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系共同体需要“惠益分享”
2021-10-27王剑英
王剑英
5月21日,沙画: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缴园园/作)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已被国人普遍接受,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计划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云南昆明举行,这是该公约自1992年通过后,首次在中国举办缔约方大会。它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认可。《生物多样性公约》认为,必须利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造福人类,但应该以不导致生物多样性长期下降的方式和速度来进行。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物多样性到底有哪些内涵?北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哪些理念值得借鉴?哪些方面还有待提升?
近日,《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他就此话题进行了分享。
张志翔
厘清概念
《瞭望东方周刊》:在生态文明領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但大众对生物多样性似乎还未充分理解,生物多样性具体是指什么?
张志翔:生态文明建设属于政策和理念层面,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理解、厘清以下概念:
首先是自然环境。它既包括山、水、空气、土壤等非生命环境,相当于底子,就像容器一样;也包括生态环境,它涉及生命、生物资源因素,需要把动物、植物、微生物、昆虫、人等往“容器”里加进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的“绿水青山”,强调的是生态。比如“绿水”里应该有鱼虾在自由游弋,不能是没有生物的一潭死水。“青山”里也应该有鸟在飞,有兽在跑。
其次要理解生物多样性。它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森林、草原、湿地等由多物种组成的结构合理、生态功能强大的各种系统;物种多样性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如杨树、柳树就属于不同的物种;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在基因层面的多样性,比如一只母猫生下一窝小猫,它们毛色不同,就是因为基因不一样。
从基因的角度来说,一个物种可能会拯救一个国家的经济。袁隆平院士在做水稻杂交育种时,一个最大的突破口就是发现了雄性不育的野生水稻,它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基因,再不断选育培育,才有后面的很多优良品种。
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环境就越美好。
我特别点赞北京冬奥项目,在绿色、生态方面真正体现了国际理念,做得非常到位。
《瞭望东方周刊》:此次 COP15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你如何理解这一主题?
张志翔: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比如,澳大利亚丛林大火的烟雾可以飘到南美洲的智利。城市建设把很多动物的自然栖息地破坏掉了,比如黄鼠狼、刺猬等,使其慢慢从野生动物变成了城市动物,如果它们携带了某种传染病毒,人类也无法避免,人畜共患的现象就会出现。
所以,不能用分裂的眼光看待地球生态。假如你治理、我不治理,你保护、我不保护,或者把人和其他生物对立开来,过分强调人的重要性,最终受影响的还是人类自己。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除了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惠益分享”理念也应予以重视。它的意思是要公平、公正地分享遗传资源利用的惠益,直白地说就是,你用了我的生物遗传资源,因此赚到了钱、获得了利益,你要自动自觉地把利益分给我一部分。
生物遗传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生物产业的物质基础。由于各国遗传资源禀赋存在巨大差异,有的国家往往打着生物勘探的旗号,未经批准和许可,从别国收集、获取遗传资源,研究和开发出创新型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生物产品,再借助知识产权制度垄断市场、技术和商业利润,损害了原产国的利益。
“惠益分享”是维系一个共同体的关键,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大核心目标之一,呼吁、强调很多年了,但目前做得远远不够。
精准施工
《瞭望东方周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北京有哪些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
张志翔:首先,北京的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在各项大工程里都贯穿了生物多样性理念。比如,北京门头沟修建109国道,高速公路为古柏群绕道,这种理念和做法就值得推崇。
其次,北京市民的生态素养相对较高,且在不断提升,民间志愿者力量强大,有自觉、自发保护的意愿和行动。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密云水库是北京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从涵养水源的角度出发,周边最好都种上树。原来也确实种了很多树,一直种到了湖边。但密云水库边缘的滩涂湿地是大量迁徙候鸟的栖息地,如果都种树了,它们怎么办?老百姓和志愿者发现了这个问题,积极向北京市政府提交建议,政府很快组织专家考察,及时纠正了这种做法。现在,水库周边保留了一些湿地与耕地,鸟儿有了栖息的环境和食物。
凡是有这方面的呼吁,北京市政府的反应速度都很快,及时依靠科研力量进行处理,政府和民间有很好的互动,民间的保护热情得到体现、得到呵护。这方面北京给全国作了表率,我对此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