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基于自然的气候智慧型农业
2021-10-27卢茹彩
文|本刊记者 卢茹彩
TNC 作为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自然环境保护组织之一,正和当地政府合作,通过打造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开拓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农牧业发展之路。
“相比工业排放,大家对农业生产领域的碳排放关注不高。但实际上,农业生产领域的碳排放很高,尤其是在化肥、农药等的生产环节。”大自然保护协会(TNC,The Nature Conservancy,以下简称TNC)内蒙古项目总监林阔成说,TNC 作为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自然环境保护组织之一,正和当地政府合作,通过打造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开拓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农牧业发展之路。
农业转型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西沟村是中国TNC 实施的农业项目所在地之一。这是一个仅有316 户常住户的小村子,村党支部书记武春林说,为恢复曾经被破坏的植被,还农牧民以好的生态,从2015年开始,国家开始在这里实施退耕还林,有专门负责绿化的公司进行恢复植被,退出耕地的村民可以拿还林补贴。退耕还林后,全村尚有耕地8000 亩,人均接近5 亩,村民种植的庄稼以玉米和高粱为主。
在与中国TNC 合作之前,村民们一直维持祖辈留下的种植传统,多数靠天吃饭,在灌溉引入后,春播及干旱时则通过大水漫灌的方式来灌溉。这里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日照充足,全年70% 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2017年,林阔成作为TNC 巴林左旗深度贫困村综合提升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来到这里,他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耕种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来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同时解决生态和村民增收的问题。”林阔成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NbS的定义是,“通过保护、可持续管理和修复自然或人工的生态系统,从而有效地、适应性地应对社会挑战,并为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带来益处的行动”。依托TNC 全球资源与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指导,他们在当地实施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恢复林地草地、河道生态治理、湿地保护修护、农牧业技术指导与培训等综合的项目试点。具体到西沟村,他们要说服村民改变原有的种植方式,采用全覆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进行集中连片种植。新技术的好处是,用地膜覆盖到耕种土地上,使得天然降水能够涵养在地下,而不是更快地蒸发。同时,在受到雨水侵蚀的水沟里修建可以拦截水土流失的谷坊,既涵养了水源,同时也保护了耕地。
他们要破解的是,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导致土地不断退化、迫使农民不断扩大农业耕作面积以获得足够的收益这一难题。TNC 给出的方案是,在修复地不断恢复的生态功能的庇护下,探索环境友好的生态旱作农业,而林阔成和团队在西沟村的试点,即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他们充分利用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气候特点,只依靠天然降水进行旱作种植,尽量不用除草剂和农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以增加产值,实现农民收益的更大化。
实验的结果让参与的村民感到满意。“每亩增收500 元左右。”武春林说,这样的结果让项目第二年的推广工作变得容易。2020年,西沟村采用新型种植技术的土地从400 亩大幅增加到5000 多亩,超过全村耕地的一半。西沟村的实践,也让隔壁的村子看到了好处,即便没有项目资金的支持,他们也已加入其中。
林阔成总结说,项目希望通过“以小换大”,实现小面积土地获得比原来大面积土地更高的经济利益,让农业生产得益于并依赖于生态修复。
禁牧之后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贝子府乡黄杖子村,村民在利用现代化农用机械种植谷子
从西沟村出发往南大概五六十公里,就到了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查干套海嘎查(嘎查,蒙语意为行政村)。跟以农业为主的西沟村不同,这是个典型牧村,大自然保护协会另外一个试点项目就选在这里。
正值水草丰美的时节,由于早已实现禁牧,成片的草场上不见牛群和羊群,遍地的绿草与蓝天交相辉映,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经因为过度放牧而水土流失严重。2019年1月,在大自然保护协会和政府的支持下,隆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这个项目运作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更少的投入增加牧民的收入,实现带动牧民的示范效应。在禁牧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能解决牲畜的饲料问题,那么对这些以传统牧业为生的村民来说,禁牧就难以为继,即便这对生态来说只有好处。
在合作社的“鲜草工厂”内,合作社的负责人万福展示如何制作“鲜草”饲料—将饲用燕麦、大麦、小麦等籽粒,在专门设计的温室棚内加水培育转化为青苗饲料,这些鲜嫩的青苗和收割后剩余的秸秆、干草做成的饲料一起,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让牛羊爱上这种复合加工的食物。“这种方式带来养殖成本的下降,每只羊在三个月左右的成长期,能节省180 元左右的成本。”万福说,不仅如此,相比外出放牧,新的养殖方式还节省了人力。既然用新式舍饲的方式好处看得见,加入合作社的牧民也从最开始的7 户,增长到现在的30 多户,“未来肯定还会增加”。万福是典型的蒙古族牧民,他说,转变观念对祖祖辈辈放牧的乡亲们来说并不容易,但转变已经发生。
“对很多村民来说,没有增收,他们就不会去关注气候变化这个跟他们的生活看似关系不那么大的问题。所以,政府、村民和我们公益组织,需要在不同层面上关注各自的需求。比如农民关注生产,TNC 这样的组织关注生态建设,而政府则关注生态与生产的结合。”林阔成说,不论是西沟村还是套海嘎查的试点,都是要让老百姓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好了,农牧业生产会更好。
多方合力
在这个多方参与的项目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企业界合作伙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金的可持续性。
“从2003年开始,三峡集团帮扶巴林左旗已经持续了18年,累计投入资金已经近3 亿元。我们跟TNC 在内蒙的合作始于2017年。”三峡集团挂职巴林左旗的副旗长张燕介绍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在西沟村等深度贫困村综合提升项目中,三峡集团和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出资,每年均投入了220 万元资金。这些资金被用于购买全覆膜播种机、捡膜机及地膜等维持项目运作的生产资料,还用于项目运行的人工费用。
“虽然我们也出部分资金,但更多的是提供智力支持,项目运行要得益于三峡集团的资金支持。”林阔成说,在农村地区做项目,最重要的一个经验是,在开始的时候不能让收入不多的农民“出钱”,但是“出力、出地”可以。因此,在项目运行第一年,参与的村民可以免费领取地膜等生产资料,而从第二年开始,村民以劳动力和家里的牲畜粪换取地膜,“不用出资这样的方式让参与的村民感到风险最小”。即便这样,在2019年项目开始时,项目仍然设计出“兜底”的环节。“如果采用新的技术农作物绝收,要给出地的村民每亩补贴400 元。”林阔成说,只有打消了村民的顾虑,才能更顺利启动项目。
转眼,林阔成来赤峰巴林左旗已经三年有余,他希望把巴林左旗打造成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国家示范点。在内蒙古,TNC 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生态修复和社区帮扶工作,在巴林左旗的项目也已经成效初显。
接下来,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无害化回收与处理种植产生的废弃地膜。引入处理工厂、使用可降解地膜等选项都已经在跟村民们的讨论之中,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这项工作已经提上日程。对于普通的村民来说,变化也显而易见,几年前原本连地膜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村民,脱口就能谈论降解这类专业术语,气候变化已经与他们息息相关。