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建设的楷模
——苏皖边区政府建设实践追忆

2021-10-27华晓琦

人民与权力 2021年9期
关键词:华中边区救灾

☉华晓琦

苏皖边区政府是抗战胜利后由中共中央华中分局领导的、华中地区最高民主联合政府。1945年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在清江市(即淮阴)正式宣告成立。边区政府下辖江苏、安徽、河南三省境内73个县,共划分为8个行政区,总面积10.5万余平方公里。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领导下,在华中军区的配合支持下,边区政府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民主、和平、团结”的方针,领导全区人民民主建政、改造政权,惩奸反霸、巩固边区,恢复经济、重建家园,发展教育、繁荣文化,动员民众、全力支前,为华中乃至全国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主建政 革故鼎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新四军对残余日军发动大反攻,以解放淮阴、淮安为标志,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根据地连成一体,形成了统一的苏皖边区,即苏皖解放区。经中央批准,1945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在淮安成立。10月29日,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根据地的参议会、行署领导人和地方开明绅士代表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四个解放区统一行政领导,成立苏皖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同时决定成立苏皖边区政府,在临时行政委员会领导下工作。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边区政府下设秘书处、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建设厅、公安总局、高等法院、交通总局、卫生处、审计处、法制室、参议室等部门,并于财政厅下设有两淮盐务管理局、贸易管理局、粮赋局和华中银行。苏皖边区政府是华中解放区统一的最高行政机构,是机构最健全、职能最全面的政权组织。

为了建设民主政权,代表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利益,苏皖边区政府贯彻执行了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的“三三制”原则,即在一切政权和民众机关的人员分配上,必须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这是共产党为了能多容纳各阶层人士参加政权工作,主动限制自己名额的一项政策措施。苏皖边区最高领导机关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中,有三分之一是无党派人士和开明绅士。

苏皖边区政府充分尊重社会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权利,成立了苏皖边区临时参议会,代表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协助和监督民主政府工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参政议政的权利。这是党在苏皖解放区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1945年12月24日至31日,苏皖边区临时参议会第一次大会召开。会议推选田丰为参议长,吴月波、朱履先、郑抱真、朱雨江为副参议长。其中参议长田丰曾是同盟会会员,担任边区临时参议会参议长后,主持法律和条例的制订修改工作。在与共产党人的长期合作中,他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感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日的模范,而且是民主的模范,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中国带来光明。1946年6月,他以61岁的高龄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并致电祝贺。副参议长吴月波曾参加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进行推翻袁世凯的斗争,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淮海区临时参议会议长,淮海区第二届参议会副议长、代议长,在苏北抗日根据地享有“淮海李鼎铭”的美誉。朱雨江曾任天长县立小学校长、天长县图书馆馆长和国民党天长县政府铜城区区长。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淮南津浦路东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和第二届参议会副参议长。共产党人以宽阔的胸怀,真诚地与各阶层人士亲密合作,共谋人民福祉,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党外民主人士的参政热情,也广泛促进了边区民主运动的发展。1946年3月31日,重庆《新华日报》刊文报道,苏皖边区政府是华中解放区中共与非党人士真诚合作的典范,“他们合作得很好,这种合作对于民主团结事业当是一种有力的鼓励。”

发展经济 重建家园

苏皖边区地处江淮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日伪的残酷进攻和疯狂掠夺,使整个华中经济凋敝、满目疮痍。苏皖边区政府成立之初,物质基础极其匮乏。从1945年起,边区先后遭受洪涝、干旱、蝗灾等各种灾害,紧接着又遭遇1946年大范围的春荒,全区五谷歉收、民食艰难,三分之一人口受灾,多达420余万灾民衣食无着,挣扎在死亡线上。

面对严重的灾情,苏皖边区政府全力以赴,采取各种措施组织救灾。1946年1月7日,苏皖边区政府召开首次全区财粮工作会议。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在开幕式上说:“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人民政府,人民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他号召机关干部每天节食二两,并提出了“千人省一口,饥民得一斗”的口号。在边区政府的带动下,全区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各行各业,共节粮390余万斤,有力地支援了灾民。为筹集资金帮助灾民渡过难关,边区政府发行救灾公债9200万元。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苏皖边区用于救灾的粮、钱、物折合华中币3.84亿元。

1946年2月10日,苏皖边区临时参议会召开第二次驻会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救灾工作。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向会议提出五项救灾办法,即“募捐救急”“生产救灾”“平衡粮价”“惩奸救灾”和“减租减息”。3月15日,华中分局发出《关于紧急救灾工作的指示》,强调救灾的方针主要为“自力更生、自救救人、互助互济、发展生产”,号召全社会动员,全民参加,共同克服灾荒,渡过难关。

在救灾工作中,苏皖边区政府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抗灾救灾、发展生产的重要举措。1945年冬至1946年春,苏皖边区带领群众开展声势浩大的兴修水利工程。其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京杭运河邳县至高邮段春修工程。该工程分南段、中段和北段三部分,全长300公里,共投资5000万元。边区政府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吸收沿河13个县3.8万余人投入春修,一方面修筑河堤,解除水患威胁,扩大灌溉面积;另一方面组织灾民建设水利工程,发放工赈粮和水利贷粮,帮助15万灾民安然度过春荒。在忙碌的运河堤坝上,活跃着一位年轻女工程师的身影,她就是后来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开拓者钱正英。当时她年仅23岁,担任苏皖边区政府水利局工务科科长、运河春修南段工程第二副处长。1946年6月8日,春修工程终于顺利完成。曾经被战乱毁坏的支离破碎的运河堤得到了修复加固,部分河床进行了拓宽深挖。兴修水利、造福于民。苏皖边区政府积极兴修水利的举措,体现了政府与人民同患难、共生死的意识和情怀,不但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也获得了国际友好人士的充分肯定。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医务专员严斐德在参观工程建设后感慨地说:“想不到这里进行着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和我们在外边所听说的完全相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控制的邵伯以南地区。据《大公报》报道:“国民党政府亦通过决议兴修运堤。当边区内百里运河全部告竣时,国民党极需兴修的仙女庙以南60里的运堤却不了了之。”这年夏天,当洪水再度来临时,苏皖边区政府领导人民群众,顶着高邮湖的滚滚恶浪,拼力抢险,终于保住了大堤,取得了防汛的胜利。

繁荣文化 普惠民众

苏皖边区政府成立后,把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作为组织和发动群众、更好地建设解放区的大事来抓。1946年3月18日至4月27日,华中分局、苏皖边区政府和华中军区联合召开规模空前的华中宣教大会,到会代表及列席人员共881人。会议回顾了华中根据地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成绩,总结交流了经验,提高了与会人员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工作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及其任务。会议正式决定成立华中文化协会,下辖文艺协会、新闻记者联合会、社会科学联合会、自然科学协会、教育界联合会、诗歌协会、美术协会等团体。这些文化团体团结了大批文化界人士,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了解放区人民的文化生活。

在各种文娱生活中,戏剧表演是广大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华中文协的领导下,戏剧运动遍及全区,蓬勃发展。秧歌队、儿童剧团、农村剧团普及每个城镇乡村。在众多的剧团中,新安旅行团是最负盛名的综合性文艺团体。1935年10月,正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淮安新安小学第二任校长汪达之带着14名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以长途修学旅行的方式,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到全国各地修学旅行,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行程达数万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1941年初,新安旅行团团员根据党的指示,在周恩来的直接指导下化整为零,分期分批转移到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抗战胜利后,新安旅行团总部迁清江市。团里人才济济,宣传发动群众是拿手好戏,舞剧、秧歌、皮影戏、美术样样出彩。1946年5月20日,毛泽东亲笔致函新安旅行团,勉励他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

苏皖边区政府还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颁布了《苏皖边区国民教育实施法》,创办大专院校、中小学和成人识字班,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据1946年4月统计,全边区有中学77所、小学8600多所。大专院校有华中建设大学、雪枫军政大学、苏皖教育学院、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苏北工业专科学校等,为解放区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在党的领导下,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开始起步,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为管理公共卫生,保护人民健康,苏皖边区政府颁布施行《苏皖边区公共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一批医院、卫生所等基础医疗设施,多种渠道培养、配备医护人员,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常识。1946年入春后,苏皖边区霍乱等疫病蔓延,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危害。边区政府和华中军区司令部颁布紧急防疫令,及时制定了防疫实施方案,动员一切医疗力量,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抗疫运动。通过对传染源的调查,发现是由于粪便未能及时清理,造成环境和食物污染。边区政府告诫全体军民,不饮冷水、不食生冷和苍蝇接触过的食物;组织军民开展卫生大扫除,及时掩埋粪便,投放消毒药物,大规模接种霍乱疫苗。由于措施及时得当,边区政府很快控制了严峻的疫情,保障了人民健康,赢得群众由衷称赞。

1946年9月,随着内战爆发,苏皖边区政府机关被迫撤离。苏皖边区政府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被赞誉为“全中国民主建设的楷模”。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不仅在当时对全国各根据地建设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而且为新中国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在这个革命大熔炉里历经磨炼,成为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华中边区救灾
华中膨化料没市场?粤海却投人投钱力推膨化料,区域市场销量翻6倍逆势增长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新四军华中抗战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马锡五:抗战时期边区民主司法战线上的模范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