种空间流动方式。
横线流动 在横线流动中,以笔者所编舞蹈组合《公主和小王子》为例,首先,将舞蹈主题设定为宫廷舞会,创设符合主题的情境。男生扮演小王子,女生扮演小公主,分成男女配对的小组,从教室一侧随着平缓优美的音乐横向走到教室中间,形成多层横排队形。随着情节的发展,在“公主和小王子跳起双人舞”环节,配对好的男女生拉手横向小碎步移动并伴随简单的上肢动作,形成横线流动。横线流動一般表现平静、自如、稳定的情绪,视觉冲击较为平缓,运用横线流动让学生感受平静、平缓的舞蹈美,在表现舞蹈主题的同时训练低年级学生脚下的速度和上下肢配合的协调性。
斜线流动 在斜线流动中,以笔者所编舞蹈组合《开火车》为例,创设开火车的情境,让排头学生扮演小司机,其他人扮演火车车厢。运用双层斜线队形让“火车”从6点方向开向2点方向,伴随着踏步前进。随后“火车”再从2点方向转弯向4点方向,到达4点方向后再向8点方向前进。斜线流动呈现强而有力的推进,有延续和纵深感,视觉上更能表现火车开动的动态感,在舞蹈学习方面可以使低年级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舞台空间的八个方位,感受强而有力、具有纵深感的舞蹈美。
竖线流动 在竖线流动中,以笔者所编舞蹈组合《欢乐的牧羊人》其中某环节为例,根据舞蹈主题进行“小羊羔”和“牧羊人”两种角色划分,女生扮演“小羊羔”,男生扮演“牧羊人”,女生站成一竖排,男生站成一竖排,并伴随小羊羔和牧羊人的特征动作从5点方向向1点方向流动前进,仿佛牧羊人赶着小羊羔在草原上由远及近地走来。竖线流动一般表现强有力的压迫感和距离由远及近的效果,同时让学生从中感受舞台的纵深度,体会竖线流动的美感。
曲线流动 在曲线流动中,以笔者所编舞蹈组合《别和舞蹈说再见》其中某环节为例,在老师与学生之间互相鞠躬行礼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保持挺拔优美的身姿,保持双手叉腰、踮着脚尖的姿态,以最后一排最旁边那位学生带领所有人听着节奏感鲜明的儿童音乐呈“S”形向教室门口处流动,直至最后一名学生走出教室,结束舞蹈。此环节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经过前面学生的路线,沿着同样的行走轨迹走出教室。这种曲线流动呈现柔和、流畅和绵延不断的感觉,让学生感受“S”形空间流动并在流动中把握动作的规范性和音乐的节奏,体会柔和的曲线美感。
环线流动 在环线移动中,拿笔者所编舞蹈组合《快乐的小青蛙》为例。首先,创设“池塘”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分配,让学生自行选择扮演池塘或者小青蛙,扮演池塘的学生形成圆圈队形,扮演小青蛙的学生定位在“池塘”内。“池塘”顺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流动,小青蛙在圆心根据情境创设表演具有青蛙特征的动作。随后,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两种角色的动作,进行角色轮换扮演。环线流动一般是将队形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流动不息的群体力量感。同时,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教师的视野范围内,环形流动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感,避免了没有环形流动时位置在教室角落的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在环线流动中体现得最为充分,让学生体会环形流动的群体力量美感。
笔者对于舞蹈教学中凸显空间流动的美有以下建议。首先,在确立舞蹈主题后,创编具体肢体动作之前,先在脑中构思出合理的调度路线,这个合理的路线是建立在主题内容所要表现和表达的事件或是环境、氛围的逻辑基础之上,不能随心所欲。其次,考虑清楚每条流动线的动作质感和行为方式,分析出突出和强调主题的路线在哪里,大概在何时出现是最合适的。这样先从宏观上有一个构思和想法,从而不至于盲目地走调度,没有目的地进行空间流动,无法凸显舞蹈的美感。
总之,科学合理地安排舞蹈教学中的空间流动并从中挖掘空间流动的美感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益无害的,它应是小学低年级舞蹈教学中的主旋律。因为,舞蹈组合中较多的空间流动既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阶段的运动引向,又能使他们充分理解、感受和吸收参与的舞蹈课内容。随着学生对舞蹈课学习的不断深入,身体发育的各项潜能和肢体的动态技能不断被激发出来,最终将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使教学目标得以充分实现,享受舞蹈艺术带给他们心里深处美的震撼。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