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禽场抗体线在生产中的应用

2021-10-27陈小娇张妹黄秀英陈文平

北方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鸡群均值抗体

陈小娇,张妹,黄秀英,陈文平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1206)

近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然而随着家禽饲养规模的扩大,疾病的复杂程度和控制难度也在加大,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复杂的养殖环境,疾病防控的关键是使鸡群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养殖户可借助实验室抗体检测的手段定期监控鸡群抗体水平,根据抗体水平高低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从而科学有效地防控疾病。

抗体监测是了解鸡群健康状况,评估免疫效果,掌握疫情动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权威和科学的依据。抗体监测是检测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对疾病早期预警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养殖场通过定期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监控鸡的抗体水平,根据鸡群抗体水平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从而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本文就抗体的概念、影响抗体的因素及抗体线在生产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阐述,旨在指导养殖户有效防控疾病。

1 抗体的本质及体内消长规律

1.1 抗体的本质及产生过程

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由效应B细胞分化出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的结合,具有免疫功能,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免疫效应分子。病原体(野毒或疫苗)刺激机体后,根据鸡群体质的不同,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群体内抗体水平高低不齐,因此在制定免疫程序时要充分考虑当前鸡群抗体水平和鸡群抗体消长规律。

图1抗体消长规律

1.2 抗体消长规律

通过免疫使鸡群获得均匀有效的抗体,而鸡体抗体水平因其处于鸡体不同生理阶段,其消长存在固有的规律,根据抗体的消长规律可将抗体分为两个阶段四个时期,即保护产生阶段的抗体启动期(0~3周龄)和抗体加强期(4~19周龄),维持有效阶段的抗体高峰期(20~35周龄)和抗体维持期(36周龄至淘汰)。通过抗体监测,掌握鸡群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免疫时间,作为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2 抗体参数

2.1 微观参数——抗体上升期涉及参数

2.1.1 上升高度

免疫后上升到最高点时的抗体均值,反应疫苗质量或野毒环境压力。弱毒苗免疫15天鸡群抗体达到高峰值,鸡群抗体会上升0.5 -1个滴度左右;灭活苗免疫30天鸡群抗体达到高峰值,鸡群抗体上升1~2个滴度左右。

2.1.2 上升幅度

抗体上升阶段,本次抗体均值与上次抗体均值的差值,反应疫苗质量、免疫部位吸收速度或野毒环境压力。

2.1.3 上升速度

上升速度为上升幅度除以对应时间,反应疫苗质量、免疫部位吸收速度或野毒环境压力。

2.2 微观参数——抗体下降期涉及参数

2.2.1 免疫临界值

抗体下降到本场区抗体保护值左右,需要进行再次免疫,提升抗体水平。

2.2.2 下降幅度

抗体下降阶段,上次抗体均值与本次抗体均值的差值,反应疫苗质量、抗体代谢速度或野毒环境压力。

2.2.3 下降速度

下降速度为下降幅度除以相临两次检测的时间间隔,反应疫苗质量、抗体代谢速度或野毒环境压力。

2.3 宏观参数——评估抗体的参数

2.3.1 抗体均值

所检测血样个体值的算术平均数,表示抗体的高低。

2.3.2 离散度

个体值的数量,表示抗体的集中程度,反应免疫操作质量。

2.3.3 保护率

高于临界保护值的个体占群体的比例,反应抗体保护程度。

3 影响抗体的因素

3.1 疫苗质量

疫苗的质量直接影响鸡群免疫后抗体产生的水平及维持时间,主要影响因素有疫苗毒株免疫原性、抗原含量的多少、制作工艺的安全性等。

3.2 免疫操作

鸡群免疫质量直接影响鸡群产生抗体的高低,须做好免疫关键点的4个准确:方法准确、数量准确、剂量准确、部位准确,最终达到三个100%:有效率100%、免疫率100%、准确率100%。

3.3 鸡群体质

健康的鸡群才能够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鸡群体质强弱与鸡群所获得的抗体有直接关系,体质强的鸡群获得抗体多、抗体水平高,反之抗体低。

3.4 场区环境

场区环境中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含量较高时,病毒会突破鸡群防御系统,侵入鸡群体内,导致鸡群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外观表现等发生变化,导致鸡群发生疾病,严重时导致鸡群死亡。场区野毒含量高,鸡群感染压力大,当野毒含量超标时,鸡群将会受到野毒感染。

3.5 影响抗体消除的因素

影响抗体消除的因素有产蛋转化为母源抗体、环境中野毒的中和、非正常的排泄(体内、外的出血)等。

4 抗体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抗体监测是针对养殖场流行病学分析及疾病防控最重要的一项参考指标,通过抗体检测数据综合评估鸡群健康情况,疫苗免疫效果,从而及时调整鸡群免疫程序,确保鸡群均匀有效抗体的产生及维持。鸡群抗体均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方法参考文献[1][2]进行,根据抗体评估鸡群免疫效果,并将其应用于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4.1 评估鸡群免疫效果

通过定期检测抗体评估鸡群免疫效果,分别在106、144、262、321、336、370和410日龄检测鸡群新城疫抗体,通过定期检测抗体评估鸡群免疫效果,抗体检测结果的评估体系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产蛋期鸡群新城疫抗体标准为:抗体均值为9~11,个体保护值为8,保护率≥80%,判定为优级;抗体均值为8~9,个体保护值为8,60%<保护率<80%,判定为中级;抗体均值为7~8,个体保护值为8,保护率≤60%,判定为差级。

由表1可知,144日龄新支减油苗免疫后34天抗体均值达到高峰值,抗体由免疫前的8.50 上升到9.54 的高峰值,均值上升1.04 个滴度,保护率为“优级”水平,免疫合格;321日龄新支减油苗免疫后211天,抗体均值8.63 ,有效抗体维持近7个月;336日龄新支二联弱毒苗免疫后14天抗体均值达到高峰值,抗体由免疫前的8.63 上升到9.50的峰值,均值上升0.87 个滴度,保护率提高至100%的“优级”水平,免疫合格;410日龄新支二联弱毒苗免疫后88天,抗体均值9.00 ,达标,保护率100%,“优级”水平,免疫合格。

表1 鸡群新城疫抗体结果

4.2 把握免疫时机

根据检测抗体均值来确定鸡群免疫时机,抗体检测结果的评估体系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产蛋期鸡群禽流感H9抗体标准为:抗体均值为9~11,个体保护值为8,保护率≥80%,判定为优级;抗体均值为8~9,个体保护值为8,60%<保护率<80%,判定为中级;抗体均值为7~8,个体保护值为8,保护率≤60%,判定为差级。鸡群免疫后时间较长,鸡群抗体均值降到临界值或标准值以下,保护率低于60%时,需要对鸡群进行补免疫苗。

由表2可知,鸡群160日龄新支流油苗免后45天,抗体均值9.56 ,较上次H9抗体下降1.94 个滴度;免后78天抗体均值8.88 ,离散度较大,免疫失败;鸡群即将进入产蛋高峰期阶段,按产蛋高峰期阶段抗体标准评价,抗体偏低,为了满足产蛋高峰期有足够的抗体消耗,因此鸡群需进行补免。

表2 蛋鸡场鸡群禽流感H9抗体结果

图2 发病前后鸡群抗体

4.3 辅助疾病诊断

一般鸡群发病后,抗体会异常升高,离散度大,预警鸡群存在野毒感染。由表3可知,某养殖场鸡群抗体,106日龄鸡群H9油苗免疫后25天,抗体处于上升期,但抗体异常高,个别抗体值大于13的比例升高,抗体值比基础值高4.96 个滴度,且离散度较大,说明环境有强毒,并感染鸡群。

表3 蛋鸡场鸡群禽流感H9抗体结果

5 异常抗体的原因分析

5.1 抗体数据的分析

抗体数据主要从每个栋所有项目的抗体值和全场每种疾病抗体值的比较,分析鸡群个体值、离散度以及不同栋舍间的差异,从而评估鸡群是否处于正常水平。比如根据鸡群抗体离散度可推断鸡群的发病情况:鸡群发病前,鸡群抗体会异常上升,且离散度较大;发病后鸡群抗体呈下降趋势,且离散度较小,抗体均匀。

5.2 参数异常分析

5.2.1 鸡群体质的问题

异常栋的各项抗体均比正常情况下的抗体值高或低,分析原因多为鸡群体质出现异常。

5.2.2 原材料的问题来源于同一疫苗厂家的不同批号疫苗免疫后,抗体均值有差异,或者下降速度快(维持时间短);使用同一疫苗厂家的相同批号疫苗后,不同场区的抗体均值均有差异,或者下降速度快(维持时间短),由此推断疫苗质量问题。

6 家禽均匀有效抗体的产生与维持

6.1 抗体线在家禽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抗体线、体重线、光照线、温度线是蛋鸡养殖过程中实现鸡群高产、稳产的重要核心指标。抗体线是防控疾病的关键,保障鸡群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利用抗体监测技术为鸡群打造均匀有效抗体水平,实现鸡群高产、稳产的基础。

6.2 鸡群均匀有效抗体的产生与维持

鸡群均匀有效抗体的产生与维持的关键是做好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养殖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而防控疾病的关键是坚持“4321疾病防控精髓”,其内容如下:

6.2.140%精力做好免疫

40%的精力做好免疫,免疫是鸡群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核心;抗体产生的五个时期中,母源抗体期、启动免疫期、加强免疫期是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重要阶段,抗体保护期及抗体维持期是维持均匀有效抗体的重要阶段。

6.2.230%精力做好环境控制

30%精力做好环境控制,环境是鸡群保证均匀有效抗体的基础;在免疫空白期,通过隔离来保护鸡群,保证均匀有效抗体的产生;在抗体消长期,通过消毒减少病原,从而减少病原对抗体的中和,延缓抗体下降而维持更长的时间。

6.2.320%精力做好监测

20%的精力做好监测,监测是检验鸡群均匀有效抗体的手段;通过“抗体监测”来了解鸡群是否产生均匀有效抗体,同时通过“微生物监测、剖检监测、药敏监测”来判断鸡群是否具备产生抗体的条件。

6.2.410%精力做好药物防治

10%的精力做好鸡群体质,体质是鸡群维持均匀有效抗体的保障。保证鸡群有良好的体质,保持健康,使鸡群具备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基础。

7 小结

抗体线是养殖业的生命线,是预防、控制家禽疫病的基础线。养殖场需要做好抗体线的管理,做好抗体监测,检测免疫鸡群抗体水平,检验免疫效果,掌握鸡群抗体水平标准,评估抗体是否存在异常、鸡群是否存在异常,并根据结果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确保鸡群产生并维持均匀有效的抗体通过抗体线有效的指导生产,促使我国家禽产业更好更快地向现代化、规模化养殖模式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鸡群均值抗体
影响鸡群均匀度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免疫性因素对常见血型意外抗体产生的影响探讨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画里有话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全国唯一人源化抗体小鼠 进入药物开发应用阶段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一种用于抗体快速分离的嗜硫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