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平乡县非洲猪瘟疫情下新建猪场建设思路

2021-10-27霍成信杜素平邢台市平乡县农业农村局

北方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猪瘟猪场疫病

□霍成信 杜素平(邢台市平乡县农业农村局)

□李剑 刘晓旺(河北省畜牧总站)

平乡县地处冀南平原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县,生猪生产是全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2020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业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急剧下滑,严重影响生猪以及猪肉产品供给。据调查,就全县城乡居民消费情况来看,由于价格因素,居民2019年猪肉消费量同比下降约40%以上,猪肉价格始终处于高位。因此,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恢复生猪产能,对保障国内生猪市场供应、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非洲猪瘟发病特点是传播快、病程短、致死率高等。该疫情自2018年在我国首次发生,到现在已经将近三年的时间,全国养猪行业也经历了一场与非洲猪瘟密切相关的剧烈波动。早期疫情点状发生,涉及养殖企业相对较少,疫情对生猪价格影响较小。之后,伴随着猪瘟疫情多点式暴发,国家对疫点和疫区内生猪的扑杀和净化工作的开展,致使我国多地养猪企业的产能严重下降,生猪供不应求,生猪及猪肉价格一路飙涨,生猪养殖利润凸显。

同期,国家针对非洲猪瘟防控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促进养猪企业的“复产保供”,磨砺了两年多时间,国内生猪市场供应紧张的形势已逐渐趋缓,近阶段生猪和猪肉价格也逐步回落到正常价位,非洲猪瘟疫情也由多点暴发逐渐变为相对慢性发生。非洲猪瘟病毒毒株也转变成以变异毒株为主的状态,可以说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植”,预示着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

二、非洲猪瘟防控常态化对新建猪场影响

平乡县属于生猪养殖小县,全县生猪存栏量仅3万多头,养殖户以中小规模养殖和散户为主。在2019和2020年期间,受市场供需影响,猪价一直在高位运行,多数养猪场户都获得不菲收益,吸引带动一大批生猪养殖户积极扩大养殖规模,同时牧原、大北农、新希望等国家级企业也来此考察调研,洽谈对接布局新建猪场。但是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新建猪场务必在猪场建设的各个环节上围绕非洲猪瘟防控做好布局,特别应注意非洲猪瘟在以下几方面带来的影响。

(一)猪场选址方面

建设猪场首要任务就是选址要符合要求,结合县域实际,我们从三方面考虑猪场的选址:一是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当前我们必须重视猪场动物防疫风险评估,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去选址。同时,结合非洲猪瘟传播特点,应注意猪场之间,除了距离上间隔,在人员和车辆来往的道路也尽量避免有交叉,以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二是要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用地方面永久性农田以外的都可以使用,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所选地块,能否用作猪场建设;环保方面具体到全县主要是禁养区的划定,选址一定要避开禁养区。否则建设可能属于违规,一旦被拆除,浪费人力和财力。

三是要符合养殖特点要求。根据生猪养殖特点,场址的选择要重点考虑“交通、水电、通风”三大因素。尽可能要选择远离村庄和主要交通干道,但进出方便,交通便利的位置;另外要选择水、电源近便的地点,这样场区方便建设水电配套基础设施,节约投资;从饲养环境来考虑,场址要选在地势高燥、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周围最好无其他遮挡物,便于舍内空气流通,可减少疾病发生。

(二)猪场建设方面

猪场建设不仅包含场房建设,更包含生猪生产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的建设。新形势下,猪场建设主要考虑疫病防控,环保要求和高效生产三方面。

首先,在疫病防控方面猪场建设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场区周围要有围墙,出入口处设消毒池;各种功能区建设要合理布局,各区要有隔离设施。生产区内净道、污道分设。

其次,环保方面主要考虑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死亡猪只的无害化处理。猪场应具备能将猪粪便、废水等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处理的设施,在生产中规范运行,实现排放达标。此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面,当前已委托第三方集中无害化处理的模式,考虑到收储间隔,猪场需配备冷藏设备以供死亡猪只临时储藏。

最后,高效生产主要指在猪场生产中各种机械设备的应用。比如自动饲喂、供水、通风、加热、降温、消毒等一些现代化设备。通过设备的推广应用,不仅改善了猪场饲养环境,提升了猪场管理精细化水平,还节省了人力,减少人员进出生产区的频次,降低疫病感染的风险和几率。

(三)养殖规模方面

通过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对猪场造成的影响分析来看,受损失严重的多数都是规模较大的猪场。因此,新建猪场规模不宜过大,以中等适度规模(年出栏1000~2000头)较为合适,其养殖环境便于管理,疫病防控措施易于落实。同时,中等规模猪场在粪污处理上压力也小许多,也便于发展种养结合,所产生的粪污经腐熟发酵处理后就近还田利用。

(四)养殖模式方面

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主要方式为接触性传播,往往是由生猪调运车辆或贩运人员没经彻底消毒进入猪场,引起疫情传播。所以,新建猪场在养殖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尽量做到自繁自养,来降低因引种自场外带来疫病的风险。非自繁自养模式购入猪只时要争取全进全出,须到非疫区正规养猪场购买,经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入场,并需隔离舍观察不少于45天无问题后方可并群。二是场区内应封闭管理。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等入场,必须进场的人员或物资,要严格消毒,且入场后不得直接进入生产区。三是延长出售批次间隔,减少生产区与病毒接触机会。为避免贩运车辆带毒,在做好消毒的前提下,可以在距场较远处建立出猪中转站,且赶至中转站的猪必须全部出场不能返回。

结束语

截止目前,非洲猪瘟作为接触性传播的疫病,是可防可控的,关键要强化防控意识,抓好细节管理。尤其是新建猪场必须从基础做起,在猪场选址、设施建设、养殖规模和模式等方面都要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传播风险,阻断病毒进入场内的途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要落实到位,健全生物防护屏障体系,使生猪养殖业健康有序、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猪瘟猪场疫病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