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讯

2021-10-27

世界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双年展建筑师北京

栏目主持:天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吕俊华教授逝世

9月30日,著名建筑与规划教育家、杰出的女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俊华在京逝世,享年89岁(1932-2021,图1)。吕俊华教授1953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攻读城市规划方向研究生,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1999年退休。吕俊华教授将毕生精力奉献于建筑与规划教育事业,长期致力于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是这一领域我国最为杰出的学者之一。她主持编写的中英文专著《中国现代城市住宅》(Modern Urban Housing in China),系统总结了中国现代住宅发展历程,是全球范围内研究中国现代城市居住问题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她主持设计的“台阶式花园住宅”,创造性地探索了住宅设计标准化与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RIBA公布2021国家奖名单

9月9日,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公布了2021年国家奖(National Awards 2021)的54个获奖作品。该奖项设立于1966年,今年的获奖项目不仅涉及住宅和住房计划,还涉及教育设施、文化建筑、体育场馆以及医疗中心,体现了人们对修复和适应性再利用的关注,以及对教育和文化投资的增加。2021年 RIBA 国家奖旨在展示各种规模、项目和预算的高标准建筑。RIBA主席西蒙·奥尔福德(Simon Alford)认为:“从激进、前沿的新设计到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生命的巧妙、创造性的修复,这些项目说明了英国建筑的持久重要性和影响力”。获奖项目包括:佩卡姆路95号(95 Peckham Road)、阿伯丁美术馆改造(Aberdeen Art Gallery,图2)、伦敦托特纳姆热刺队新体育场改造(Tottenham Hotspu Stadium)等。□

2021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开幕

第四届芝加哥建筑双年展(CAB)于9月17日面向公众开放(图3)。本届双年展展示了由80位参与者开发的位于城市环境中特定位置的15个干预设计,这些设计都利用了共享空间和集体管理的理念,探索“谁可以参与城市设计”。在艺术总监大卫·布朗(David Brown)的带领下,今年的双年展以“可利用的城市”(The Available City)为主题,通过与当地社区密切合作制定干预方案,强调城市空置区作为公共空间的潜力。与此同时,双年展也强调了“即时出现的新可能性”所承载的潜力,并说明了一些小的城市干预措施会带来的重大影响。芝加哥建筑双年展是北美最大的当代建筑、艺术和设计展览,本次双年展将持续至12月18日。□

2021米兰设计周开幕

9月5日,2021米兰设计周开幕。由世界知名建筑师团队设计的干预装置植入在米兰城市各处。其中,MAD建筑事务所呈现了3件新作————在米兰大学的庭院中展出的艺术装置自由(Freedom)、重新诠释迪奥经典椭圆背椅的流星(Meteor)以及骨桌(Gu Table)。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与OPPO 合作设计的一个能带来多重感官体验的竹装置,融合了建筑、音乐、工艺与科技,将一系列竹条与碳纤维制成的环状物编织在一起(图4)。卡洛·拉蒂建筑事务所(Carlo Ratti Associati)与能源公司 Eni 合作设计的装置是最大的数据可视化作品之一,不同尺寸的透明漂浮泡泡被安装在植物园内的植物之间,展现了植物参与O2和CO2制造的过程。□

2021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在张家湾设计小镇开幕

9月23日下午,主题为 “未来·家园” 的2021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开幕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举行(图5)。2021北京双年展,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产业合作单元的重要板块,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和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承办。相关领导、专家、设计师260余人共同出席了开幕仪式。展览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从城市、建筑、艺术、科技4个维度,展示了国内外杰出建筑设计案例、城市规划案例、城市建筑科技、建筑艺术装置等,为城市设计与建筑、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平台。□

“当代生活与未来人居”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9月29日下午,由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当代生活与未来人居”专题论坛在北京市张家湾设计小镇未来设计园区成功举办(图6)。本次论坛是2021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主展场论坛的一部分。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昱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国际建协理事张利,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金卫钧,北京副中心工程办规划设计管理部部长张炜分别致辞。论坛由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程晓喜主持。嘉宾对话环节由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会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李亦农主持。多位嘉宾参与了对话与主题演讲环节。来自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的会员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在京建筑院校的师生近200人参加了活动。□

庆祝中秘建交50周年建筑对话在清华大学举办

9月29日,“庆祝中秘建交50周年建筑对话”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顺利举行(图7)。作为庆祝中秘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由秘鲁驻华大使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拉美中心及秘鲁天主教大学联合承办。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秘鲁驻华大使路易斯·克萨达(Luis Quesada),CGTN副主任宋嘉宁等重要嘉宾出席并参与了活动。本次建筑对话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秘鲁天主教大学建筑系的专家学者就中秘两国建筑遗产与当代发展的问题,从建筑设计、历史遗产、景观设计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央美中国建筑师前沿报告在京举行

9月24日,“央美建筑:中国建筑师前沿报告”第一期在中央美院举行(图8),演讲嘉宾为OPEN建筑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李虎和黄文菁。在题为“Being OPEN激进的诗意”讲座中,他们通过事务所实践中的一些不同线索,分享了在探索过程中的体会。OPEN认为,建筑是一种媒介,可以汇集和建立一种有意义的联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王明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青锋,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刘文豹参加了学术对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朱锫担任学术主持。“央美建筑:中国建筑师前沿报告”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重要学术阵地之一,旨在发现、反思、并探讨中国当代建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可能的方向。□

安藤忠雄建筑发布会暨“礼堂四部曲————安藤忠雄建筑与影像作品展”开幕

9月25日,安藤忠雄“诗之礼堂”建筑发布会————一个人的精神湾区在深圳举行。诗之礼堂将位于广东春沐源小镇。会上,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中国项目合伙人、文筑国际创始人马卫东分享了诗之礼堂的幕后故事。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春沐源小镇创始人、科学家“镇长”郭德英等分别致辞,并做圆桌讨论。9月26日,“礼堂四部曲————安藤忠雄建筑与影像作品展”在广东春沐源小镇开幕(图9)。展览以抽象化和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回顾和致敬安藤忠雄先生“教堂三部曲”的建筑实践,呈现 “诗之礼堂”的创作理念;并以安藤忠雄先生的建筑影像作品回溯精神建筑创作的本源。展期将持续至2022年2月16日。□

展览“北京房子”在京举办

9月25日,由十点睡觉艺术空间主办的展览“北京房子”在十点睡觉·山木(北京坊空间)开幕(图10)。展览邀请了金秋野建筑工作室和绘造社两家设计机构,分别以实体模型和绘画作品来表达对北京这座城市中普通人的“房子”的深度观察和设计实践。开幕后,“北京房子|房子北京”研讨会如约进行,参展艺术家金秋野和李涵分别从私人空间的园林化、公共空间的艺术化等角度来解读北京“房子”的可能性。参与嘉宾黄居正、周燕珉、赵磊、朱起鹏、成直,这些不同背景的学者、建筑师和艺术家一起,提供了许多关于房子与生活、建筑与人文的观察角度和链接维度。□

对焦·金隅智造工场:产业园区智慧化升级的旷视新方案

9月26日,以“对焦产业实践,释放AI价值”为主题的对焦活动来到“金隅智造工场”(图11)。“对焦”是由旷视联合广泛“行业客户、业界专家和合作伙伴”共同发起,面对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挑战和“AI产业”的无限游戏,致力于以行业真实案例探索“AI+行业”实践的关键路径,为行业转型、升级递交一份AI答卷。在“对焦·金隅智造工场”活动现场,到访媒体参观体验了旷视AIoT产品和方案为金隅智造工场打造的新型智慧园区。北京金隅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书记、总经理叶菲,旷视科技高级副总裁、企业业务负责人顾亮共同出席现场,与在场媒体共同探讨有关“首都两区建设下金隅模式”的实践思考,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了一份新的参考样本。□

BIG建筑事务所项目街区“大门”正式开工

BIG建筑事务所为米兰CityLife街区项目所设计的街区“大门”(CityWave,图12)正式开工建造,预计将在两年内完工。这个城市更新项目旨在“建立一个未来办公的全新范式,以市民的生活质量为核心,重新定义可持续理念。” BIG建筑事务所在2019年公布了The Portico的设计提案,为CityLife街区开发项目的最后两个地块,打造了共计53,500m2的办公综合体。方案包括东楼(East)和西楼(West)两栋独立建筑,由140m长的悬挂式屋顶串联,形成了一个巨大尺度的城市入口。独栋建筑内部的楼层高3m,使大量的自然光能透过玻璃立面进入室内。项目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将成为第一个“远不止零碳影响”的办公大楼。□

博埃里建筑设计事务所公布上海垂直农场方案

博埃里(Stefano Boeri)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其新公布的城市垂直农场项目中结合了 “垂直森林”和“农业产业的农场”的概念(图13)。光明城市垂直农场将植物、食品生产和美学相结合,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全新概念的综合体不仅包括绿色建筑,还意味着农业和城市的平衡。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0,000m2。2017年,博埃里建筑设计事务所与光明地产共同研发,首次将“垂直森林概念”与“农场概念”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座城市垂直农场。除了生态功能外,这个新的城市农业综合体为上海提供了新的商业和办公空间。无论是垂直森林还是垂直农场,都旨在控制和减少城市扩张。□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联合Cox 赢得西悉尼机场竞赛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Cox Architecture合作的西悉尼新机场方案在40支国际参赛团队中拔得头筹。两家建筑事务所将共同合作完成西悉尼机场的设计(图14)。这座新建机场位于悉尼西部的Parkland City地区,是未来规划的一部分。新机场落成后,将和海岸线上既有的海湾城(Harbour City)地区和帕拉玛塔(Paramatta)附近的河城(River City)地区共同组成悉尼的第三个城市中心。西悉尼机场的命名源自澳大利亚著名的女飞行员Nancy-Bird Walton,旨在以此激励这一区块的更新发展,从而为实现悉尼城市中心人口于2040年达到900万的目标贡献力量。□

卡拉特拉瓦公布圣尼古拉希腊正教会教堂重建方案

西班牙建筑师及工程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正重新建造位于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的圣尼古拉希腊正教会教堂及国家朝圣地(图15)。这座在911事件中被完全摧毁的教堂,于2015年开始重建,并预计于2022年完工。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伊斯坦布尔阿亚索菲亚,即原先的圣索菲亚大教堂(the Church of Hagia Sophia),同时阿亚索菲亚也是定义了圣尼古拉希腊正教会教堂原始建筑的基本元素之一。卡拉特拉瓦将对拜占庭时期建筑与数字关系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该建筑的设计之中:他在圣尼古拉教堂的设计中运用了与阿亚索菲亚圆顶中相同的肋骨数量。同时,拟人化也被引入这一教堂的全新设计之中。□

“变装”巴黎凯旋门建筑艺术作品展出

已故艺术家克里斯托·弗拉基米罗夫·贾瓦契夫(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为凯旋门设计的名为“被包裹的凯旋门”的作品于2021年9月18日-10月3日期间展出16天(图16)。凯旋门外共包裹着约25,000m2的银蓝色可回收聚丙烯织物和长约3000m的红色绳索。克里斯托·弗拉基米罗夫·贾瓦契夫,是一位来自保加利亚的艺术家,他与其妻子已故艺术家珍妮·克劳德(Jeanne-Claude)一起完成了许多改变城市或乡野环境的大型建筑艺术装置作品,他们知名的作品有包裹位于巴黎的新桥和包裹位于柏林的国会大厦。□

猜你喜欢

双年展建筑师北京
胖胖的“建筑师”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北京,北京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